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实践探索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探索

中国诗人的乡村生态实验

来源:《 人民文摘 》(2015-06-29 14:59:15 中国 乡村 诗人

摘要:一群诗人为保护传统文化生态,探索乡村建设的新路,将安徽黟县碧山作为实验基地,开始了一场乡村复兴的诗意实验。

资料图片

一群诗人为保护传统文化生态,探索乡村建设的新路,将安徽黟县碧山作为实验基地,开始了一场乡村复兴的诗意实验。

乡村的建设与保护,一直是中国不易破解的难题。在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安徽的南部山区,遗存下很多徽派特色的古村落。其中黟县的碧山就相对保持了农耕文明、自然生态,以及淳朴的民风,吸引了大批诗人来此开展乡村实验。

将对乡居生活的冲动发展为对旧民居的保护

郑晓光和寒玉是一对诗人夫妇,夫妻俩性格不太一样,却有着共同的志趣和审美。他们太爱皖南乡村的风景,沉醉于徽州烟雨迷蒙的水墨画卷和人文底蕴中。在此构建一个纯粹的私人空间,中年的浪漫冲动向前推动着这一年少时的约定。

2006年,郑晓光夫妇经过朋友的介绍买下了碧山的一座老房子。初来碧山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中国最真实的农村面貌。“碧山更符合我们向往自由的理想,于是,我们便在这里停下了。”他们将原本阴暗潮湿、不宜居住的皖南老房子,改造成集“吃喝住玩”为一体的乡村客栈——猪栏酒吧。

猪栏的设计,是对传统充分理解后的尊重和融合,整个氛围充满了怀旧气氛,乡村和世俗的轻松、愉悦。就算是见惯老宅子的当地徽州人,进了猪栏酒吧也会惊叹不已。

从外面看,它与周围的徽州古民居几乎毫无二致,待真正踏入院子,你才明白什么叫别有洞天。灰白的墙和青黑的瓦都褪了色。但是,以前盐商的宅院生活却被保留了下来,本地材料得到充分地运用,院落里到处可见精致的雕刻品、字画、楹联,其中不乏元代的古董石刻等艺术品。日光和雨水可以洒入开放的庭院,庭院中橘子树、柿子树长得繁茂,和室内陶罐中随意插起来的棉花和野果相映成趣,到处透着清雅悠闲。徽州人相信“暗室生财”,老房子大都很幽暗,不过这儿已经加开天窗,室内采光大大增加,更符合今天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猪栏酒吧的老房改造尝试,通过现代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已使怡人的空间感、合理的格局、完美的功能分布显现在古老的徽州民房之中,让人心中惊艳而又身感舒适。郑晓光说:“以敬畏之心来对待徽州的文化,这是我在装修中最大的体会。”那些老房子、老家具、老物件,只有你真正接触它们,才会懂得那些经过岁月之后呈现的光泽,比如低调、内敛、不张扬、实用。虽然是旧物,但依然是有温度、有感情,启迪人心。

新的猪栏酒吧由一座废弃的油厂改造,目前正在修建中。猪栏酒吧由一栋清末民初的建筑改造而成,共有9个房间,格局各不相同。除了客房,猪栏还有可观的公共空间,似乎座椅和软榻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闲来还能在宽大的阅读上网区看看住过的客人留下的书籍,听听欧洲小教堂的圣歌,或在坐榻上对弈一局。有一张大桌是小学简陋破残的自制乒乓球桌改制的,桌面的树结疤痕清晰可见,喝水用的搪瓷缸子、老板娘亲手缝制的靠垫、下雨天用来做雨具的斗笠等一些小细节无不耐人寻味。

改建老屋之外,猪栏在融入当地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店中的所有雇工都是质朴的当地人,刚来时害羞的他们现在已经对各国客人的喜好了然于胸。猪栏还有一个很受客人喜欢的农民车队,专门把村中有车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负责到机场接送客人,面包车、商务车都有,所有收入都归车主所有。

两位诗人老板最初对于乡居生活的浪漫冲动,最后竟发展出一种成功的对旧民居进行历史保护的方式。

由纯粹的私人空间到艺术复兴农村的实验

欧宁一直想去皖南看看,2007年,左靖带着这位中学时代的诗友到了那里。见到了他们的老朋友郑晓光、寒玉夫妇。“这既是一次对少年时代因诗歌而结成的友谊的追忆之旅,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乡村之于我生命的意义。”左靖感慨道。

左靖是皖南人,在他的印象中,皖南的老房子虽然美观并具历史价值,但因年久失修而阴暗潮湿,且没有完备的卫生设施,早已不适合现代人居住。而郑晓光和寒玉的老房改造使左靖和欧宁看到了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的新模式——通过艺术家的努力,使老房子重新焕发生命力。“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生和保护”。

此后,欧宁和左靖又带着朋友们多次来到碧山村,每一次去都使他们定居碧山村的愿望愈加强烈。“北京是一个战场,你需要不停地战斗。而到了乡下,你会发现,那正是你想要的生活。”欧宁说。 

2011年欧宁和左靖开始选定碧山村作为实验基地,开始了一场复兴农村的实验。“它起自对农业传统的忧虑和对过度城市化的批判,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回归乡村,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重新启动农村地区的公共生活的构思。通过在农村地区展开共同生活,践行互助精神,减少在城市中盛行的对公共服务的依赖,以各种方式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重新赋予农村活力,再造农业故乡。”欧宁说道。

2011年6月5日,在广州时代美术馆,欧宁和左靖策划的“碧山计划”展览开幕。此举标志着“碧山计划”正式启动,以二人为首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群体,开始真正介入碧山村的乡建工作。他们依托自己的艺术家身份,从专业视角出发,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艺术和文化的方式介入,了解当地民艺并参与再生实践,逐渐恢复当地的公共文化生活。他们利用村里的一个祠堂——启泰堂,创办了“碧山书局”,不仅村民常来闲坐看书,黟县周边甚至黄山市的年轻人也把它当成了一个周末的去处,而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更是络绎不绝。在启泰堂开阔的天井下,数万册书围成一城,日沐暖阳,夜披星光,下雨的时候,在水帘下逗雨读书,令人心旷神怡,还有一位每天在此坐镇的乡贤汪寿昌老先生,可以对本村历史答疑解问。昔日堆满杂物、蝙蝠乱飞的徽派家祠因为书和人的入驻而再现生机。 

“‘碧山计划’之于我,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客观上说,它是在救活农村,但其实也是在救活我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我想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左靖这样阐述“碧山计划”与自己的关系。

中国乡村建设的道路漫长无止境,所有的探索都只是实验。“碧山计划”也许只是两位诗人的理想主义探索,但无法否认的是,它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介入社会问题解决的途径,使得他们以自我力量改变乡村的愿望成为可能。

欧宁 张枭翔 大笑君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