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时政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八一农场:推进民生建设 提升幸福指数

来源:民生网2015-07-07 15:26:29 八一农场 民生 指数

也许你并不知道海南农垦八一农场原来的模样,但当你走进其中,一定会为它如今的美好图景而震撼。农场的职工住进了花园式公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尝着新鲜的瓜果蔬菜,居住着城市般的楼房,享受着青山绿水的熏染,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过上了农场里的都市生活。这是近日,笔者在八一农场走访时所亲历的景象。

创建于1957年的八一农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西南部,土地总面积38.9万亩,人口近3万人;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是海南省规模最大、产胶最多,且工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农工商运建齐发展的国有农场。

近年来,八一农场由乱到治、从治带稳、以稳促安;在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同步发展,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并且,民生事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创造了数个“第一”:

第一个在海南垦区实现“零负债”经营的农场,六年还清了4776.6万元的负债;在海南农垦职工人年均收入(不含自营经济)第一个突破4万元;在海南农垦第一个超万套完成职工保障性住房,让近90%的居者有新屋;在海南农垦第一个注册组建了八一社区全民营的“明湖”公司,让职工甚至退了休也有一份稳定的分红;第一次招商引资超10亿元,几个投资达12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落地生根,并极大地改变八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第一次全面改造八一小城镇,让一个风格独具、人文丰富的八一军垦小镇焕然一新,成为海南十大最美小镇。

海南农垦八一农场场长罗永华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这样一份民生“成绩单”,八一农场场长罗永华感慨颇多,他坦言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2007年11月,罗永华担任场长之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境:全场民生问题突出,历史欠账多;职工工资等都要靠借款来发放;职工大多住在“兵营式”的低矮老房里;出行道路大多数是黄土路;“退场”风波与主业剥离和场办小工业的关停等内外矛盾相互交织;企业生产停滞,欠债近千万元;职工怨声载道,人心涣散。

“和睦和谐和天下,兴国兴垦兴八一”。罗永华是个土生土长的垦二代,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上任之初就向全场职工承诺,任职期间要改善环境和治安、保障职工住房和饮水、道路硬化等12件实事。七年多来,他牢记承诺,与农场经营班子一道,抓稳定、抓发展、抓民生并举,开启二次创业,盘活八一水泥厂、八一金岭水泥厂两大工厂,组建了八一明湖、八一新岩、八一金明和八一明华等民营股份公司,坚持诚信经营,终于还清历史债务、转亏为盈。

海南农垦首个带电梯的职工花园小区——八一农场民新花园

目前,八一农场完成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11083套,完成危房改造1435户,基本解决全场职工的住房问题。同时,修建道路218.685公里,投入2370.2万元完成职工饮水工程,职工生活明显改善。

罗永华兑现了他的承诺,实现了企业由大乱到大治到大安,企业经济跃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今年6月,罗永华获得了海南省有关部门的推荐,被中宣部等主办方确定为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候选人。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008年以来,除中央、省农垦总局下拨资金外,八一农场还投入民生资金2469.38万元,其中干部职工自投、群众投工投劳等达到1.7亿多元。

为了解决困难职工的建房资金,八一农场还主动与儋州市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为困难职工落实了“惠农卡”、“安居乐”等贷款优惠政策。同时,有356名困难职工贷款手续获批。

为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该场切实强化资金管理,每一笔民生项目资金都实行专款、专帐、专用和帐务公开,资金使用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真正发挥惠民效益。

该场还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民生工程项目全部实施公开招标,平等竞争,既降低了造价,又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还严格规定了民生工程办理的标准和要求,保证了建设质量,避免出现劳民伤财的“豆腐渣”工程。同时,对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示,使每个环节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了民生工程项目在最需要的地方实施,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了实惠。

近年来,随着民生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该场始终将目光紧紧盯住与职工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加快推进环境绿化、老年人体育设施建设、职工健身活动场地建设等,赢得了八一人们的赞许。

八一农场有15个少数民族1.2万人生活居住在这里。为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尽快脱贫致富,该场积极采取举办少数民族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为少数民族家庭争取生产发展资金、农场和社区两级干部包户帮扶等措施,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家庭走上了富裕道路。

为了保留956名老兵每人每月80元、一年90多万元的生活补贴,罗永华带头降薪,出台了一系列开源节流规定,将温暖送给老兵们。

项项工程为民生,件件实事润民心。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民生投入,让八一农场变得越来越宜居、宜业、宜商、宜游。今年,八一农场还将继续大力推进道路建设、饮水工程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职工群众都过得更舒心、更幸福。

(蒋水滨 李建文 郭海滨 张太和)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