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专家提醒预防7种高考录取招生诈骗行为

来源:新华网2015-07-08 10:07:10 高考录取 行为 专家

近日,全国各省市逐步进入今年的高考录取招生阶段。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假借“内部指标”“自主招生”“军校招生”幌子等7种常见高考录取诈骗行为,提醒考生家长谨防被虚假信息所蒙蔽。

“内部指标”不可信。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虚构与招生部门的密切关系伪装其骗子身份,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专家表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实行网络投档透明招生,高校没有降低标准内部招生或计划外招生的可能性,遇到此类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自主招生”陷阱多。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家长大肆宣传“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考试成绩要求。专家提醒,目前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都是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考生必须参加自主招生高校组织的测试,经“阳光高考”平台公示,且高考成绩达到相应要求,才能投档录取。

假冒“军校招生”行骗。不法分子或中介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专家提醒,未经总政治部、教育部同意,军队院校不得单独招收地方考生,因此高考后再单独实施的军校招生为诈骗行为。

此外,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还列举了“寄送虚假入学通知书”、假借“补录招生”、假冒“定向”招生行骗和假冒高校录取工作人员行骗等4种诈骗行为。专家提醒考生及家长,收到未填报志愿高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要到官方指定招生网站进行核对或向教育考试部门咨询,防止上当受骗。

(记者 陈国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