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5-07-10 15:44:55 资兴 矿工 新城
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事关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湖南省资兴市始终把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作为富民强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必然选择、一种责任担当、一项惠民举措,全力打造区位最好、价格最低、配套最全、标准最高、全省面积最大的安居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目前,共规划用土86公顷,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5亿余元,安置宇字、唐洞、宝源、周源山煤矿及湘煤集团资兴实业公司的棚改户1.38万户、4.26万人,被群众亲切称之为“矿工新城”。
一、坚持民生为本,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尊重民意,关键是民生为本。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案制定、项目招投标、新房分配等事项始终做到事前广泛征求意见、事中公开透明操作、事后及时公开公布,真正让居民政策清、情况明、心底亮,真正使棚改户从内心受到尊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不打招呼”深入项目工地督查,走进棚改户家庭“促膝谈心”,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提振了棚改户的自信心,推进了改造项目建设。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分房问题,我们邀请居民代表、公证处人员全程监管,采取电脑公开摇号的方式分房到户,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实现了“征地拆迁无强拆上访,施工建设中无安全事故,分房到户后无居民投诉”的良好效果。
二、坚持党员示范,便民。针对部分单位、群众存在“‘两房两棚’建设过得去就行”的应付思想,我们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每个项目安排1—2名市级领导担任指挥长,做到规划设计、经费安排、设施配套、部门协商、人员抽调“五个优先”。建立“定目标、定进度、定措施、定责任,保落地、保开工、保建成、保入住”的“四定四保”责任机制,实行“月考评、季通报、半年督查”制度,大力开展“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廉政”党员劳动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度,以廉政保质量,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该项目从2011年7月征地拆迁,2012年动工建设,到2014年交付使用,只用2年时间就让居民住上新房,交付使用6800余套新房无一起质量投诉。
三、坚持让利于民,惠民。把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市“两房两棚”工程的重中之重。改变过去棚户区用地限于城区“边角”、“插花”地带的做法,着眼长远、精心布点,建成一片、带动一方。我们果断规划了唐洞街道、东江街道交界处的一块86公顷的土地建设中央下放煤矿棚改小区,促进了唐洞新区、东江一体建设。对棚改房这个老百姓的“命根子”,市委、市政府敞开“钱袋子”,在政策支持、资金配套上让利于民。该项目地段平均地价60万元/亩,仅收征地拆迁成本价20.4万元/亩,整个项目让利4亿余元;按资兴平均房价2400元/m2,仅收建设成本均价1260元/m2,整体让利7亿元。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建筑建设由中央补助性投资及省、地方政府配套解决,市财政配套投资7.5亿元,极大保障了棚改户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整体开发,富民。坚持“搬得进、住得下、能发展、快致富”的原则,统筹考虑出行、就业、购物、就医、上学等系列问题。我们将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的1000多间、4万平方米的门面纳入国资管理,整体“打包”招商引资,拟开发建设湘南建材销售专业市场,可就近解决1000余名棚改户就业。高标准建设沥青路面的民生路、竹园路、建材路、朝门路等“一纵四横”道路;启动投资3500万元的市三完小提质扩容工程和投资6600万元的青鲁湖公园,建设了5747平方米的民生大市场,还配套建设了宣传文化墙、健身小广场、园林景观等设施。同时,占地5.4公顷、投资2000万的康家塘游园及投资3000万元幼儿园项目启动有序。公开招标引进物业管理,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棚户小区,被群众亲切称之为“矿工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