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实事:神农架的生态财富经

来源:民生周刊2015-07-27 09:24:56 神农架 实事 生态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同样是靠山吃山,过去是直接采伐、简单索取,如今却是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创造财富。

清晨,家住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谭智静,准备参加环保志愿活动。两年来,只要没有特殊事务,她都会出现在活动现场。拥有千万资产,上街扫马路、捡垃圾……像谭智静这样爱护环境、呵护生态的志愿者,在神农架林区已成为一道风景线。

神农架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区内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素有“华中之肺”、“绿色水塔”的美誉。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的推进,神农架林区实现了由伐木工向护林员、由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由深山穷区向旅游名区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从伐木到护林

早上7点,鸟鸣声叫醒了神农架木鱼林场护林员贺德敬,开始了每天例行的巡山工作。一个月4天假,每天巡山4小时,步行10公里,相当于一个马拉松。

尽管工作单调,但贺德敬并不觉得枯燥,反而在巡山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几年前,他巡山至云盘站附近时,发现一群村民欲盗挖药材。反复劝说后,村民放弃了挖掘,一片名贵药材山地得以保住。

上世纪70至90年代,以木材砍伐和加工为主的木头经济占据神农架主要地位,林区财政收入的80%来自木头。伐木使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一度从85%降至63.4%。神农架生态破坏引起各方关注,保护神农架的呼声高涨。

从“伐”到“保”,神农架遭遇过阵痛。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林区80多家森工企业一夜之间关门,6000多名森林职工放下斧头、油锯另谋生计,13.5万亩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很多人埋怨林区党委、政府,重视“四条腿”(指野生动物)而忽视“两条腿”。

在生态保护和现实利益这一选择题面前,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认识到,生态资源是神农架休养生息的命根子,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摇钱树,毁林损绿之路行不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构建以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体系,重振林区经济。

绍定春30年前是一名伐木工,现任红坪林场铁厂河管理所所长。“林区全面禁伐后,林场经营收入锐减,职工只能靠补助维持生计,很多人不得不伤心离开。”回想起过去的日子,绍定春唏嘘不已,“前些年看到大树越来越少,我们心里其实非常愧疚,还是给子孙后代留点绿吧。”

近两年,神农架投资3000万元建成信息指挥、视频监控、GPS定位、无人机巡航四大系统,构筑了“空中有飞机、山上有哨所、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的立体化管护系统,实现连续3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安全发展业绩位列全国前茅。

如今,神农架森林覆盖率达91.1%,自然保护区内更是高达96%。去年率先进入全国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跻身首批全国55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今年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目前正在考察审核阶段。

 

靠山养山

“每箱能收15到18斤蜜,纯利润1000多元,一年下来可赚十几万元。另外在林子里放养黑毛猪和土鸡,每年春节前一个月就被订购完了。”护林员崔新生说。

早在2007年,崔新生家就靠养蜂发家致富。他说,能酿出纯天然的土蜂蜜,养出口感好的森林鸡,全靠这些年保护下来的“绿色银行”。

徐家庄林场已形成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中蜂养殖、珍稀植物培育三大产业,林下药材种植、生态养猪、娑罗树种植三大基地,徐家庄庄园旅游开发建设、高山生态林庄建设两大项目,构建了林业支柱经济发展新格局,每户比以前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

“引导职工走靠山养山新路子,科学合理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徐家庄林场党委书记陈义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同样是靠山吃山,过去是直接采伐、简单索取,如今却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创造财富。

神农架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日益明显。一方面,好山好水成为招商引资法宝;另一方面,倒逼企业履行生态保护责任。2011年,康帝集团到松柏镇考察论证,发现宋家拐水源地矿泉水流量日均达65万吨。两年后企业建厂房时,在水源地打了3口井,从地下170米处取水,3口井总出水量36万吨,但企业只取用15万吨,目的是留足生态水,保证自然界的水循环,维持原有生态平衡。

康帝集团经理郑小飞承诺:“我们保证今后在生产过程中,不盲目开采水资源,全力做到零污染、零排放,为神农架的生态保护尽到企业责任。”

 

生态旅游名区

6月4日销售额17640元,5月23日销售额20540元,5月8日销售额59470元……这是青天袍民俗山庄记录的茶叶销售账目。每天晚上谢客前,庄主林廷洪都会亲自核对,签字确认。

林廷洪虽然其貌不扬,荣誉称号却不少:湖北省劳动模范、林区政协委员、林区农林致富标兵等。“以前靠卖木材吃饭,现在靠卖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吃饭。山庄旱涝保收,除去工钱和成本每年净赚七八十万元。”林廷洪说,每年植树节,他还会带员工上山栽树。

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认为,要想保护好自然资源,必须让百姓从保护中受益。为此,神农架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优先为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引导百姓开设农家乐,获取稳定可观的收入,扶持老百姓发展农副产业,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

秉承“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文明就是优势”理念,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彰显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这就是神农架确立的绿色发展新方向。

目前,神农架景区年接待游客7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直接收入25亿元。预计到2020年,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为重点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届时,旅游经济年总收入将达35亿元,游客年接待量将达1250万人次。 (作者:舒珍珍   龚俊)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