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演员何晟铭:追求优秀作品是最快乐的事

来源:人民网2015-08-18 10:28:11 观众 演员 快乐

摘要:8月17日,影视演员何晟铭在横店影视基地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以“追求优秀作品是做演员最快乐的事”为题,与网友分享其演艺经历和感悟。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人民网强国论坛特别推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访谈活动,希望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

我们了解到,您正在拍摄的新戏《怒海红尘》是一部讲述抗战时期,淞沪会战后保护军用物资时发生的传奇故事。能不能先为我们介绍下您在剧中饰演的角色?

何晟铭

《怒海红尘》讲述德械师出身的林啸率领小分队猛虎连众兄弟一路抗杀敌军的战火传奇。我饰演的人物叫林啸,是一个魔鬼教官,他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有武功基础又很会用刀,也熟悉一些兵法作战技巧,所以他有很多的作战方法和很好的个人能力,很会打仗,可以说是战争奇才,带领猛虎连杀敌无数。同时,这个人也很睿智、很有个性,做事不按常规出牌,私下里食素,不仅因为厌恶杀戮,更因为食素可以让他在战场上比敌人快0.3秒的速度。

作为军人,林啸有着自己的傲骨,重视个人能力,对只是军衔比他高的人不屑一顾,对待部下却是兄弟情深、爱护有加,会依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告诉他们如何在战斗中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保住生命才有胜利的希望。他是一个行动派,不会空喊口号,为了抗日摘下了肩上的军章,抛去了已有的荣誉和官职,为了家仇国恨,拿起枪杆子用子弹决定一切,一心只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战。我理解的“林啸”,就是一个话不多、把子弹当成语言、行动力胜过一切、有血有肉的真英雄。

主持人

这个剧本是什么打动了您,让您出演这部剧?《怒海红尘》的看点在哪?

何晟铭

这个戏很有意思,它其实是一部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的偶像剧,是一个爱情故事。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个没有明天的男人和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灵魂、但却有着同样面孔的女人谈恋爱的故事。

我们编排一部戏要从最基本的人性出发,我们为什么要打仗?不是像比武一样毫无意义的打,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为国家而战、为民族大义而战、为爱情而战,为兄弟情谊而战,这样才会有意思,观众才爱看。

要说这部戏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武器装备、服装等都非常讲究,剧组有准备1000套戏服,都是给演员量身定做的;我们专门从各大院校挑出来120位演员每天跟组拍戏随时待命;我们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视觉效果突出,细节处理都很到位,“讲究细节”在各个环节都有体现,这在一般的中国战争戏里是看不到这种制作水准的。

当然,过于追求细节的完美可能会让观众觉得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些不符,毕竟在抗日战争时期,无论是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是中国军人的待遇、装备都比较穷困和落后,但首先我们这支小分队是部队中的精英、是最精锐的部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装备和最好的待遇,各方面条件看起来比别人优越一些很正常;其次,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艺术创作是需要加工的,如果我们真的拍出当时惨兮兮的样子,对于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可能就会下降。

我认为影视剧作品的首要功能是服务、娱乐观众。我们拍摄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只是为了记录、呈现当年的那段历史,更是为了拍给现在的观众欣赏的,如果大家都不爱看,那所谓的传播正能量功能也就无从体现,我们这么多人辛苦付出的劳动也就得不到回报。

主持人

如果有老一辈的人、曾经历过当年战争过程的人,对这部戏的一些细节处理上提出一些异议,您怎么看待?

何晟铭

拍戏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有考虑过。比如,虽然我们戴大盖帽很漂亮、很帅,也可以戴墨镜、叼雪茄或者抽一个烟斗,但为了重现历史的真实性,我们都放弃了。其实我们对于各个环节的处理还是非常严谨的,虽然在艺术包装上有那么一点点加工,但并没有违背当时的生活状态,不会很夸张。

我们还是希望老一辈的观众在观看这部戏后能认可我们的创作,会觉得现在拍戏的手法有进步,无论在画面、包装、手法上都有新的提高。随着电视、电影等拍摄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目的是制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将不变的历史故事在不违背历史的情况下,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主持人

您塑造了一系列的革命硬汉形象,比如《猎天狼》的杨天啸、《桐柏英雄》的赵永生、《生死黎平》的王大雷等,都很深入人心。在塑造这些有共同特性的“爱国抗日军人”时,您是怎样揣摩人物特点、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使每个抗日英雄都发挥出独特魅力的?

何晟铭

《桐柏英雄》的赵永生一出场就是潜伏在国民党那边的卧底;《生死黎平》的王大雷是一名根正苗红的红军战士,每个角色根据人物背景、身份的不同也必然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无论是硬汉也好,还是红军战士也好,他对国家、对爱人、对兄弟、对亲友的立场和抉择,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开展的,所以我在揣摩角色特点时也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把握和塑造剧中人物我认为比较准确。

还有就是剧中很多表现人物关系的场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在我的家乡,奶奶、妈妈、姐姐都要在厨房做饭,父亲、哥哥和我先吃,然后她们可能要晚一点才能吃饭。在《桐柏英雄》里,妹妹小花把鸡蛋切碎了偷偷埋在馍馍里,当哥哥赵永生扒开发现有鸡蛋时,我的情绪就很容易受到感染,一边吃眼泪就跟着掉下来。因为我有感受,经历过那样的场景就很容易有感触,更能精准地演绎出角色的情绪。

其实我是有军人情怀的,接拍了这么多的抗战戏也是为了在剧中体验一把当军人的感觉。我希望能够诠释一下近代军人或现役军人的角色,我想我会演得更过瘾、更投入。

主持人

您塑造了这么多军人角色,哪个让您最满意?

何晟铭

永远都是下一个。现在我正投入到“林啸”的创作中,目前对这个角色非常满意。

主持人

拍抗战题材电视剧,体会最深得是什么?

何晟铭

信仰。每个战士、每个爱国抗日英雄,都是有着自己的精神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只有一直坚持着信仰,最后才有可能成功。

生活中,我的信仰就是坚持,坚持每天工作,坚持每天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以最好的状态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献给观众。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主持人

最近我们荧幕上出现了很多抗战类型的影视剧,抗战雷剧、抗战神剧一度霸占荧屏误导观众,您怎么看?

何晟铭

首先,我们非常有诚意地在做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我们这个剧组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很雷的情况。我能够保证《怒海红尘》是一部高水准的作品,整部剧按照历史的真实情况进行拍摄且逻辑思维正确,是一部画面唯美、制作精良的战争偶像剧。

其次,在接拍抗战作品时,我都会反复研究剧本和整个创作团队,我觉得“雷不雷”其实取决于导演、演员本身,有些剧情、表演符不符合逻辑,创作人员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所以,如果我有发现会出现“雷剧”的可能,我都会拒绝拍摄或跟创作团队沟通,提出修改意见。

主持人

您自己最喜爱的一部经典抗日题材作品是什么?

何晟铭

《小兵张嘎》。

主持人

作为一名演员,如果想成功塑造剧中人物,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何晟铭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投入、用心、细节,细节决定品质。在每一场戏里面我都尽量把细节做到极致,各种细节处理汇聚成人物的行动、性格,呈现在画面里的东西都是戏。

人处在社会中,首先要懂得抓住核心矛盾。当我们面临重要问题和紧急问题时,要学会先处理最重要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紧急状况的发生。做任何事情要学会抓住核心矛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处理好问题。拍戏塑造人物,抓住了人物的特点,用细节去用心刻画,这个人物的创作就成功了一半。

主持人

您曾经说过拍戏最重要的是走心,您是如何做到导演一喊咔就抽离剧中人物,做回自己的呢?

何晟铭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我现在应该可以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随时可以跳进跳出角色。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专业的表现。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当年是专业歌手出身,后来通过在北影进修走上了演员的道路,您觉得自己和那些科班毕业的演员相比,有哪些不同?

何晟铭

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我都觉得自己是业余出身,但是我有一颗真诚的心来面对我的工作。我置身于工作中就是全身投入的,这是我的态度。和一些专业演员相比,可能有很多系统、专业的东西,我没有接受过科班培训。但是,我觉得演戏这个职业更多的是靠天赋,要能吃苦。

主持人

您今后还想尝试哪类角色?

何晟铭

我对年代戏情有独钟,觉得上个世纪30年代离我们这个时代有点远,创作空间比较大,而且那时上海滩的人物造型都比较讲究、比较帅,像《上海滩》这种的我都非常中意。还有就是之前说的军人情结,对于现代现役军人的角色,我也非常期待。

主持人

您在塑造角色的时候,对外形有特别要求吗?能接受扮丑吗?

何晟铭

每一个戏的造型包括服装、道具,都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诠释角色,让演员与剧中人物合二为一,为表演加分,这个很重要。所以我对外形的设计非常在意。但这并不是说我不能接受扮丑,人物的外形和人物本身一定要贴近,要符合剧情的设定。

只要是为了完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符合剧情需要,要我扮多脏多丑我都愿意。比如建筑工人、农民工、煤炭工人、农民等,我都愿意去实地实习,感受和体会他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再来认真地演绎角色。像之前刘德华在《失孤》中扮演的农民工造型,我都没问题,刘德华都可以接受,我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

主持人

目前音乐产业远没有影视业发展的迅速,甚至近年来出现低迷现象。由于缺乏对音乐版权的相关保护,很多网友选择在网上下载音乐,这让很多音乐人被迫改为只发单曲,不出专辑,中国唱片业也迅速衰退。您认为我们该如何保护中国原创音乐的发展?

何晟铭

音乐产业的繁荣一定会回归的,相信我。每个时期市场需要的东西都不一样,当下这段时期,中国的电视电影产业在飞速发展,但市场对音乐版权的重视、对音乐创作的保护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这种重视和保护只会越来越强。现在正处于一个市场变革期,让中国的影视剧产业和音乐产业真正发展到一个正常状态,是需要时间和大家一起努力的。

虽然现在大部分网友们都习惯了在互联网上免费欣赏、下载音乐,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音乐人的辛苦创作和付出就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互联网也应该对维护音乐人的版权收益做出一些努力和改变,哪怕只是收取一块钱,那都是有价值的,这是对艺术创作者的尊重和中国原创艺术的支持。

主持人

您唱了很多影视歌曲的主题曲,您有没有想过出专辑?

何晟铭

没有这个想法。我觉得我在拍戏时顺便把音乐也做了,就挺好。

主持人

您作为高产演员可谓是“工作狂人”,一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剧组里度过。这是否是您追求的生活状态?家人有没有抱怨?您是如何来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的?

何晟铭

我经常和家人在一起,拍戏的时候都是带着他们一起的。我在哪里拍戏就会在当地租房子供全家住,不会一个人住酒店,属于四海为家型。我在横店也是租了一个院子,养着一条狗,院子里是有健身房,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开始运动健身,七点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很丰富,和一般人的生活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健康是未来最大的产业,也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我自认是一个很健康、很正能量的人,我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每天应该要怎么做来爱惜自己的身体。

有人觉得我很拼命,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生活本来就该这样。很多人觉得拍戏很累,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个工作的话就不觉得累。懂得享受生活,感受工作带给你的乐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更好地完成工作。

主持人

听说您的书法写得非常好。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

何晟铭

没有,只是会一点点,小时候和家父练习过而已,我现在有时间还是会练习。俗话说“见字如见人”,练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当你看到别人写的字时,就能通过这些字读懂一个人,这就是书法的妙处。

现在大家都是通过电脑打字,小朋友写毛笔字的机会和时间也越来越少,我觉得这非常影响书法的研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静下心来,专心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要去深入地研究、学习中华文化。如果我有小孩,我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和领悟。

主持人

现在很多专家呼吁,在重要节日时我们应恢复穿汉服的习惯,您会接受这个倡议吗?

何晟铭

当然,如果需要,我会身体力行的支持,这个倡议很棒。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今天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的保护还远远不够。我在欧洲看到他们把历史文物保存得很好,很多古老的建筑保存得很完整,都很有年代感,非常有价值。

比如北京的文物古迹非常多,那些四合院、老宅子的一砖一瓦都是有灵魂的,它们都见证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我们要把这些有历史痕迹的东西完整地保存、传承下去,留给后代子孙继续去守护。

主持人

您曾说平时的休闲放松方式主要是旅行,在您去过的地方中,让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何晟铭

有一句话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也是一种学习。上次我去美国感受到很多东西,通过这种感受,我更加体会到在自己的国家是很自由和快乐的,我很喜欢自己的国家。如果让我选下一个旅行目的地,我可能会去台湾或者日本看看。

主持人

现在很多公众人物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利用微博、微信发布信息,您对于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何晟铭

我觉得自媒体是取代不了传统媒体的,传统媒体的力量还是很强大,不可忽略。自媒体有时候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权威的媒体来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

主持人

现在明星真人秀节目非常火爆,您会参加吗?

何晟铭

我暂时不会考虑参加真人秀节目。我是一名演员,首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我觉得用好的影视作品来回馈观众、回馈粉丝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代还是讲究用作品说话,自己有优秀的作品,观众才会喜欢、认可你,这是我做演员最快乐的事。和钱、知名度都没有关系。

主持人

有人调侃卓伟和风行工作室是娱乐圈的王岐山和中纪委。他们揭开了明星很多真实的一面。您对所谓的狗仔有什么看法?

何晟铭

我觉得他们就是一个职业,可以请他们来跟拍我,没有任何问题。我一直在媒体面前说一句话:生活和工作是分开的。并不是所有的家人、朋友、爱人希望把自己放在大众面前,他们不是公众人物,也许对于这种行为会很抗拒,所以,只要跟拍的行为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我个人是没关系的。

主持人

您希望和粉丝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除了每年一次的生日会,您还通过哪些形式与粉丝进行互动,维护与粉丝的关系?

何晟铭

在这一点上我是矛盾的,我希望他们能一直记得我,关注我的作品,但又不希望这个喜爱影响到彼此的生活,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相敬如宾”吧。如果我们的互动能够像每年的生日聚会一样,大家在一起聊天,听音乐,我觉得就很好。

主持人

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

何晟铭

我是一个比较疯狂的人,对工作热情,对情感执着。很多人说我是奇葩,在这个圈子里只埋头做自己的事情。我在娱乐圈的朋友也不是特别多,我喜欢简单的生活、简单的自己,不希望生活环境太过复杂,只要能做袭击喜欢做的事情就很开心了。

主持人

目前您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何晟铭

成为一个电影人,一个比较优秀的电影演员。这几年我的成长和进步还是蛮多的,我也知道将来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