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5-09-01 09:03:18 金台 抗战史 老照片
这些老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沉淀了民族的岁月,见证了一段每个中国人都不可忘却的故事。今天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金台榜》栏目,用30张图片,为您展现一部抗战史。
1.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
图为1937年11月8日第七十八军苏州河南岸北新泾附近作战经过图。
3.1937年9月中旬,太原会战爆发,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图为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人士合影。
5.1937年11月20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
图为美国记者福尔曼上个世纪40年代初拍摄的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
6.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约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残暴地杀害。
图为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官在杀死人后,洋洋得意地照相。
7.1938年1月24日,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因临阵脱逃,致使山东大部失陷,被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枪毙。
图为韩复榘照。
8.1938年3月至4月,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的胜利。
图为当年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留影。
9.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
10.1938年8月,历时3个月的武汉会战打响,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图为武汉会战期间武汉民众举行保卫大武汉游行。
11.1938年10月—12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扫荡”,在黄土岭战役中,边区军民击毙了日军中将旅团长“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震惊日本朝野。
图为日本报纸的报道。
12.1940年5月,日军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5月16日,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队与日军激战,不幸牺牲。张自忠是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职最高的将领。
图为张自忠陵墓。
13.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以“还都”的名义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图为汪伪政府要员在“还都典礼”后的合影。
14.1939年至1942年初,中日军队先后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会战中中国军队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
图为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会战胜利。
15.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史称“百团大战”。
图为战斗中的彭德怀。
16.1940年,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来作战。
图为日军在“扫荡”中破门闯入民居,无耻抢掠。
17.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定,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图为签订现场。
18.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的轮番空袭,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大隧道惨案”。它与1938年6月9日的黄河花园口决堤、1938年年11月12日的长沙大火,并称为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
图为大隧道惨案遇难者。
19.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日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
图为珍珠港被偷袭。
20.1942年1月1日,中、苏、美、印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国之列。
图为签字现场。
21.1942年2月25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始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曾取得仁安羌大捷,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以及新闻记者等随从7000人。
2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图为与会首脑合影。
23.1944年4月,日军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历时8个月,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挽救太平洋战场危局的豫湘桂战役。
24.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图为远征军强渡怒江。
25.1945年1月27日,反攻缅北、滇西的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两军会师于芒友,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图为缅北反攻期间,中国驻印军在密支那战役战场。
26.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美英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即远东慕尼黑阴谋。
图为三国首脑会晤。
27.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图为波茨坦会议现场。
28.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也在8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29.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
图为收听战败消息后的日本民族。
30.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图为中国代表何应钦接受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的投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