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亲友追忆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

来源:人民网2015-09-25 09:35:27 青海 追忆 省长

摘要:9月25日,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生前的秘书杨牧飞和外孙女达什姐莉做客强国论坛,以“追忆尕布龙”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我本来是个放羊娃,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了一名省级领导干部,我不能躺在家里消磨时间,浪费生命。我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这是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退休后常说的话。2011年10月8日,尕布龙带着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和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身为副省级领导,平时却只抽几块钱的烟,衣服也是简单的几件中山装,衬衫甚至还有补丁,他的家里则被称为是“牧民点”,永远有数不清的牧民的落脚,他的儿孙辈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沾他的光”身居高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请到了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生前的秘书和外孙女一起来谈谈这位可敬的老人。

主持人

杨主任您好,在您心里尕布龙省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牧飞

尕布龙省长在我心里头是一个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要求自己非常严格的一个人,工作非常认真的一位领导干部。可以说我在他身边工作了那么几年的时间,这一点给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在我心目中他的形象也是非常非常高大,但是同时也是非常亲切的。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清正廉洁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主持人

那在您心里,尕布龙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达什姐莉

虽说我叫他叫爷爷,但是他其实是我的姥爷,是我母亲的爸爸。我从1992年一直在他身边生活,一直到2006年,应该是在一起生活了14年。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特别朴实的人,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工作上,对自己都是十分的严谨。大家都知道他在工作期间住的房子里面摆满了简易床供州、县来的牧民来看病,他一生都没有留下来什么积蓄,把自己所有的钱、所有的积蓄都在了为群众的服务上。所以说我认为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但是他就是对待亲戚却非常严格,我的母亲、父亲一直都是在牧区生活,都是特别平凡的牧民。所以说他是一个对待亲人特别严格,铁面无私,但却一生都在不停地做奉献的这么一个人。

主持人

您在尕布龙省长身边工作多年,在您看来尕布龙是什么样的工作风格?

杨牧飞

尕布龙同志在工作上是非常认真的,无论是在基层工作期间还是在省政府工作期间,还是在省人大工作期间,他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在过去,我也听到过尕布龙同志工作上非常认真,干事雷厉风行,工作上抓落实这一点比较突出。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工作,好多情况他都是自己亲自下去检查落实情况,可以说是在工作上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又是一个抓落实善谋划要求严格的人,他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风格。

主持人

您在姥爷身边生活了十几年,那在生活里,您认为您的姥爷是什么样的性格?

达什姐莉

我觉得因为他因为常年在牧区生活,所以在生活上要求也不是很高,更没有说因为走到了领导岗位就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无论在吃、喝,还有生活上穿戴各方面,他都是特别的节俭,特别朴素这样一个人。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牧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领导干部,我永远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我永远以牧民的生活方式在生活着,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到最后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所有那些照片,你可以翻阅他以前的照片,他真的只有这么两三套中山服,而且一直是穿到不能再穿。甚至有些衣服都是打补丁的,我跟他在一起生活,他就跟一个普通牧民一样,早上喝奶茶、吃炒面、吃糌粑,中午就是洋芋白菜,晚上就是吃面条,特别朴素。没有过高的要求,说我一定要提高我的生活品质到什么档次,他从来没有这样,只要我能吃饱,健康就行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他在您心目中的形象和工作风格,您能不能用一两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讲他生前工作情况?

杨牧飞

从工作的风格来看,尕布龙省长都是有事亲历亲为,这一点比较突出。比如说他下去调研,就把我和司机一叫就下去了,也不让我们和基层打招呼或者通知基层,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边走边看,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看省上的一些部署落实的怎么样。比如说那时候在政府工作期间,省上大力倡导绿化荒山,因为青海的生态环境对全国都非常重要,保护好青海的生态意义非常重大。尕布龙同志非常注重这项工作的落实,下去以后就直接到老百姓家里、到村里看看绿化工作抓得怎么样,落实到了没有。并且还指导村上的绿化、还明确要求房前屋后空地上能种树的地方都要种上树,能绿化的荒山都要进行绿化,下去以后亲自指导群众,指导村里进行绿化,提出了好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所以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尕布龙同志在工作当中是非常抓落实,很善于抓落实,这一点比较突出。

再一个呢,他下去到群众家里跟群众唠家常,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宣传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所以群众也愿意听他讲一些政策,他都是用的群众的语言,所以说这一点也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

你能不能也给我们讲一个他生活上的小故事?

达什姐莉

我是从小学二年级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我记得他在南北两山搞绿化的时候,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干五十天”或“大干一百天”这样一个计划,我们在五十天或者一百天当中每天就没有休息日,每天都去山上。但是他计划每天上班跟着那些种树的农民工一些挖坑一起种树,跟他们吃喝在一起,晚上下班回来以后,我那时候还在上小学,他回来以后浑身都是土,脸晒的特别黑,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去完成,身体力行去干这些事情,带着下面的干部一起去干的这样一个人。

生活中的故事,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牧民店”,每天来来往往很多人,有些人是慕名而来,免费让牧民住,而且能带他去看医生。有些人来了以后,我爷爷根本不认识他们,完全就是陌生人,但我们家的门永远都是敞开的,他们出出进进,我同学都问我你们家怎么来这么多人,而且你都不认识?我就说他们都是找不着医院,我爷爷帮他们去看最好的医生,是这样的。到最后,我觉得他们就冲着我爷爷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而那些群众也把我爷爷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我们西宁的家当成他们自己的家,所以他们会来到我爷爷家。所以我有时候都不能理解,他们怎么能那么心安理得的在我们家住,完全就是把我爷爷家当他们家。

主持人

有人说尕布龙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一个普通领导干部,工作上认认真真清清白白,就是一个好人,您在他身边工作多年,您怎么看这个评价?

杨牧飞

尕布龙同志尽管是一个省的领导干部,但是他的的确确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他做的事有些的确非常平凡,比如说帮助老百姓看病,老百姓到他家里来他管吃管住。这件事看起来非常平凡,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地一直地这么做下去,我觉得这就不平凡了,这就是平凡中见伟大。尕布龙同志就是在这样一些平凡的小事里边去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一些困难和疾苦,加深了党和政府跟人民群众的联系。因为在群众当中,群众亲切地把他叫“尕省长”,那么尕省长在群众当中代表的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所以说尕省长就是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一直在做、长期在做、认真地在做、踏实地在做。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所以说我觉得他做的事看似平凡,也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但是这样一直做下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为什么尕省长在人民群众当中威信这么高,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平民省长的原因吧。

主持人

我们知道一个先进人物被大幅报道之后往往会被神化,那在您心里尕布龙同志是一个神化的人还是有血有肉的身边人?

杨牧飞

尕布龙同志在我心里的的确确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对老百姓的爱、对群众的爱是博大的,是无私的,是非常深的。但是呢,他对那些不良现象又是坚决得抵制的,又是毫不留情批判的、批评的,他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也是严厉地批评。有一次,我们下乡调研开会,州上也是安排了一桌饭,尕布龙同志严厉地指出这顿饭我不能吃,酒坚决不喝。因为现在我们还有好多困难群众没有脱贫致富,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在遭受着自然灾害,国家还非常困难,所以说这样的饭我们是不能吃的。我们要吃也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严格要求四菜一汤,所以说正因为这样,尕布龙同志每到一地,下去调研也好、出差也好、开会也好,都是和我们秘书司机住在同一个房间里,给他安排的省级领导干部的房子他也不去住。他说那有什么住头,我和秘书司机住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亲亲切切地大家聊一聊多好。所以每次出差,他都和我们在一块儿住,所以在我的心目中,他又是一个领导,但是又是一个同事,而且非常亲切的同事。既是一个长辈,也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朋友,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他没有多少领导的架子,没有那么多的说教,没有那些大道理,讲的都是非常朴实的语言质朴的道理。对我们生活上也比较关心,有什么事也没有居高临下,给我们做指示对他来说是应该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有什么事情都是跟同事跟大家商量,发扬大家的聪明才智。这样的话,我们都非常喜欢他,所以在我们心目中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有感情的人。他在家里头,对待那些牧民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也是问寒问暖,关心备至,问家里有什么困难。所以说我觉得尕布龙同志不但不是神,而且是一个对待人民群众感情非常深厚的领导干部,对待同事非常好的一个人,所以说每每当我们想起这些,我们心里头非常的怀念他。

达什姐莉

不了解他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难道是焦裕禄吗?”在新时代出现这样一个人,大家可能甚至认为他是个怪人,很奇怪,很虚化的,可能是被夸大的一个人。但是我跟他生活这么长时间,他确实是真的是这样。也许有些怪,但是实实在在的。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但是我跟他生活非常这么长的时间,一直到他去世,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一件事情我们努力去做的话能够完成,但是把一件事情当成自己的信仰坚持一辈子确实是很不容易,所以我觉得他的这种感情是超乎于平凡人的,他的付出延续一辈子,我觉得他不是被神化被夸大的典型,而是真实存在的。

主持人

我们知道尕布龙省长生前曾有一句话,叫“别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

杨牧飞

在我看来,尕布龙同志历任县、州、省领导,最高官当到省委常委副省长。但是从我看来,尕布龙同志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官,这是给我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他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服务员。比如说他当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以后,每年不是要开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他就早早地过来。过来以后把工作一安排一交代,他干什么呢?他就到代表吃饭的餐厅里头去给代表端盘子、端饭,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难能可贵。我们就想,有服务员呢,有那些工作人员呢,这么高的职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尕布龙不是这么想,他就想着我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大家办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我也是通过来为代表具体服务去了解代表对会议服务有没有什么意见,了解一下代表们在两会期间准备提出一些什么样的提案建议,也拉近了一个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的距离。也促使每次两会期间来改进我们各级服务工作,为代表更好地履职创造条件。所以每年两会都是这样,这不是一次也不是两次,凡是一开大会代表们到餐厅吃饭,就能看见尕布龙同志端饭的身影。在端饭的间隙,他和代表聊聊天、开开玩笑,非常亲切,一下子就把一个领导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有什么呢?领导也是服务嘛。所以说我觉得尕布龙同志在他自己看来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官,或者多大的一个领导。他就是这种思想,他当了州长、县长也是这样,给老百姓放羊,老百姓回去过节吧,他去给老百姓放羊,老百姓回家过个节,这对他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主持人

虽然说尕布龙是省领导,但是他平时只抽几块钱的烟,据说衣服也是非常俭朴的,衬衫甚至还有补丁,一件中山装也穿了十几年,这都是我们从新闻中看到的,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如此,您认为他为什么这样节俭呢?

杨牧飞

尕布龙同志说过这么一句话“是党把他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所以在尕布龙同志的内心深处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人民充满了无限的爱,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所以对他来说,要把自己的一生要献给党、献给人民,多为人民做一点事。所以说自始至终,尕布龙同志就是以这种心情来工作来生活。所以对他来说,国家的钱,一分钱也不能浪费。他家里,可能你们也从报道里了解到,他生活也非常俭朴,常年就是两套衣服来回换,破了补一补,这是真的,确确实实如此。他一直是有这么一种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实实在在的这么一种作风,一直是这样,到省里也还一直这样。他把浪费和铺张看作是极大的犯罪,平时也是教导我们一定要爱护国家的财产,坚决地不能浪费国家的一分钱,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是那么富裕,好多老百姓生活还非常困难,所以我们绝对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种作风我们永远不能丢。无论将来我们国家发展到多强大,但是他认为我们党的这种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不能变,只有这样我们党才不会脱离群众,才永远和群众同甘共苦,他一直是以这样一种思想来工作生活的,所以他生活中就非常俭朴。上山劳动、平时干活就是一个蓝大褂,这个蓝大褂也是洗了穿穿了洗,工作就是一套中山装,有时候还带一顶草帽,我们有时候也说尕省长你这个衣服这么旧了,换一换吧?他说行了,能穿就行了,只要能穿的就穿吧。所以他从来不铺张不浪费,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病了以后他舍不得打针吃药,因为你知道我们国家领导干部医疗上有一定的保障。他有时候病了以后咳嗽,因为他有肺气肿,当年雪灾抢险救灾的时候落下的肺心病肺气肿,一感冒就咳嗽。我们就劝他,省长赶紧到医院打针吧。我先扛一扛吧,能扛过去我就扛过去,实在扛不过去就吃一点非常便宜的感冒药,从来不用高档的东西。我们一说他,一劝他,他就说你浪费它干什么,这都是国家的钱、人民的钱,我们省下点钱不好吗,用来搞建设。所以说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来没把自己的身体、没把自己的享受放在心里,而是处处考虑国家考虑人民。所以说这种情况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达什姐莉

在我妈妈和我奶奶眼中,他老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在生活,始终认为党是他的恩人。有些记者来采访的时候说,有些人都不相信他的那些事迹,但是这确实是事实。看到他的那些照片的时候,那些记者都惊呼道他真的是只有那么一件蓝色的中山装,还有一个皮夹克,平时他的那些衬衣领子都烂了他才会丢掉,我们家人都劝他,毕竟作为一个省级领导要买件好一点的。他就总说买那个干什么,花那个钱不是浪费吗?穿衣就是为了遮体保暖,买那么好的衣服干什么?所以他的衬衣和衣服领子都要换一下,换了以后他当新的重新穿。他也没有什么好一点的鞋子,他只有一双皮鞋一直放在床底下,偶尔开会穿一穿,平时穿的都是布鞋。他一直保持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不要浪费,“该省的一分钱都不能花,该花的一分钱不要省”。

主持人

据说尕布龙省长家里被称作“牧民店”,说三十年来“牧民店”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牧民群众,说可能有六七千人,您有没有见到这种情况,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杨牧飞

的确是这样!就是在尕布龙后来当副省长了,按着国家的规定,可以住在省委大院,但是他没有去,他非要住在院子的外头。他怎么说的呢?他说我联系的群众比较多,群众也经常到他这儿来,我如果住在大院里头,群众进院比较困难。这样是不是不方便?我干脆就住在院子外头。于是,他就住在一个复式楼里,进去以后他把所有的房子全都支上床,有单人床,有的是钢丝床,这样的话他就和老百姓保持联系。大家因为也知道有困难找尕省长,老百姓有什么困难就去找尕省长。这样的话他家里面平时都是一二十人,这是我们亲自经历的,因为有时候我去送个材料或者下乡干什么都先到尕省长家里集合。去了以后,尕省长就说来,进来,到家里坐一会儿,因为他是蒙古族,他就给我们亲自拌个炒面,喝点茶。他尽管来到城市里了,但是牧区牧民的这种生活一直没有改变。如果旁边有群众,大家一块儿吃一吃,因为尕省长有一个优势,他会两种少数民族语言,他是蒙古族,蒙语也会,但是同时又会藏语,所以他联系的蒙古族群众比较多。群众来了以后也喜欢找他,找他以后有些情况跟他反映反映说一说。他见到群众心里也踏实,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舒服了,跟群众聊一聊,这也是他联系群众的一种方式,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的群众说要看病,他就用他的车亲自带群众去看病。他要求他的车家里人不能坐,但是群众来办事可以坐,他都是带群众去医院。尕省长一来,那些科室主任、科室大夫都非常熟,就跟好朋友一样,聊一聊,问问病人情况。因为好多病人来自基层,语言也不是太流畅,表达也不是太明白,尕布龙同志就担任翻译,来了以后就向大夫们介绍大致情况。像这种是经常的事,他家里一件象样的家具都没有,客厅里有一张桌子,就是开会的那种普通的长条桌,旁边放着十来把椅子,也是普通的椅子,他平时吃的也不是什么好饭,都是很普通的糙饭,有洋芋、萝卜、肉块这种,吃的就是馍馍,大家热热闹闹的。然后他就关心同志,你怎么样,家里什么情况,看病有什么困难。他每月的工资都不够,还要买米买面,你想那么多人。买米的情况少,买面的情况多,擀面片什么的。

主持人

有人说尕省长是“十载义务劳动,汗水染绿荒山”,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给我们讲讲这段经历。

杨牧飞

尕布龙同志对生态建设非常的重视,无论是他在担任副省长还是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都致力于青海的生态建设和绿化工作,前面我也介绍了。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尕布龙同志绿化南北两山的事。我们西宁市有个南北两山,南北两山过去是光秃秃的两座山。青海本来风沙就大,也比较干燥,“叫雨天一路的泥,晴天一路的灰”,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过去特别糟糕。尕布龙同志看到南北两山这种情况以后,主动跟省委提出来他要担起这个责任来绿化南北两山。这样的话,省委考虑,因为他担任过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在生态治理绿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省委就任命他为西宁南北山绿化副总指挥,总指挥是省委书记。他等于是做具体工作的,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尕布龙同志非常高兴,终于可以为南北两山的绿化做一些事情。所以可以说他把他的后半生,一直到省人大以后,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把自己后面的这些精力,一直到他去世前两年,全部放在了绿化南北两山上,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真是没日没夜地干,我们心疼他,但是也没有办法。亲自上山挖坑植树、浇水平地,都是亲自干。因为南北两山绿化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关键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水不好解决,如果你栽了树灌溉不了,那么树就很难生长。一个是管理比较难,所以说长年形成了年年栽树不见树。尕布龙同志去了以后,也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群众,最后在调查研究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他提出来一套绿化管理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专业队伍植树专门人员管护这么一个绿化的新路子。这个绿化思路确定以后,得到了全省上下广大干部群众一直拥护。他就按照这个思路就开始了工作,他就组织和动员一些群众从贫困地区搬迁到西宁南北山,这样的话又解决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又解决了西宁南北两山的绿化管理问题。群众一来以后,你们在这儿可以种一些东西,你们可以在上边养鸡、养两只羊,这样的话群众高兴啊。去了以后,收入也增加了,比过去的生活也好了。还从农村来到了城市里头,把孩子都带出来了,所以说群众非常高兴。同时也解决了南北两山管护的问题,群众上山以后,让他们负责管理好南北两山的树木,群众很认真负责,来了以后巡山护山,而且尕布龙同志带领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的同志们制订了一系列管控制度,这样的话南北两山经过治理大有改观。过去的荒山秃岭现在已经绿了,为改善西宁的环境帮助太大了,老百姓是拍手称快。可以说尕布龙同志做了一件功在当代里在千秋的大好事,大家现在看南北两山都说这是尕省长为大家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实。

在绿化期间他没日没夜地干,早晨七点钟就上山,自己带吃的,带一暖瓶茶、带几个萝卜,这就是一顿中午饭。晚上九点下山,就是这么一直长期干下去。那时候尕布龙同志身体还不是那么好,糖尿病,还有肺气肿,这些病还都没有好,由于过度劳累这些病时不时会犯,但是他就不管。他就是不放心,不把两山绿化好他就不罢休,所以说这就是尕布龙同志的精神,弃而不舍真抓实干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三严三实”一样,尕布龙同志努力践行,正因为这样,尕布龙同志才被评为绿化全国的先进个人,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得到了人民广泛赞同。

主持人

我们听说尕布龙省长的家里人并没有因为他是省领导,就跟着沾光享福,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尕布龙的家人现在生活怎么样?

达什姐莉

他有一个女儿一直在牧区。

主持人

就是您的母亲?

达什姐莉

对,是我母亲。尕布龙的爱人,就是我的姥姥,我们一直叫奶奶,一直在牧区,也并没有跟随他到西宁去住。我奶奶从马上摔下来后下半身瘫痪了。第一次摔的时候是我妈妈八岁的时候,那时候还能拄着拐杖走动,在我妈妈25岁的时候她又摔了一次,这一次摔了以后下半身直接瘫痪。我妈妈因为要照顾我奶奶,爷爷又一直不在身边。他在外边工作不能来照顾我奶奶和我妈妈,我妈妈也因此放弃了很多东西,一直在牧区生活,我奶奶也是这样,一直到去世都是在牧区。我妈妈就是为了照顾我奶奶就留在了牧区,我爸爸也是一个牧民。我妈妈生了四个孩子,最大的是我大哥,九十年代因为患尿毒症去世了,我们四个孩子大多也都只上了中专、高中。我们县上一座化工厂当年招工,我姐姐就去当了工人,但是没过两年工厂破产,她成了下岗工人。后来她一直在县上当过清洁工,一直扫马路,后面送过报纸,都是一些临时工作。一直到去年,也就是2014年初才成了一个临时聘用的工人,但也是临时聘用而已。我的二哥上的是中专,学的医。毕业以后分到乡镇上印刷厂当修理工,我妈妈说你学的医怎么去当修理工呢?不是很可惜吗。就想请我爷爷跟人说说。结果我爷爷就说了一句话“到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再没管。我二哥当了两年修理工以后才被县上分配到一个乡镇卫生院,现在在县医院工作了。我是我们家唯一一个在2002年考上大学的。我是一直在我爷爷身边上的学,一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希望留在西宁,条件会稍微好一些,也想帮助一下我妈妈他们的生活。但是我爷爷说回去吧,城市里也没有什么机会,我就想这爷爷能不能在这方面照顾照顾我?但是他当时就让我赶紧回家,不让我在他的身边,然后我就回乡镇了一直到现在,已经工作了十年的时间。还有一个小哥哥,小学毕业以后就回家放牧,现在还在牧区,他的孩子们在上学,我的嫂子也是牧民。除了曾经有一位当过省级领导的爷爷以外,我们整个家庭我的兄弟姐妹跟平常家庭没有任何两样。

主持人

谢谢二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杨牧飞

谢谢。

达什姐莉

谢谢。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