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屠呦呦:39岁临危受命 70年长情相伴

来源:央广网2015-10-08 14:26:48 屠呦呦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昨天上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她表示,获奖还是“有些意外”,但荣誉多,意味着责任更大。她希望获奖能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激励机制,让这座“伟大宝库”中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扬光大,为人类造福。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而根据朱熹的注释,这里的“蒿”指的正是青蒿。不知为她取名的父亲,是否想过,自己的女儿此后一生,会与这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在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屠老的家里,目光所及,都是颇有历史感的老式家具。客厅里,唯有饭桌和沙发间,立着一架擦拭锃亮的钢琴。钢琴对面的书架上,摆满了老人获得的证书和奖杯,包括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85岁高龄的屠老,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一直没能好好休息,不过见面时依旧精神矍铄。她说,诺贝尔奖的背后,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

屠呦呦表示,作为科学工作者,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采访中,她的老伴李廷钊一直在帮忙接着各地打来的祝贺电话。他告诉记者,两人是初中同学,一个研究药学、一个研究冶金,一路扶持。屠呦呦一生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并不愿接受太多采访,或者在公众场合露面。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后,81岁的屠呦呦才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亮相,但连去领奖,都是两人瞒着邻居和亲友偷偷去的。这一次,他们事先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李廷钊告诉记者,晚上5、6点钟接到同事的电话,说在网上看到得奖了,他们也不相信。后来电视出来了,挺高兴的,给国家争光荣。

屠老家的保姆小林每周去老人家一次,买买菜、打扫打扫卫生。她说,老人如今仍然坚持在一线做研究。

小林:她的耳朵不好,带着助听器你还得好好跟她说,不然她听不清楚。就这样这么累,我每次都看她在床上写、看、研究。我说屠老师你还上班啊,她说上班啊,她身体也没病,挺健康的。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有些意外

采访中,屠老一再提到,科研成果能否获得世界公认,不是靠期待和愿望,而是需要创新和发现。她希望中国的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多看看两本书,一本是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对于得奖,她坦言“有些意外”,但荣誉面前,更重要的还是责任。得奖对中医药发展是一个激励,希望这座“伟大宝库”中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造福:

屠呦呦表示,说实在,没有想得奖不得奖的问题。荣誉是荣誉,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这个奖的作用是,希望是一个对中医药发展新的激励机制,应该把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为人类造福。

屠呦呦: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

在得奖之后,屠呦呦的推荐者也逐渐浮出水面。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知名疟疾研究专家路易斯?米勒从2010年开始,就年年向评委会推荐这位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而他们经过调查研究,确认屠呦呦正是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这段艰难的研究路,屠老是如何一步步走过的,其中的孤独和坚持,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屠呦呦:39岁临急受命研究防治疟疾新药

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当时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正是——防治疟疾新药。2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与其中,39岁的屠呦呦被命运机缘巧合的推到她一生最重要发现的面前。

屠呦呦:我参加的时候已经是比较晚了,1969年越南主动提出来我们帮助他,当时(疟疾)的死亡率很高比打仗死掉还要高好多倍。接触下来之后,让我来当这个课题组的组长,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我在《肘后备急方》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挤出来,从这里面我就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

191次试验,亲自服药导致肝中毒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东晋的古法,从2000年前,为屠呦呦送来了一根火柴,擦亮它,也照亮研制抗疟特效药的思路。但做研究绝不止是, “电光火石的瞬间”,真理总是千百次的试错熬成的。屠老自述,当年选定青蒿前,她尝试了上百种中草药材。青蒿被圈定后,选择最佳的部位又是数不清的试验。

屠呦呦回忆,她做到青蒿这步,可以用的药已经都筛完了,前面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她开始这个部分叫做91号,因为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了有效部分。

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

从实验室到临床,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了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是中国科学家的群体荣誉

2011年9月24日,已经80岁高龄的屠呦呦获得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直到这时,屠呦呦的名字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也有人问,为什么屠呦呦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严格地说,并不能说屠呦呦没有获得过国内的科技大奖,早在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就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不过,当时“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

因此,科学界对这一争议的答案就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

也正因为这样,从四年前获得拉斯克奖到昨天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自己也一直强调,这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屠呦呦:我想作为科学工作者,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

记者手记:我并没有走上前和屠老合影

这是一场非常小型的群采,只有三四家媒体。我提前一小时才得知,可以采访前一天因诺奖已经名满天下的屠呦呦教授。听说,老人也是直到采访前半小时,才点头,愿意说两句。

到了楼下,小区物业看着“长枪短炮”,开心地说“真没想到,这栋楼里出了个大人物呢!”屠老的家,和我姥姥姥爷家里的摆设差不多,家具古朴,老式的。我只记得大家都围在她身边的时候,我却走向客厅里的那组书架,那里太吸引我了,满满的,全是奖杯和证书。屠老的老伴过来告诉我,“最漂亮的那个,就是拉斯克奖啊。”

很遗憾,我当时并不知道它的意义,直到后来百度。屠老耳朵不好,每个问题都需要重复几遍,才能听清。85岁的老人,得奖后的第一个晚上,却彻夜未眠。好想知道,这个特别的晚上,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85岁,她还会在意这个奖项的认定么。

她准备了一张纸,算是“标准答案”,一上来就拿在手里。但记者们肯定不满足,于是问题很快延伸到了其他。我后来检查录音,采访只进行了半个小时,里面80%的内容都是“青蒿素”,这个所有人都刚补完课的专有名词。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和屠老相比,她的老伴更外向些,更健谈。他就像老人的“代言人”,一上午,帮着她接电话(电话声一直没断过)、为她重复问题,甚至给我们翻出照片,津津有味地讲起背后的故事。老伴以她为傲,也时而为她鸣不平。我说“李老,你们啥时候就在一起了呀?”他好骄傲:“我们是初中同学啊!”

初中。70年长情陪伴。

很多人都知道,屠老为了试验,自己亲自服药,后来肝中毒。可你或许不知,当年她的这位研究冶金的老伴,也曾为了她服下药物,把自己当成对方事业的“试验品”。

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采访结束。大家纷纷挤上去合影,兴奋地诉说着,积极地请求着。我竟没有挪动身体,远远地看着她,有点疲累的双眼。嗯,把我的敬意放在别的地方吧,稿子里,或者对待自己的事业上。

记者们还没出门,屠老已经累得回屋里休息了。

临走时,竟在楼下碰到了她家里的小保姆,买了菜过来。小林每周来一次,平日里还是老两口自己住。小林说,以老人的身体和需求,肯定要有人天天在旁照顾着啊。可是,屠老还是和老伴在一起,最自在。

如今,依旧只是老两口,相伴在一起。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