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5-11-03 15:02:31 王琨 牦牛 传统文化
著名油画家、出版人。1958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油画创作研究班。现任《中国油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关于王琨先生,我是先观其画,后识其人。每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中都不乏高原题材,而王琨的《高原魂系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常常想那一群群厚重而又坚实的牦牛背后是怎样的一个画家。直到多年后见到王琨先生,他的朴实和真诚印证了“画如其人”。三十多年来,王琨一直如同一头耕耘在画坛里的“牦牛”。3
民族艺术中的牦牛魂
王琨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画坛,三十余年的个人艺术之路与中国当代油画同步。回顾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艺术创作,王琨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开始寻根了。”
王琨说:“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我们一直跟在西方的后面模仿他们的艺术。到最近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艺术家在文化上有了自信,开始寻根,开始画有中国内涵的,中国自己的油画。这种回归和文化寻根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
最先接触到80年代思潮的一代画家依然是中国油画的中坚力量,这一代画家经历了漫长的向西方学写实、学写意的模仿阶段,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语言。而这种大家都苦苦寻找的,在王琨看来正是我们最易忽略的东西:传统民族文化。
王琨自幼酷爱书法,多年的创作一直扎根传统,取法水墨,融会书法。他认为油画虽然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但不代表画油画一定要学习西方。油画本身是一种材料,与我们的毛笔和墨一样,在艺术创作上不应因材料而拘泥了表现力。他将东方水墨的写意之美与油画材料的意向精神巧妙结合,创作了一批享誉画坛的名作,尤其是他早期的高原系列。
生长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的牦牛与王琨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开始用大量的笔墨画牦牛。牦牛在王琨的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它象征着西藏,象征着一个民族。王琨说:“牦牛生存能力极强,耐高寒。一到冬天,高原上全是雪,在雪地里找半天,才能吃到那么一点点草。它和藏民的性格是统一的。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没有西藏。它就是西藏的魂。”
每当我们看王琨笔下的牦牛都会在形式感上受到强烈的触动。雪山、黑牛,色彩的视觉反差与中国传统水墨不谋而合,厚重的造型里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高原人的淳朴往事。高原魂与王琨的精神世界水乳交融。
做植根传统的文化艺术家
《中国油画》杂志三十多年来挖掘、举荐了一批优秀画家。作为主编的王琨对青年画家有很多自己的建议。“过去我们的思想封闭,有过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眼睛只盯着西方,把自己的好东西都给忽略了。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提高了,可以出国读书、看展览,回来以后有了自信,才意识到该寻找自己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经历完这个过程已经上了年纪,丧失了很多好的创作机会。所以年轻油画家要把握好学习西方和关注传统的比例,先做中国的文化人,再做艺术家。如果连自己的民族精华都不了解,在艺术道路上一定也走不远。”
在如今的传媒时代,王琨号召媒体人要有判断力,要牢牢把握评判艺术的准则。做潮流的把控者,不能盲目地跟着潮流走。王琨说:“对于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我们要宣传推广;对于不好的,不能推波助澜,要批评。”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理念伴随其一生。
闲暇时刻翻看着王琨的杂文集《王琨乱弹》,文字质朴中不失幽默,语言真切处着实动人。他把对艺术的理解,对画坛的感受以最直接的方式,夹杂着诙谐一股脑呈现给你,留给读者慢慢去思索、去回味。王琨没有在画布上或文字中留下过多岁月的痕迹,他还是那样喜欢在视觉上直击心灵,一如三十年前那个率真的小伙子。那件王琨当年去西藏写生时穿的牛仔夹克依然挂在王琨的办公室里,他仿佛还会随时穿上它就去高原,去背着画夹跋涉在雪山下,去讲着他与牦牛讲不完的故事。(文|潘呈杰 关天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