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论坛动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专题 > 民生发展论坛 > 论坛动态

刘勇: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污染谁付费”

来源: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2015-12-02 15:03:25 刘勇

\

刘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环保和经济二者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从纯粹的发展的角度看,很多话题都和环保、生态有关。环保和经济这两个问题都非常大,经济问题非常复杂,环保问题也非常复杂,二者加起来就更加复杂。

我是学环境保护的,但没有专门学过《环境保护法》。新的《环保法》开始实施后,我一直在密切关注,在此简单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中国的发展道路走的依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包括现在,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清楚。到现在为止,我国不仅大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也很严重,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

我们的环保管理体系、法律体系一开始就有些不足,这说明,我们有管理责任,但没有管理手段。国家“十三五”规划里面提到,省级以下的环保部门以后将是中央直管,希望这个制度能够建立起来。

我国的《环保法》本身跟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虽然也做不到零排放,但他们到现在为止污水排放都是达标的。这一点,我们也没有做到。生态环境建设,要考虑阶段的问题,新的《环保法》实施还不足一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二,把“谁污染谁治理”变为“谁污染谁付费”。《环保法》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原则,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谁污染谁治理”,但这个原则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把治理者和污染者完全分开,可以由第三方承担,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这样就变成:谁污染谁付费。用市场经济解决环保问题,这一条该怎么落实,值得探讨。

中国的环境保护治理投入目前占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4%,整个环保治理包括生态投入,比如治沙等都算在内。

那么,中国现在的环保问题总的形势怎样?我们现在的情况大致是,“整体在恶化,局部有改善”。其实,这句话在国内已经说了15年了,因为发展阶段依然没变。

我们专门算过一笔账,中国的环境要治理好的话,用于环境的治理费用如果不能占到GDP的6.5%以上,那一切都是妄想。我个人认为,目前占比还只有3.4%,怎么达到6.5%呢?距离显然还非常遥远,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任重道远。

第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相结合。我国的工业化步伐还没有结束,对此,地方政府有很大压力,中央政府也有压力。

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生态文明,但都要有度。我们不能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完全对立起来,环境治理本身是一个产业,搞得好的话,这两者应该相互促进。

(《民生周刊》记者畅婉洁根据录音整理)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