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阳江城镇化率达49%

来源:广东建设报2016-01-15 16:26:31 阳江 城镇化率

摘要:阳江住房规划建设局以规划引领建设,加快规划编制管理。做好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新区起步区、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的引领下,阳江市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阳东撤县设区;滨海新区屹立崛起;市妇幼保健院、江城一小城南校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建设或建成;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记者日前从阳江市住房规划建设局了解到,过去五年阳江市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背后,少不了规划的引领作用。

以规划引领建设

阳江住房规划建设局以规划引领建设,加快规划编制管理。做好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新区起步区、核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城市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现正根据省的意见启动规划重新编制工作,已编制招标方案,《阳江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阳江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市城规委会议审议。

在系列规划的推动下,阳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阳江已完成《阳江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果,并积极做好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申报工作。同时大力推动阳江市融入珠三角地区,积极接受“珠中江+阳江”区域核心城市辐射。在自身发展上,阳江积极做好阳东撤县设区后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部分业务已委托阳东区住房规划建设局办理,推动市区规划建设一体化协调发展。在滨海新区起步区建设上,全面加快BT项目一、二期工程,二环南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市妇幼保健院、江城一小城南校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金平路、漠阳湖公园等一批市政项目建设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达49.05%“十二五”期间,阳江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阳江市全市常住人口249.95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2.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9.05%。

在城镇化发展上,阳江坚持规划先行,通过修编城市、镇总体规划,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等方式,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在中心城区的带动下,不断巩固和提高阳春市区和阳西县城作为市域副中心的发展地位。积极指导编制村庄规划,开展新一轮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安排村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等空间,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城带乡,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阳江住房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乡公共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改善阳江的城乡生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突破进展。阳江推进中心镇“九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县一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投入近3亿元逐步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目前,重点抓好阳东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已完成工程62%;阳春市生活填埋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66%。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阳江在完成20条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基础上,着重推进100条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出台《阳江市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简化工程建设流程,起草《阳江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对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监管。编制印发《阳江市农村住宅设计图集》,有效指导和服务乡村建设。

全面放开建筑市场“十二五”期间,阳江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企业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2%,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4%。过去五年,阳江市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市外建筑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好转还得益于招投标改革的前端工作取得实效,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阳江市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工作,整合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阳江通过试运行建设工程网上电子招标投标,目前,招投标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实现了网上电子化发包,提高了招标投标效率,节省了招标投标时间。同时,改革非国有资金投资商品住宅项目发包方式,自2014年9月2日起,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凡达到我市必须招标项目规模标准的非国有资金投资商品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可自主决定是否进行招标发包,是否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开展工程建设交易活动,并由建设单位对选择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在市场竞争方面,阳江已全面放开建筑市场。2015年2月起,市外企业进入阳江市承揽建设工程任务已不再办理进市备案登记手续。

阳江住房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阳江将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提升功能、绿色低碳”的原则,按照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稳妥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统筹力度,实施集约建设、整体有序开发。合理配置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加大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记者 柳时强 通讯员 关丽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