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昆明人平均寿命77.92岁

来源:昆明日报2016-01-28 10:12:12 昆明人 寿命

明显改善的生活水平让昆明人平均寿命接近78岁,高于全国水平。 记者杨艳辉摄

近日,《2015年昆明市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报告》出炉。报告显示,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昆明市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5年,昆明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7.92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与2010年相比,昆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35岁。2015年,昆明市婴儿死亡率为5.59%。,新生儿死亡率为4.0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62%。,孕产妇死亡率为21.05/10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与2010年相比均有下降,各项健康指标均较“十一五”末有了显著的改善。

城乡健康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十一五”相比,昆明市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虽然居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城乡差异依然存有较大差距。

一直以来,昆明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机制建设,全面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医学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不断扩大和优化,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尽管全市卫生事业有了一定发展,居民健康有了改善,但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2015年,城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57岁,农村居民期望寿命为76.95岁,农村地区人群期望寿命明显低于城市;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8.04%。、5.66%。、11.06%。和25.53/10万,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分别为城市的1.90倍、2.04倍、2.30倍和1.47倍。根据昆明市卫生部门对报告的分析,提示卫生投入需要进一步向农村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的边远农村地区倾斜,以缩小城乡差距。

超七成人死于4种慢性病

根据报告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在城乡居民中广泛流行,慢性病死亡率、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5年,全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率分别为237.20/10万、110.75/10万、115.77/10万和14.84/10万,比2010年均有所上升。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这4种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全市居民总死亡的比例已高达72.95%,比2010年的68.76%增加了4.19个百分点。

同时,调查显示,2014年昆明市20岁及以上成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5.38%,比“十一五”期间的慢性病总患病率33.62%,也有所上升。由此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加重了疾病负担,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昆明市卫计委指出,与昆明市慢性病流行的严峻态势相比,目前昆明市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慢性病防治服务和健康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支持措施,慢性病防控多部门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医防合作、防治一体的机制尚待强化,慢性病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传染病死亡影响下降

自2007年起,传染病死亡率已经连续9年退居昆明市居民死因谱的第8位,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已经明显下降,但全市传染病发病水平依然较高。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15年,昆明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15731例,报告发病率为237.95/10万;死亡209例,报告死亡率为3.16/10万,病死率为1.33%;与2010年相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6.64%。

调查显示,2015年昆明市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艾滋病、伤寒副伤寒(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与2010年相比,病毒性肝炎仍然居于全市市传染病发病的首位,但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

在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仍位居首位,占全部传染病发病的68.74%。第二位是呼吸道传染病,占全部传染病发病的18.30%。第三位是肠道传染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2.34%。与2010年相比,昆明市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的顺位没有发生变化,但构成比却略有改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比2010年上升了4.71%,肠道传染病下降了4.76%,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基本持平。

目前全市传染病发病水平依然较高,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仍时有发生,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依然很大。现有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尚难以完全应对日趋复杂的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职业危害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必须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以有效防控传染病,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

37.8万高血压患者建档管理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全面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探索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和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档管理高血压患者37.8万例,糖尿病患者10.7万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万例。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全面开展了慢性病防治工作,昆明市卫计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慢性病防治相关工作方案和规范,探索建立了以疾控机构为指导、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和网络。

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关口前移,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档管理高血压患者37.8万例、糖尿病患者10.7万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0万例。

此外,全市还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积极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和氛围。目前,盘龙区和官渡区已创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五华区、西山区、呈贡区、寻甸县、禄劝县和石林县已成功创建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

(记者 张晓莉)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