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深圳强悍限购背后的公共治理困境

来源:民生周刊2015-01-12 13:33:49 深圳 困境 背后

摘要: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12月29日下午,小汽车“限购令”突降深圳,多部门组成的“执法队”旋即封锁了部分4S店,禁止汽车交易。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12月29日下午,小汽车“限购令”突降深圳,多部门组成的“执法队”旋即封锁了部分4S店,禁止汽车交易。从市政府当天17时40分抛出“限购令”,到18时起开始实施,深圳市限购“大转弯”只有短短20分钟时间。这一做法被称为“史上最强悍的限购”。

深圳市这一强悍举措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很多论者批评其简单粗暴,失信于民,完全无视深圳市有关负责人此前一再做出的“不限购、不限行”承诺。

这些质疑与批评不无道理。政府以闪电行动发布“限购令”,且直接采取封店等强制措施,这样的信息公开、打招呼,与不公开、不打招呼并无区别。而手段之突兀、辛辣,也让民众难以接受、无法理解。不过,吐槽之余,似乎也应该看到,深圳市目前的实际交通状况,以及公共治理面临的难题。

具体而言,深圳限购事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讨论,即,该不该限购与应该如何限购。

第一个问题公众的讨论已经很多,且意见对立,至今尚无共识。反对限购者多强调城市治堵、治霾应该从长计议,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优化等治本之策,不能总是寄希望于“一限就灵”;而支持者则更多地从汽车保有量、交通拥堵时间等数据出发,强调限购、限行的必要性。深圳市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00多万辆,中心城区高峰拥堵时段已达55分钟,“治堵”势在必行。

而在治堵上,治标与治本二者并非必然对立,限购可能有点简单化,而一味强调治本则未免高蹈。很简单,加强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管理不仅牵涉甚广,见效也慢,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而从一些大城市实践看,限购、限行确实有助于缓解城市拥堵,并非不可行。关键是治标与治本要结合起来,标本兼治。

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到公共决策的程序正义问题。按常理,公共政策的出台必须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有论者搬出《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称征求意见时间不得少于30日。只是,这些论者似乎并不愿设想,假如政府果真就限购征求30日的公众意见,政策信号传递到市场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此前,广州、天津、杭州“限牌令”发布后,仅仅数小时的缓冲时间,就引起车市的轩然大波,有人大手笔囤车囤牌。可见,既然要限,深圳的突袭式做法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限购事件也表明,在涉及公共利益问题上,政府治理确实存在两难困境。很多时候,在政府政令与民众行为之间,张力永远大于协同,这也是很多政府行为简单粗暴的根源。

而欲求消除这种张力,走向协同,一方面,需要政府率先垂范,不要动辄许诺空头支票,以取悦民众,也不能一味使用强力,胁迫民众,剥夺民众的选择权。根本之计在于尽快转变城市发展思路,以市场化手段进行深层次治理。另一方面,民众也有必要多一点理性,而不是动辄跟风,一听限购就疯狂抢购,更不能总是指责,只求自己能够搭上车,甚至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侵害公共利益。作者: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