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旅企掘金 “2.5天休假” 商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6-04-05 15:45:47 商机

4月起,国内部分省市正式实施2.5天休假制度,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人气骤然升温,周五出发或者“拼假”去周边游甚至出境游的游客相比往年增幅明显。根据携程、途牛、同程旅游、驴妈妈等业者在4月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近九成受访者希望能享受到2.5天休假。

有不少旅游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旅游者最缺假期,建议通过政府、企业两方面推动,全面落实2.5天休假。而不少旅游企业已经在此次清明小长假启动了营销计划,掘金“2.5天休假”商机。

九成游客盼获2.5天休假

国内网友特别是旅游者对2.5天休假怎么看?为此,在清明小长假之际,携程旅游进行了旅游者随机在线调查。

结果显示,89%的受访者希望能享受到2.5天休假。75%的受访者最关心政策是否能够落实,超过半数人希望企业实现2.5天休假。有超过80%的人表示,获得2.5天休假将会增加旅游的消费和频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峰表示,率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施周五半天休假,对解决交通拥堵、推动错峰出游等有积极意义。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出游方向上,此次清明小长假,周边游更受游客欢迎。在出游方式上,跟团游仍是游客主流选择,出游人次占比超过七成。

根据同程旅游《2016清明小长假出游盘点报告》,周边游占比近七成,其中踏青赏花、亲子乐园类周边游产品最受欢迎,自助游比例超八成,家庭出游是主要形式。

驴妈妈方面则表示,此次清明假期居民出游意愿进一步提升,驴妈妈平台清明三天出游人次量是去年同期的3.6倍。从出游主题上看,或许是受到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开业的带动,2016年“乐园游”颇受游客青睐,众多知名主题乐园跻身全国景区游玩人次TOP榜单。出游行程方面,选择两天的订单占比近七成,其中“周边自由行”的游客订单超过八成。

至于较受欢迎的小长假旅游目的地,途牛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清明小长假,上海、深圳、北京、黄山、广州、南京、成都、天津、东莞、武汉等十个城市的消费者出游热情最高,其中黄山首次出现在客源地十强榜单中,这与当地市民喜爱黄山踏青有关。厦门、大连、南通、哈尔滨、太原、深圳、济南、长春、石家庄、长沙等城市是出游人次增幅最快的十个客源地。国内游十大目的地包括三亚、珠海、广州、厦门、吉林、北京、深圳、丽江、成都,这说明前往气候宜人的南方,仍是较多游客的选择。

“2.5天休假”商机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2.5天休假对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携程旅游的统计显示,从网站和APP报名看,2016年清明节报名国内外跟团游、自由行产品的人数,尤其是节前一天周五出发的人数,相比往年大幅增加。从出行日期和出行天数来看,五成以上出行者选择拼假出游,4月2日和4月1日是出行最高峰。

响应“周五下午+周末”的新休假方式,旅游企业也在调整产品策略,多推一些适合周末度假的产品和目的地,联合酒店、景区推出周末优惠活动。比如,一条上海出发的安徽黄山3日半自助游,每天发班,包括往返交通直通车、住宿2晚、温泉门票,春季优惠仅199元,网上预订非常火爆,显示有3000多人出行。

“去济州岛、首尔过周末”、“周末不约我在冲绳”等结合了2.5天休假产品等线路也被各大旅游企业陆续推出。

而“拼假”出游也是游客结合了2.5天休假的错峰游新玩法。途牛方面称,随着两会热议“落实带薪休假制度”,2016年清明节期间,利用“小长假+年休假”拼假完成境内外旅游的游客占到两成。这一比例从侧面表明,更多用户可能将出游计划安排在随后的五一、端午。

途牛监测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20%的游客利用“拼假”方式出游。出游时间向前后延伸明显,其中3月31日出游人次占比最高。按小长假时间(4月2日~4月4日)分析,游客多集中在4月2日出游。

受益于“拼假”方式的流行,2016年清明小长假出境游热度较2015年更甚。

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普吉、曼谷、首尔、芭提雅、东京、大阪、富士宫、京都、济州市、巴厘岛等是出境短线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其中,泰国、日本入选的目的地最多,日韩短线邮轮出境游在小长假期间整体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超过70%。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