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荔波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荔波

从野菜当饭到小康生活 荔波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来源:新华网2016-05-12 15:58:21 荔波 野菜 见闻

一个解放几十年了,还靠野菜野果老鼠蚯蚓充饥,还靠杈杈房遮风挡雨。吃饭没有碗,睡觉没有床,名字认不得的山寨,通过深圳的捐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十多年后,现在生产生活怎么样?精神面貌怎么样?这个率先移民的民族和村寨能给正在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提供什么启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奔向贵州荔波“白裤瑶”第一个移民新村。

5月10日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地带过度的地方——黔南荔波,太久的阴雨连绵天气之后,阳光是那么的明媚和珍贵。迎着带有芬芳气息的晨曦,驱车从樟江岸边穿着新装的恩铭大道向东方出发,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笔者的眼前。这里,果园在飘香;这里,飞机在盘旋;这里,机车在飞驰;这里,书声在琅琅;这里,村民在欢笑;这里,大地在改变……

很健谈的布依族中午汉子覃红建告诉笔者:他是这里的“引路人”。当年水尧移民新村的村民从四、五十公里开外迁移到这里来的时候,为了让“举目无亲”的瑶族同胞尽早安定下来,并转换思维,发展生产,壮大经济,改变陋习,安居乐业,这位从小长在布依族村寨的小伙子,自告奋勇来到这里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在来到这个当时荒芜的地方担任“一把手”之前,覃红建是水捞村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一位被乡民们公认的“能人”。 1981年中考时以九分之差与他理想的中专失之交臂,他东奔西走学技术、拜老师、搞试验,不久辟出了一片果园,获得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再接再厉又贷款数万元做起了煤生意,成为荔波县新寨煤矿法人,仅仅一年时间不仅还清了所有贷款,还盖起了新房,在短短几年内就创收50余万元,成为当地率先富起来的人。把移民新村交给这样一位有思想、有闯劲的“引路人”带领,党放心、群众有盼头。

水瑶新村距荔波县城15公里,西南、西北分别与时来村、水春村接壤,东与水尧村毗邻。在荔波县结队帮扶单位——深圳商贸投资控股公司全体员工的爱心奉献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8月,原来在瑶山乡英盘、菇类两个村的65户、280名瑶族群众集体搬迁到这个叫威闷的地方,建成了水瑶移民新村,瑶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4%。

掐指一算,到2016年,覃红建到这个村担任村支书已有18个年头,岁月就在弹指一挥间中不轻意中流走了。覃红建也由一个生龙活虎似的青年人变成一位老成稳重的中年人,全村人口由65户、280人发展到91户,338人,全村田土由18亩,人均不足0.1亩增加到4000余亩,人均1.4亩,人均吃粮增加到了每年500公斤。建起了以丰水梨、枇杷、桃子为主的800多亩果园场,种植了305亩甘蔗,每户至少养有1头牛、2头猪。人均年纯收入由原来的600元增加到近5000元,80%的农户盖了新房,几乎家家户户有摩托车,有的还有农用车、小轿车,彻底改变了原来“一穷二白”的面貌,以上山打鸟捕鼠为生的原始社会似的生活成为了这些移民瑶族的历史。

那么,作为一个异族人,一个不会讲瑶话,听不懂瑶语的“引路人”,是如何把这几百位瑶族同胞从思想到行动进行感化,改造的呢?说起来真是话长,一言难尽。“大话不敢讲,但有一点我是做到了。那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水瑶新村当做自己的家,把瑶胞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致富当成自己的事业。”覃红建坚定地说。

18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他经历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许多人、许多事。比如,用自己的小车义务接送病人,出资付医药费,花钱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为困难户、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垫资翻修住房,出钱改建村办公用房和补助学校办公经费等等,个人出资已超过20万元。

再比如,为给群众发家致富提供一个便捷的交通环境,他厚着脸皮、陪着笑脸到处向人筹措资金,带领群众修通了一条长3.5公里连接山外的致富路,修通3280米的引水渠、4000米的机耕道。为更多地增加瑶族群众的经济收入,他组织富余劳动力有计划地外出务工。

“成绩属于过去,面对2016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水瑶新村今后发展还得立足脚下。”覃红建和村里一班人表示,在县移民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已经谋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描绘了未来的宏伟蓝图。

首先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精品水果农业观光示范园基地:水瑶新村距荔波至三都高速公路350米,现有4000余亩非耕地、土壤肥沃、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蜜柚、血桃等精品水果。2014年水瑶新村已实施种植500亩蜜柚,现长势良好,如果全村非耕地全部实施种植精品水果,全村将可实现经果林户均30亩以上。拟计划成立农民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村民的方式带动全村发展林下可养殖、林上可创收、果园可观光采摘的一体式精品水果农业观光示范园基地,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转变外出务工自身发展的理念,利用全村现在余下3000余亩未开发耕地实施精品水果种植。

其次是争取生态移民项目,建设旅游民族村寨:对移民村现有房屋重新设计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移民典型示范民族村寨。同时,挖掘瑶族传统民族文化,将水瑶新村建设成为旅游民族村寨。

再次是改善基础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建设水瑶新村——机场——龙宝山精品水果基地水泥路。这条全长3公里的道路建成,将为水瑶新村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村内道路硬化,安装照明路灯。完成村内长1000米、宽4.5米的主干道路硬化,并安装照明路灯100盏,建成焚烧垃圾池3个。

(通讯员熊量 莫家光)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