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热评丨急救中心是否有“初心”

来源:《民生周刊》2016-07-25 16:25:19 初心 急救中心

急救车出动,病人谁来抬,这也成为问题,令人见证奇葩。

北京曹女士投诉,81岁的父亲7月9日凌晨突发脑血栓,120急救车在20分钟后赶到,要求家属找人抬病人下楼,花20分钟后找到邻居帮忙,到医院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曹女士的母亲也证实,急救中心工作人员量过病人血压后,要求她找人抬病人。急救中心则表示,医生和担架员“最后”都抬了病人。

为此,“搬抬病患”到底由谁负责成了争议。这个争议的奇葩之处在于,人们都在争论“规定不明确”,却没有人从职业底线来看问题。

急救不是一般的就医,它是与死神赛跑的职业。医护人员最快到达病患身边,做出专业处置,并用专业人员将病人送往医院,是急救的要义。为此,急救中心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备和人员配备。

现在,急救中心表示,相关规定中,急救医生没有抬担架的义务,他们有从业资格的,有些还是副主任医师,跟医院里的医生一样;抬担架应由担架员进行,但并非每辆车都配备了担架员,这是因为待遇问题、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配置担架员并不容易。敞开了说,医生高贵,不能抬担架;抬担架的人不容易找,所以病患要找人抬。

其实,道理很简单,用不着说废话。病患呼叫急救中心,急救中心要将病人处置和监护送医,这是急救中的两方。急救中心出动多少医生、多少护士、多少担架员、多少司机,那是急救中心自己的事,做到将病人按照急救标准送到医院,这是根本。这一点做不到,就不是合格的急救。

社会为什么要有120呢?是因为120带有某种承诺的性质,突发疾病,120可以尽快地到达,以专业性保障生命得到有效的救治。为此,120自身也得备齐基本条件:把病人抬到救护车上,把病人从救护车上抬到诊疗室,这都是急救中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急救中心说没配好干这活儿的人,那还开什么急救中心?

如果病人家属能在急救过程中帮得上,一定会“搭把手”,但急救中心应当保证基本急救所需,这是前提。莫说这个例子中呼叫急救的是一对年届八旬的老夫妻,时间在凌晨5点,就是别的时间,别的急救对象,不也一样需要考虑到找不到帮手的可能?急救是个专业,抬担架也有要求,病患呼叫急救,难道还要自己做好专业准备,想到要有人抬担架,难道病家平时还得进行抬担架的专业训练?

急救需要担架员,如同快递公司需要分拣员、餐馆需要洗碗工,属于不言自明的事情,现在竟然能坦言找不到人做,所以配不齐,脸色一点不红吗?据说正在完善急救服务的规定,规定完善了,就有章可循了。但我敢肯定,职业伦理没有了,规定也不过使新的“没有明确规定”获得口实。

社会为什么要做某件事、设立某种机构、举办某个事业,总是有其“初心”的。忘记了这一点,守不住底线,各种奇葩怪事都会冒出来。

作者  刘洪波(媒体评论员)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