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梅州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双过半”

来源:南方日报2016-08-03 10:04:36 梅州 实事 民生

  梅州城区东较场运动场。何森垚 摄

办好民生实事,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抓手,也是补短板、改善民生事业的实际行动。今年初,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

转眼已进入2016下半年,年度的各项工作即将进入冲刺阶段。那么梅州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进展如何?

近日,梅州市政府召开了梅州市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上半年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截至6月底,十件民生实事共53项具体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已有12项具体任务提前完成,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量完成过半”目标。

筑牢底线 集思广益确定53项任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375元、173元提高到419元、191元……”2016年的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将保障底线民生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展现出梅州市委、市政府落实部署,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决心。

民之所望,施政之所向。为了科学、准确选定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梅州去年6月专门委托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开展“2016年梅州市群众最关注的十件民生实事”调研。去年11月,该中心出具了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自去年11月份开始,梅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谋划工作。

梅州市按照覆盖面广、惠及面大、群众关注、上下联动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围绕提高保障底线民生、帮扶困难弱势群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公平、扶持创业就业、保障公共安全等十个方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梅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广泛征求全市各界意见,最终确定了53项具体任务(比去年34项任务多了19件)。

近日的通报指出,工作任务下达后,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组织落实工作,牵头单位认真制订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落实专人负责;配合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狠抓落实。

上半年,梅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共53项具体任务总体进展顺利。截至6月30日,已有12项具体任务提前完成,占项目总数的22.64%,剩余的41个项目正按计划加紧推进中,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量完成过半”目标。

12项任务提前完成 医疗卫生服务推进最快

去年以来,来自五华县水寨镇的魏先生因心脏手术在梅州住院两次,住院累计实际医疗费用达数十万元,尽管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保政策,累计报销了一部分费用,但剩余费用仍然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沉重。

“今年开始,大病保险年度累计超过6万元(含)以上部分,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也从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就医的费用可以比去年报销多了。”这一政策落实后,减轻了魏先生家不少负担,他也可以安心养病了。

这是梅州大力推进民生实事的一个成果。

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确定以来,梅州各责任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组织落实工作,目前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已有12项具体任务提前完成。

十件民生实事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方面任务推进最快,7项内容已完成6项。具体为: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已提高到410元,市内二级医院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80%,市内三级医院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65%,市外医院支付比例提高到60%,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5万元(不含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为1.2万元,年度累计6万元以下部分,报销比例提高到60%;年度累计超过6万元(含)以上部分,报销比例提高到70%;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同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分娩补助标准也已提高,顺产补助提至1000元、剖宫产补助提至1300元。此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

保障底线民生实事也完成了3项任务,包括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水平提至1340元、分散供养水平每月提至820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提至2178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救助比例提至7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至110元。

此外,“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将行政村全部纳入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补助范围,提高村办公经费补助和村干部补贴”“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补贴政策实施对象扩大到公办普通高中和公办幼儿园”等具体任务也已完成。

41个项目稳中推进 查问题定计划全力赶工

“我的新家终于定下来了。”今年6月,居民张先生参加江南新城安置区第一批选房,因为排号靠前,选到户型和楼层都满意的套房。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梅州市新开工建设6698套(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含货币安置补偿),占年度任务74.22%,新开工建设482套(户)公共租赁住房(含租赁补贴),占年度任务48.93%,完成4061套(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占年度任务52.29%。

这是梅州市帮扶弱势群体的一个真实写照。

民者,国之根也。在保障底线民生方面,“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375元、173元提高到419元、191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等两项任务上,梅州市8个县(市、区)均已出台提标文件,部分县(市、区)已完成提标任务。

在扶持就业创业方面,“扶持20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目前,已落实市级配套资金250万元”“全市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10619人,促进创业1697人,带动就业6400人,占比分别完成106.19%、67.88%、64%”。

同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实施网络信息惠民工程、保障公共安全等具体任务,均在有序推进中。

今年初,广东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切实保障底线民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使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目前,梅州虽然基本实现了十件民生实事“时间过半、任务量过半”目标,但个别项目因受征地拆迁、上半年雨水较多等因素影响,部分工作相对滞后。

通报称,梅州市政府将以更大的力度,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落实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全力加快工作进度。

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1.保障底线民生方面:共有5项具体任务,目前已经完成2项;

2.帮扶困难弱势群体:共有4项具体任务,目前1项已完成;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有5项具体任务,已完成1项;

4.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共有7项具体任务,已完成6项;

5.优化文化卫生体育及法律援助公共服务:共有7项具体任务,正在推进中;

6.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共有5项具体任务,1项已完成;

7.扶持创业就业:共有3项具体任务,均在推进中;

8.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共有7项具体任务,正在推进中;

9.实施网络信息惠民工程:共5项具体任务,正在推进中;

10.保障公共安全:共5项具体任务,均在推进中。(唐林珍 马发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