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金融扶贫的三个关键词:“精准”“特惠“创新”

来源:民生网2016-10-16 21:55:28 关键词 三个 金融

——聚焦: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金融扶贫论坛

 “精准是关键,特惠是根本,创新是动力……”2016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以“精准•特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扶贫”为主题的金融扶贫平行论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就“精准扶贫”如何实现提出了具体办法和要求,并介绍了有关经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则结合本次论坛上结合论坛的主题对何谓“精准”,何谓“特惠”,如何实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扶贫,做出了详尽阐释,并对未来金融扶贫工作提出了要求。

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业协会、有关保险公司负责人到场。不仅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出席论坛并讲话,更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的马九杰博士等一批业内专业人士到场参与,分享各自经验做法与对未来金融扶贫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杨子强在讲话时提到,中央自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融扶贫的决定以来,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一直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他认为,金融扶贫务须体现精准原则,方能打造金融扶贫之顶层设计。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推动信息共享、完善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推进精准金融服务。

他认为,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中央几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对策略,要求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加大有效和高端供给的背景下,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特别需要金融部门做好金融给扶贫投入的优化,通过优化投入,提高金融扶贫的质量和精准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益。他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服务的需求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因此不应把金融扶贫工作简单地认为就是发放扶贫贷款。做好金融扶贫,特别需要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普及,帮助贫困人口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现代金融意识,更主动合理地利用金融资源。另外,针对下一步的精准服务,他提出,金融机构要在加大信贷投入、保险支撑和资本市场支撑的同时,更加主动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别需求,建立普惠金融,强化市场化机制建设,主动财务可持续,提高贫困人口精准服务的科技性。

 据介绍,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建立了金融扶贫信息对接风险机制,并研究开发了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正在全国推广使用。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扶贫贷款制度,实现了扶贫贷款的精准识别。截至2016年9月5日,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首期工作顺利完成。

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5日,全国精准扶贫贷款额18879.9亿元,同比增长32.9%,上半年全国累计发放扶贫贷款4354亿,同比多发放1533.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设立扶贫再贷款,建立使用扶贫再贷款与带动建档力卡的脱贫机制,在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未纳入上述范围的411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办了扶贫再贷款,明确扶贫再贷款的发放标准,实行更优惠利率,截止2016年8月5号,全国扶贫再贷款631亿元。

最为显著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加强贫困地区支付设施建设,积极推广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深化银行卡服务,让更多的贫困户更便捷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在此次论坛中,作为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在本次会议中更是提出了三个金融扶贫关键词:“精准”“特惠“创新”。

他认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必须紧紧围绕农村贫困人口限期脱贫这个基本目标,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基本方略,坚持开发式扶贫这个基本方针,必须坚持金融扶贫政策定向、精准、特惠、创新这些基本原则。定向基础,把金融扶贫政策准确定位到有效增加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供给上,增加供给总量,完善供给结构,丰富供给产品,奠定供给服务,有效满足贫困地区和人口金融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广泛、普及和便利性。

他说:“精准是关键,要精准对接纳入几个EP工程的贫困人口,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扶贫规划,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精准完善措施,全力推动贫困地区进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照需求、便捷地获得金融支持,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特惠是根本,要聚焦特惠,采取举措,拿出过硬的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在贫困地区精准化配置,突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安排,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得到更有针对性、更加实惠的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是动力,要完善金融服务的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坚持精细服务、量身定制,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政策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方式和工具,依靠创新努力破解金融扶贫这一世界性难题。”

他指出,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金融设施薄弱,各金融机构在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的同时,要实现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在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密切连接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解学智讲话时出,更是对本次论坛的精准金融扶贫之魂做了了独特注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扶贫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经济活动,脱贫攻坚核心是在供给侧发力。扶贫工作一个“扶”、一个“贫”,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扶”就是供给,“贫”就是需求。脱贫攻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要积极发力、主动作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要有机组合,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要积极配合。“创新与改革相结合,创造性的解决扶贫领域的金融供给,使我们每前进的一小步都能成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一大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长期扎根“三农”,已实现对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今年前9个月,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平均期限超过20年、平均利率水平4.26%,下浮幅度超过13%。  《民生周刊》记者 周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