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关注丨五部门:科卫协同创新

来源:《民生周刊》2016-10-31 14:34:21 部门

在贯彻健康中国建设国策的大背景下,如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13亿人民的健康?

在科技创新方面,无论是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卫计委、科技部、食药监总局、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5部门日前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还是紧随《指导意见》,由国家卫计委、科技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都传递出一致的声音:卫生与健康科技工作正从夯实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提升转变,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无疑,2016年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性作用最为重要的一年,也是落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13亿人民健康的开局之年。

由“支撑”变“引领”

10月13日至14日,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此次会议和《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

不仅如此,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会上强调,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等享受国家各项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对于如何激励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离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李斌表示,将对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和临床、公共卫生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

《指导意见》提出,基础医学等研究领域以同行评价和科学价值评价为主,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成果数量转向质量、原创价值和学术贡献等,建立以论文质量及发表引用、专利数量为主的评价标准。

针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应用研究领域,则以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价值评价为主,注重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诊防治等服务的影响评价,建立以研发能力、实际贡献、转化应用、技术服务、健康改善和产业发展等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科技工作原来只是支撑,都是在医改的后边。”《指导意见》起草者、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对《民生周刊》记者说,这次将其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让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前提是要形成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指导意见》有关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创新的表述,就说明了今后临床医学人才评价不再偏重论文。” 代涛如是说。

在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看来,真正衡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应用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标准,在于对病人病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

医卫创新智囊团

会议上,李斌要求,要将优势资源聚集到重点领域,部署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目标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药品、器械、设备、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相对较薄弱,多数临床诊疗指南来自国外。较之西方的临床医疗资源不足,如何把我国丰富且多样的临床医疗资源变成临床研究资源,通过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成为我国医卫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下一步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

李斌宣布,将由8名两院院士、29名医卫界知名专家组成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将下设在国家卫计委科教司。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专家咨询委员会将着重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战略规划咨询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掌握和研究国内外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趋势,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咨询建议;为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提供咨询论证和技术支持;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进行咨询论证,并提供咨询建议等。

首提“医研企”协同机制

“首次提出要注重‘医研企’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是《指导意见》的重大亮点。”参会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对《民生周刊》记者这样表示。

薛敏认为,对于联影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正肩负起打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被外资高价垄断局面的历史使命。而这一亮点传递出一种信号,今后一些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政策,会助推联影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很多创新药物、高端诊疗设备、高附加值医用耗材等大量依赖进口,采购价格和售后服务价格昂贵,推高了医药费用,增加了群众负担。

代涛表示,过去医院和企业基本是脱节的,很多重大创新成果如手术机器人等,如果离开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做到的。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中也居主体地位。

“昆明所自主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因为产能不足而一度断货。”另一参会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所)所长李琦涵表示,产能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一个研究疫苗的“匠人”,在前期投建“疫苗孵化设备”时,缺乏市场经验,对市场需求预判不准造成设备先天不足,从而影响产能。

对此,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透露,在科技部支持下,国家卫计委将科技发展中心改建成国家首批科研项目管理的专业机构,承接政府转移的项目管理职能,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医研企”三方中,医疗卫生机构重在掌握公众健康需求,科研机构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企业的任务则是发挥产品集成创新主体作用,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生产出符合临床和市场需求的医疗设备。

“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汇聚技术、资本和人才,提高创新效率。唯有如此,卫生与健康科技工作才能实现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提高转变,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李斌说。(《民生周刊》记者   王丽)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