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2016-11-30 10:44:48 巫师 法则 文艺
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从电影院出来。望着帝都苍黄厚重的雾霾,我沉思了一会:咱该不是也被施过遗忘咒了吧?做巫师,还是做麻瓜,这是一个问题。
法则一:能不能和巫师做朋友
在罗姨的故事里,世界被分成两个彼此隔绝的区域,一个是巫师存在的魔法世界,一个是由不懂魔法的普通人组成的麻瓜世界(在这部电影里被叫做“麻鸡”)。
巫师可以用寻常人的面目进入麻瓜的世界,不允许对麻瓜动用魔法。但巫师多了总有露马脚的时候。
一旦行迹暴露,依据魔法世界的法律,巫师应该对麻瓜目击者施加遗忘咒。麻瓜们就会忘掉自己不该看到的东西。
有的巫师自视比麻瓜们高一等,甚至对巫师和麻瓜通婚所生的“泥巴种”的巫师(著名代表是赫敏)也歧视有加。
凡事讲血统,只要是纯种就有莫名的优越感,这是典型的欧洲封建主义思想。不过在美国也并不更平等一点,巫师和麻鸡之间反而隔离得更加彻底。甭说通婚了,连朋友都没有得做。
九局的朋友圈里时不时有人发点“那些渐行渐远的友谊”之类的感叹。人都是在变的。一起长大的发小,有一个上了大学,另一个没有,几年过后突然发现没有话题了,就像是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
渐行渐远是自然的疏离,强行隔离就不对了。
上世纪初的美国就很爱搞隔离和禁令,这也不准,那也违规。但禁令往往就是要被突破的。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一位麻瓜大叔误入魔法世界,还跟性感的女巫师产生了奇妙的爱情。他们能超越魔法世界的屏障吗?拭目以待。
法则二:别翻旧账
巫师的法力有大有小,但一个普通巫师在麻瓜面前也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巫师世界本可以很自然地统治麻瓜世界。
然而,巫师世界却对麻瓜世界表现出特别的尊重。巫师们还要严守自己的身份,不能越界。
巫师高层给出的理由是避免两个世界之间的战争。
麻瓜们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巫师的力量?没说。
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作为个体的麻瓜群众可能弱小无力,但整个麻瓜世界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人多力量大吧。
处理好与麻瓜世界的关系,对于巫师世界有相当大的好处。两相交恶就会两败俱伤。
考诸人类历史,但凡两拨人碰在一起都会发生战争。麻瓜与巫师之间的冲突一定没少过。只是后来经过了长期的较量、博弈、磨合,最终才达到某种妥协和平衡。
既然现在已经达到了和谐,以前的旧账就不要再翻了,最好也不要知道有旧账这回事。
法则三:有魔法的人不会告诉你
说真的,我个人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骑着扫帚满天飞的巫师。
但我相信有魔法。若是让一个古代人——不用太古老,乾隆朝的人就行——穿越到今天,他(她)一定会觉得自己进到了魔幻世界。那些人对着巴掌大的发光物件说话、嬉笑、流泪、打情骂俏……
这也太吓人了吧?
穿行于这个奇幻世界的,并不是骑扫帚的巫师,而是衣着普通、相貌平平的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
他可能就住在你隔壁,但你跟他不熟。
某些词语也带有神奇的魔力。
人们因为一些闻所未闻的词儿聚拢起来,激动地要搞些大事情。
还有人为了自己并不了解的词儿,愿意投入全部家当去购买闻所未闻的东西。能给这些词语赋予和收回魔力的,是带有神秘光环的教授、主编、策划师、经纪人等等。
不论是工程师还是教授,各界翘楚人物都把头像刊登在媒体上,面带微笑地向读者致意。
当被问起自己的成功,他们会说当年是如何努力,再加一点运气。他们不会告诉读者关于魔法的事。
法则四:巫师麻瓜随时切换
其实,大部分的巫师只会停留在金字塔中下部的某个位置。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替高等级巫师锻造工具,给光辉的宫殿外墙涂抹装饰花边。
能停留在某个位置也不容易呢!信息和物质都加速流动,新的魔法在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年富力强的新人一批接一批涌现。
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要有一技之长的魔法,更要有不断升级的能力,哪怕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平凡的生活。
无论巫师混得怎样,总比麻瓜要强一些吧?
跟罗姨设想的那个小社会不一样,“巫师”和“麻瓜”之间的界限其实是模糊和游移的。
不论是工程师、程序员,还是教授、主编、策划师,他们在各自熟稔的领域里还算是个“巫师”,在自己的领域之外就是麻瓜一枚。
所以,在巫师养成的漫长历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必备技能:随时觉察自己的状态,根据环境灵活切换身份。如果自己已经转换成了麻瓜而不自知,还要拔出魔杖跟人较劲,结果就不太妙了。
法则五:请善待童年
在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早已不是巫师和麻瓜能不能通婚,而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有时,你还会听到年轻人嘟囔着“性别都不同,谈什么恋爱”,请再次感受一下这句话!
我们从小的努力都伴随着“上大学就好了”“毕业工作就好了”“结婚以后就好了”,结婚以后就想着“孩子长大就好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寄托了父母未竟的理想,承担着父母自己摆脱不掉的焦虑。
童年已经要被消灭掉了。
霍格沃茨学院的老规矩是巫师10岁开蒙学魔法。这也过时啦(总要拿顶级学府说事)。现在是没生出来就胎教,三岁就进培训班,五岁就给上黑魔法防御课……
你家孩子要是不学,呵呵,那就成了其他孩子练手的对象——还不如当麻瓜呢!
这些被过早开发的孩子是“空心人”的主要来源。他们或许日后还会成为某种黑魔法的忠实拥趸。
若不想如此被动,大概需要兼具平和的心态与高超的魔法。
平和的心态让我们不随波逐流。高超的魔法能给自己和家人划出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就像纽特的箱子那样。
附【纯粹麻瓜生存法则】
好累啊!
难道非要辛辛苦苦地学习魔法,当一个压力山大的巫师?
不沾任何魔法,不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巫师,做一个纯粹的麻瓜也挺好的嘛!巫师们都不会费心算计你,魔法世界里还有明文法律保护你不受侵扰。
这也可以的。
做一个“纯粹的”麻瓜,只要守好唯一的一条注意事项:“乐天知命”。中国古人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这个智慧:“无知无识,顺帝之则。”
《预言家日报》上说的什么黑魔法、食死徒、魔法部的人事变动、发生在纽约的那场危机,一切都是神仙打架,跟自己无关。
不该打听的事别打听,不该看的东西别看。非要看点啥,打开电视就行。
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
即使偶尔有点麻烦,也一定有伟大的魔法师出来摆平。
即使麻烦真的很大,没有魔法师能摆平,最后也会有一场大雨(或者其他什么能够普遍渗透的东西),麻瓜们的记忆立刻清零。
对纯粹麻瓜而言,最重要的只有一条:做一个幸福的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文艺九局工作室出品)
文章版权所有 图片选自网络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临时工老孙)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