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428元一盘的水饺,你吃过吗?

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2016-12-21 17:14:37 水饺

冬至吃水饺,年关思故乡。跟最亲近的人一起吃饺子,是这一天最大的意义。

428元一盘的水饺,你吃过吗?我每两个月吃一次。去年岁末,我给自己定了个“常回家看看”的计划,每两个月抽个周末回趟家。掐指算来,今年已经6次有余。而428元,正是北京到泰安的往返高铁票价。

一年回那么多趟家,却只是吃一顿饺子、住一个晚上,值吗?当然值,再贵也值。我的父母已到花甲之年,祖母则是耄耋年纪。三位老人至今不辍耕作,风霜雨雪从不曾有丝毫怠惰。他们和万千80后的父母一样,错过了进城务工的最佳年纪,几十年辛苦攒下的微薄积蓄,不足以支持子女在城市中买房置业,进城养老近乎侈谈。他们没有含饴弄孙的怡然欢乐,有的只是太多的孤独冷寂;没有知天命、耳顺的从容悠闲,有的只是看不到边际的操持和忙碌。所有的欢乐和欣慰,不过只是在人前一句:“我孩子在哪个大城市哪个大部门上班”。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所有痛楚的根源。

《论语》里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自古至今,无数游子满怀“游必有方”的豪情告别乡关,成就了忠孝难两全的千古命题,而亲情守候却只剩下离情别绪和遥想忧思。曲阜孔庙杏坛里有块“御笔碑”,上面一句“万世受治,杏林何有”令人印象深刻。置身城镇化和老龄化相互叠加的时代大潮里,这万千留守父母已经足够努力,他们为盛世发展输出了最赋生机、最为上进的人才源动力。当他们抚育子女居功至伟之后,站在田埂上遥望都市万家灯火时,他们又得“何有”?

很多中国孩子的成长,无不是以父母的担当为代价的。同样,为了快速发展,家庭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胳膊折在袖子里,家里人也许不会主动流露出难过之情,但他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无依群众”“情感贫困群众”。常回家看看殊为不易,加班、聚会、教育,任何一件琐事都足以拴住奔向故乡的脚步,但尽孝不能指望一个电话、几个快递,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小康目标,团聚是小康家庭不能再让渡的应有之义。有句网络名言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难道就是我们和父辈的宿命?

我不接受这样的宿命,今天的人们,其实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无论工作再忙、事情再多,我都会准时按照高铁票上的日程回乡。正是在这与父母相处的十几天里,我教会了父母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我听祖母讲述了许多她们那代人以及更远一代人的革命、爱情和生活的故事。条件都是创造出来,亲情和孝心不能降格以求,况且现在我们渐渐有了创造条件的条件。想通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再阻挡孝老奉亲的脚步。

从“蚁族”“蜗居青年”,到“候鸟家庭”“社会夹心层”,这些描述虽然生动,呈现的却全是个体的坎坷沉浮和时代的五味杂陈。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但困苦和悲情并不是亲情的原始色,不管我们在哪里、有多忙,一定要记得为亲情找回欢声笑语,为亲人拂去灰尘和忧伤。亲情并不复杂,亲情也不是拖累,我们重视亲情、注重家庭,才不会迷失在都市生活的流光溢彩中。亲情本不该有距离,不论是空间上还是心理上,如果有些情感不知道如何用言语去表达,那就用行动表达。

没有了青砖黛瓦、远山碧波,乡愁就无处安放;没有了亲情团聚和情感依托,良心同样无处安放。我们的城镇化,应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应尽力让家庭有所依附,让亲情不被冲散。如果进步坚硬到连一顿团聚的饺子都不能相容,如果物质成就只能用“长安居,大不易”来体现,如果最基本的民生权益反而最容易被耗损,那么发展还有多少价值?亲情缺失、家庭松散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迈开双脚、切实行动,更需要国家和社会拿出务实民生举措,为分隔两地的亲人搭起桥梁,让跨越千山万水的陪伴成为可能。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艾梧)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