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2017-01-12 14:50:56 中央纪委 全会 精神

  • 嘉宾庄德水

    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刚刚闭幕,您认为全会都有哪些亮点和值得关注的地方?

  • 嘉宾庄德水

    首先要认识七次全会的特殊政治意义,这次七次全会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承前”是深入总结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基本经验和成果。“启后”是要为党的十九大营造政治声势,同时以优异的反腐成绩为十九大献礼。

  • 这次全会有几个地方值得关注:第一,对当前反腐败的态势有了新的认识。这次全会提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反腐败斗争已经成压倒性态势,这是四年来反腐成果的体现,也是中央保持反腐败自信的基础。“压倒性”指的是我们现在掌握了反腐败的主动权,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清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现在还没有到松一松、停一停的地步。所以现在仍不能放松反腐败工作。“态势”本身是发展变化的,虽然我们现在取得了压倒性的态势,但是如果放松警惕思想松懈,可能会使我们所取得的态势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反腐败成果得而复失,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本次全会同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反腐败形势最初做出判断是在1993年,当时我们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后来我们一直沿用这样的说法,到2000年左右,我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判断,即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保持之前判断的同时,加进“复杂”二字,即“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个判断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说明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我们现在仍然需要保持一贯的反腐败斗争方针政策,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反腐败成果。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表明当前中国反腐败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我认为它是“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经过四年多的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已经清除了党内的利益集团,同时也破除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因素。现在没有任何势力和力量可以阻挡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及其进程。现在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有效的时机,采取创新性的策略,推进中国的反腐败工作,使中国反腐败成果真正得到巩固。 

  • 嘉宾庄德水

    第二,标本兼治。习近平在七次全会上强调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经过四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在治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高压反腐、整风肃纪,现在落马的中管干部超过200名,处理了一大批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的典型问题。我们现在正处在从治标转向治本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在这个历史时点上再加把力,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中国反腐败的最终成败。

    我们的“本”到底在哪?从中央的角度来看,这个“本”不仅仅指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党员意识。这次全会特别强调要坚持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不断坚定提高政治觉悟;要求修身立德,提倡文化自信,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更重要的是抓住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他们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们从治标转向治本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制度的执行。十八大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的党内法规制度,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但要使这些制度体系产生实效并落到实处,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执行机制,根据基本性的制度出台专门的实施细则或办法。

    第二是利益因素的阻碍。毕竟反腐败会触动一部分人或群体的利益,使他们对反腐败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如何化解这些消极情绪,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党风廉政建设上来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是社会民众支持因素。我觉得我们反腐败不是为反而反,反腐败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国理政的工作抓手。反腐败重点是要解决我们当前的权力结构、改革利益格局和革新政治生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反腐败来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可获得感。我觉得下一步这是在治本方面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14:19]

  • 嘉宾庄德水

    第三,党内监督。党内监督是之前六中全会的重点内容,这次全会强调要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责在有恒。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当前能不能加强党内监督直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能不能取得实效。中央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构起了党内监督体系,包括党委的全面监督、纪委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的日常监督和党员的民主监督,所有这些监督都是最基本的党内监督形式。与此同时,中央强调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形成协同机制,包括与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的监督、政协的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的监督形成相互衔接的有效机制。所以,从中央对党内监督的整个顶层设计来看,七次全会对我们党内监督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下一个阶段要重视从细节入手,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解决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的细节问题。要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着力发扬党内民主。

    这次全会中要求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党内监督。现在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除了体制机制之外,还跟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是否责任担当直接相关。从党内监督的五大体系来看,所有这些监督方式能不能落到实处,主要取决于党内的“关键少数”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能不能率先示范,以上率下地加强党内监督。 [14:19]

  • 主持人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得到了四点重要启示,对此您如何解读?

  • 嘉宾庄德水

    这次全会上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过程中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第一是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第二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第三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第四是要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这四点启示是我们十八大以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也是下一阶段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指引。

    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契合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精神。从2016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确定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其中廉洁自律准则确立了领导干部的行为高线,告诉领导干部应该追求什么、坚守什么。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底线,告诉领导干部不能触犯什么、不能违背什么,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高标准和守底线限定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空间,让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与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契合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精神。从反腐败斗争的要求来看,一方面需要推进高压反腐,用惩治力量来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不管他什么人,不管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背景多深,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予以追究。 [14:38]

  • 嘉宾庄德水

    另一方面,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让党委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种好“责任田”,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纪委要承担起监督责任,切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业。由此,让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一个责任链条,每个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都把自己摆进责任范围。

    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契合了我们一贯的反腐败的方针政策。一方面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反腐败来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困扰中国改革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此同时,通过党内法规制度的完善来约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的行使。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包括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公共服务改革以及纪检体制改革,解决我们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契合了我们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的精神。2016年我们出台了党员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防止带病提拔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范了我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我个人觉得预防腐败的关口在哪?关口在制度、在思想、在心理。需注意,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都统统说成是纪委的责任,所有党的职能部门都有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如果我们的组织部门能够关口前移,选好人用好人,在领导干部成长发展的合适时期选对人。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腐败的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在干部监督方面卡住关口,就会使更多不合格的干部进入到领导岗位中来,进而破坏党内政治生态,从而会使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难以得到遏制。因此,选人用人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关键一环。

    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他们加强监督管理,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提醒,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滑向腐败的深渊。

    以上“四个统一”,我个人觉得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新的指引,对下一个阶段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 主持人

  • 习近平总书记会上提出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您如何理解? 

  • 嘉宾庄德水

    全面从严治党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创造性地采取策略加以推进。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要求呢?全面从严治党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思想建设,从思想上帮助领导干部树立起理想信念,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从组织建设角度来看,要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且规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强化组织监督和管理。从作风建设角度来看,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从反腐倡廉建设角度来看,要保持高压反腐态势,继续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制度建设角度来看,要完善基本性的党内法规制度,推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相统一。

    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要求呢?我个人觉得当前的从严治党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党员的思想动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所处在的历史方位也在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党所处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我们已经不能沿袭旧有的党建方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转变以及世界格局变化,创新性地采取管党治党方针政策。

    首先要理论创新,要求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绝不能认为党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应该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加以重视。 

  • 嘉宾庄德水

    第二方式方法要创新。要结合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基层党组织实际工作和党员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举措更加贴近党组织的实际和党员的生活实际,不能使我们党建与日常的业务工作相分离,更不能让党建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事情。

    如何理解“实效性”呢?主要是要让全面从严治党能够“接地气”,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解决老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所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要让全面从严治党产生实效,让党风能够有根本性的转变,以党风带动政风和社风的改变,进而使党内政治生态有新的变化。

    这次全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这为下一阶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新的标准。以后衡量全面从严治党是不是真正落到实处,主要是看是不是达到了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可以说,“系统性”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能够更好地与“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一同推进,成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根本保证。“创造性”赋予全面从严治党更多的动力,能够使全面从严治党本身具有生机和活力,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相适应。“时效性”是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与此同时,又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全面从严治党真正推动中国治国理政的发展。 [14:56]

  • 主持人

    您如何看待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就? 

  • 嘉宾庄德水

    此次全会上总结了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成就,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有几项成就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成效。

    2016年1月开始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两项制度为纪律建设提供了新的制度抓手,也明确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年中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的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要求实行“一案双查”、终身问责,强化了问责的力度。年末的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个制度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支柱,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这些基本性的党内法规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新时期依规治党提供了新的遵循。

    第二,高压反腐取得成效。

    2016年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司法的力量来惩治腐败,把经过纪律审查落马的贪官送上法庭,用法治的权威保证反腐败的公信力。司法审判本身可以彰显反腐败的威力,让社会公众受到教育,也让不收敛、不收手的党员领导干部受到警示。

    第三,海外追逃追脏工作取得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红通”首号人物杨秀珠投案自首。现在已超过1/3的“红通人物”已经归案。

    第四,巡视监督发挥威力。

    发挥专项巡视和巡视“杀回马枪”的作用,挑落一批省部级高官,特别是查处了辽宁拉票贿选案。可以说,巡视监督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实现了精准反腐的目标。

    第五,纪检监察体制有新突破。

    中央决定在北京、山西、浙江省开始试点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探索监察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从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情况来看,这一年的成就为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当前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 [15:08]

  • 主持人

    纪委监督全党,反过来谁来监督纪委呢?中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对于这个文件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 [15:08]

  • 嘉宾庄德水

    在七次全会之前,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了《打铁还得自身硬》专题片,这个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传递出强烈的反腐信号,即“正人先正己”、加强对监督者自身的监督。

    如何加强对监督者自身的监督本身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着力探索自我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内部干部监督室的作用,强化同体监督,解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着力建立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从纪检监察干部的腐败本质来看,跟一般的腐败没有太大差别,都是“以权谋私”。但从具体腐败形式来看,却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那就是运用监督执纪权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来谋取私利。纪检监察干部一旦发生腐败,所损害的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形象,而且还会损害整个反腐败工作的公信力。所以,能不能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本身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反腐败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了“如何加强对监督者监督”的问题。三次全会提出解决“灯下黑”的问题。五次全会提出“清理门户”的要求。六次全会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执纪者要成为遵守纪律的样本。所有这些都是中央探索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监督的具体要求。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规则(试行)》,这个制度应该说是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监督管理的有效探索,其目的是要把监督执纪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办案程序来看,监督执纪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潜藏着腐败的可能性,从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再到案件审理,每个环节如果监管不严都会产生腐败的风险。

    从现在查处的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有些纪检监察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私藏案情案件不上报不汇报,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涉案款项的处理过程中,私藏贪污,有的通风报信、跑风漏气,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对一些重大的案情案件不请示不报告,擅自进行处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纪律审查工作的公信力和威信,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和失职渎职,甚至是重大的腐败问题。

    执纪者自身成了“阶下囚”,这跟监督执纪权没有受到有效监督是直接相关的。所以,能不能实现对监督者自身的监督是当前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当前的监督执纪工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一系列工作规则,只是一些具体的工作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并且许多新出现的监督执纪问题没有纳入到制度规范范围中去。这次全会出台了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有利于强化对监督执纪权的监督,规范监督执纪的程序,真正把监督执纪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程序保证监督执纪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另外,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出台体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贯精神。监督者更要加强对自身权力的监督和管理,这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全面从严治党如何体现“严”,既要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严格管理和监督,也要对专责监督的纪检监察干部严起来,使他们更科学有效的运用监督执纪权。 

  • 主持人

    全会明确提出了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应该如何去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您有何建议? [15:27]

  • 嘉宾庄德水

    从七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来看。可以看到,今年我们将保持一贯的反腐败方针政策,保持惩治力度绝不减弱,零容忍态度绝不改变,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总总体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

    第一,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换届纪律。

    去年的六次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向基层延伸,重点整治扶贫领域以及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此次全会强调换届纪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这跟本次全会的政治使命是直接相关的,现在是全国党代表选举的重要时刻,纪检监察工作应该为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保驾护航,为中央和地方换届提供组织和干部保障。要选对人、用好人,真正把那些能干事、想干事,代表党员和人民利益的党代表选上来,避免出现跑官要官、买官要官以及拉票贿选等腐败问题。

    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也是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实施。本次全会要求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从中可以看出,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得实处。

    第二,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特别是纪检机关不断实现“三转”,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在纪检体制改革到位的时候,监察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弱化,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反腐败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有的案件得不到查处、有的责任得不到追究。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这跟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独立性不强、权威性不够直接相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当前行政监察、预防腐败、检察系统的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的力量,整合成一个权威、统一、高效的反腐败机构,依靠这个机构来破解当前反腐败的难题。

    第三,问责。

    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武器。当前,我们之所以存在管党治党不严的突出问题,就在于我们党组织没有切实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出现“上层雷声大作、底下纹丝不动”的状况。与此同时,也跟党员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没有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是直接相关的。更重要的是,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担当,甚至在问责过程中怕得罪人,丢面子,丢选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落实。今年强调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加大问责力度,激发担当精神,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害,着力通过问责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威力,使每个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形成全国、全党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 嘉宾庄德水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仍然任重而道远,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下一个阶段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保持政治定力、保持不变的步伐和节奏,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谢谢大家!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