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7-03-30 17:53:48 黄花梨 节庆活动 海南
世界花梨看海南、海南花梨数东方。3月28日-30日,第四届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暨2017年东方市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以下简称“两节”)活动在海南东方市举行。活动主题为“感恩人•花梨情”。旨在挖掘、展示、发展、弘扬独特的黄花梨文化和黎族苗族文化,唱响“感恩福地·花梨之乡”文化品牌。
“两节”期间,千人织黎锦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幕式主题晚会、黄花梨工艺品展、传统体育竞技、原生态民歌比赛、“非遗”文化遗产展以及“西游东方”体验游等系列活动依次上演,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当地群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度过了一个吉祥喜庆的“三月三”节日。
东方市委书记铁刚表示,东方市作为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滋滋奔腾的感恩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东方人,东方人用感恩的心去感恩世间的温暖和幸福的生活,黎苗文化、花梨文化、感恩文化成为东方文化中最亮丽的色彩。
千名传承人同时织黎锦 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3月28日,来自东方市各民族乡镇的1200多名织锦人汇聚在“三月三”文化生态公园,共同参加织黎锦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由此拉开了“两节”活动的序幕。
经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首位女认证官吴晓红现场认证,326名织锦人中有322个人按要求完成挑战,东方市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人同时织布” (Most people weaving cloth simultaneously)荣誉称号。
据了解,黎锦技艺作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海南特色和黎族文化标志。东方市高度重视黎锦技艺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在“三月三”文化生态公园设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在东河镇西方村建立黎锦技艺传习所,大田镇报白村、玉道村和东河镇西方村被列为黎锦传承村。在每年“三月三”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举办“千人织黎锦”传承活动,在各民族中小学校和两所思源学校开设黎锦技艺课程。
目前,东方市共有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24个。黎锦技艺和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方掌握黎锦技艺群众达2000多人。
千名传承人同织黎锦活动现场
主题晚会 原生态歌舞赢满堂彩
3月28日晚,“两节”活动主题晚会在市民广场举行。晚会开始前,东方市市长邓敏从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首位女认证官吴晓红手中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人同时织布””(Most people weaving cloth simultaneously)荣誉证书。
随着欢快的音乐声,晚会在舞蹈《春满大地》中正式拉开帷幕。几十名舞蹈演员身穿艳丽的民族服饰,欢快起舞,迅速把观众带进吉祥喜庆的氛围中。整台晚会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原生态歌舞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又贴近人民群众生活,表现当地民风民俗,生动地展现出了一个秀美东方、魅力东方、多彩东方。
东方市举办主题晚会节目中精美的民族服饰、嘹亮欢快的歌声、热情如火的舞蹈,赢得了满堂喝彩。
花梨之乡 绿色富民产业
3月29日,以“花梨情·东方美”为主题的黄花梨工艺品展在东方市山海湾开展,展览持续至3月30日。本届展览是“两节”重要活动之一。
东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海涛在开展仪式上致辞说,“感恩福地·花梨之乡”是东方市的文化定位。2011年,首届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成功举办后,东方市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珍贵树种培育基地(花梨之乡),同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种植黄花梨株数最多的市”的认证。目前,东方市已种植黄花梨1200多万株,黄花梨产业已经成为东方市最有特色,最有潜力,最富民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银行。
据了解,本届黄花梨工艺品展设共展馆15个,展馆面积1500多平方米,共有来自东方市和海口等20多家黄花梨工艺品、收藏协会等单位参展,共展出黄花梨工艺品等2000多件。
展览期间,举办黄花梨工艺品“一元起”慈善拍卖会。黄花梨拍卖品产地均为花梨之乡东方市。经过激烈竞拍,拍卖会上的30件花梨木精品共拍得64300元。经公证人现场公证,拍卖所得的10%,将捐赠给东方市慈善总会,用于公益事业。
展览期间,还举办黄花梨产业发展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精英齐聚,为东方黄花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游客为心仪的黄花梨制品拍照
普天同庆 民族文化放光彩
3月30日,在“三月三”文化生态公园,来自全市6个民族乡镇的黎族苗族群众欢聚一堂,参加了搬椰子、拔河、拉乌龟、原生态民歌角逐等民俗比赛活动,昔日扛锄头的农户、平日里的家庭主妇,纷纷登场成为赛场上的主角。
比赛活动富有趣味性,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丰富了黎族苗族同胞的节日生活。竞技活动妙趣横生、民间山歌比赛激情碰撞,让各地游客感受到了本土体育竞技和原生态民歌比赛的魅力。
数万的黎族苗族同胞和各地游客汇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民族一家亲,共同欢庆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李建文 赵艳 符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