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封面报道丨疯狂三月 中介“江湖”

来源:《民生周刊》2017-04-05 17:32:41 封面 中介 江湖

“每年到了年后三四月份,都是京城楼市的一个爆发点,只不过今年这个爆发点确实有点疯狂了。”经历了3月初北京二手房价的那一轮疯涨,钱慧鹏(化名)说。

钱慧鹏是某知名房地产中介公司北京市朝阳区一个门店的店长,在这一波房产“牛市”中,钱慧鹏见证了身边发生的种种跟房子有关的故事。“一拨是天天让我们催银行放贷的,一拨是追着我们抢购房子的,还有一拨是‘3·17’新政之后处理违约的……”

事实上,这场关于房子的“惊人”行情,在刚刚进入2017年就已经有了苗头,在房产中介从业者看来,这里面有着无限的机遇,也蕴含着风险。

加价哄抢

在人们的认识当中,房子当然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的属性之一,砍价当仁不让地成为整个房屋买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这个有些特殊的时间段,尤其是从春节过后直到“3·17”新政出台的这段时间里,砍价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望,更有甚者,一些价格不算高的房子,遭到了加价哄抢。

吴宏(化名)是个有两年从业经验的房产中介经纪人,这个河北小伙对记者讲述了他经历的“怪事”:春节假期刚过,回到店里报到的第一天,吴宏就开始不停地带客户看房。从年后开工到3月中旬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平均每天要带至少五六个客户看房,而且比起往日,这一阶段客户成交率也都非常高。

“不管是买房的还是租房的,经过春节假期的考虑,都已经有了真正的成交意向,所以对我们来说,只需要带着多看几套房,多余的话都不用说。”吴宏掏出一支烟,悠然地开始喷云吐雾,“有个客户2月底看上了一套房子,560万,看了房了,还没有见业主,听说其他中介公司也带客户去看过,而且那边也有购买意向,马上让我加价7万去跟业主谈。最后怎么样?那边(其他客户)直接加价15万买走了。”

吴宏对记者说,在这段时间里加价买房的人不在少数,“网上不是有个段子么,买房者跟业主砍房价,720万的房子,谈了两个小时,最后745万成交。这其实不是段子了,这都是真事儿。”

涉身其中

已经做了两年中介门店店长的钱慧鹏对记者说,在这一波二手房产“牛市”中,购房者的构成主要是四大类:一类是有购房刚需的年轻人,一类是有改善住房需求的中青年,一类是想给孩子买个学区房的年轻父母,还有就是想在这波行情中挣一笔的投资客。

“确实会有人在这(年后至3月中旬的二手房‘牛市’)里面狠挣一笔,但风险也还是存在的。”钱慧鹏说。他举了他们店里一个经纪人的例子。

36岁的吕义霞(化名)是个单亲妈妈,河北人,已经在钱慧鹏所在的店里做了3年的房产经纪,在店里也算是“老人”了。三年中,经历了很多笔的房屋买卖,吕义霞没有动过心,可这一次,为了自己和孩子,也经不住“牛市”的诱惑,吕义霞准备拿出自己全部积蓄,买下郊区平谷的一套房。可正在签下合同准备走网签流程的时候,赶上了北京市“3·17”房产新政,首付款一下子从原来计划中的60万提高到了120万(吕义霞以往有过贷款记录,在北京房产“3·17”新政中,认房认贷,有过贷款记录的再购房,首付款提高到60%)。吕义霞几乎在一夜间从投资即将成功的喜悦掉进了面临违约的“冰窟”里。

被卡在这个节点上,吕义霞跟钱慧鹏说,死的心都有。摆在吕义霞面前的路,要么跟业主商量解除合同,要么去凑齐120万交首付继续履行合同。钱慧鹏说:“其实房产经纪工作一段时间后买房很正常,很多我们店里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吕义霞的事是赶上了极端,在我们看来风险很低的一次投资,风险却落在了她身上。”

如同很多在这次北京“3·17”房产新政中被卡在半空的人一样,吕义霞的购房意愿依旧强烈,只是现在看来,她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这次投资。

“江湖”会趋于平静

在房产中介从业者看来,北京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给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堪比2011年那一次。“我觉得这一次新政之后,房价会得到遏制,虽不至于下跌,但企稳的态势是可以预见到的。”北京“3·17”新政执行一周之后,钱慧鹏对记者说。

钱慧鹏说,在新政之后,有意向购房的人开始大幅减少。“毕竟房价处于一个高点,加上以往有过贷款记录的人首付比例增加到六成甚至八成,这就挡住了很多靠贷款养房、伺机高价卖房的那一部分人。就目前来看,多数人在观望,继续买房计划的都是那些准备付全款的,或者以往没有过买房经历的年轻人。”

房价会不会有所变化?钱慧鹏表示,他们店铺所在的区域仍然是缓慢上涨的状态,也没有出现卖家下调出售价格的情况。不过,随着交易量、需求量的下降,房价趋于稳定的态势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江湖’眼看着将会慢慢平静。”钱慧鹏说。(《民生周刊》记者   郭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