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能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油改气”期盼有序疏导化解尴尬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2-04 17:38:25 油改气

在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函(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行业 “叫停”声此起彼伏。

获悉《指导意见》后,企业为寻找出路,积极成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筹建中的全国“油改气”行业协会(筹备委员会)已经召开了两次代表大会,为行业发声,禁止车辆“油改气”或不再确定落地。

“叫停”传言打破

“叫停”传言导致各地企业人心惶惶。但就在近期,国家质监总局气瓶管理处处长修长征在全国“油改气”行业协会(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表示,所谓叫停文件目前不具备发布条件,需深入研究,发布时间待定。而参与讨论会且涉及“油改气”技术的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其官方网站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油改气”的相关意见目前尚在商讨阶段,没有确定性文件发布。

一位长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深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成立中国“油改气”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门槛,协助配合推动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标准、法律完善。

由于之前的“油改气”涉及部门较多,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合法身份未得到肯定。此次筹备的全国行业协会正是要起到桥梁作用,协助配合制定标准准则,形成规范。

金银岛燃气分析师朱颖新对本报记者表示,若行业协会成立,有望形成统一的规范流程,或将有助于“油改气”后期摆脱非法的尴尬身份。

据了解,目前行业协会分为十多个小组,协会成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收集更多的意见,希望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向国家反馈行业的声音,同时也在等候国家正式文件出台。

“一刀切”不可行

一方面,随着国内油价的“十三连”跌,“油改气”经济优势不再明显,终端用户积极性受挫,市场冷清,私企难以支撑。大型改装企业也处于观望状态,发展方向不明确。

另一方面,修长征表示,“油改气”目前还没有主管部门,质监局侧重在气瓶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上,而其他相关部门只负责各自监管领域,未形成合力,引导政策真正具体落地实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上述行业资深人士谈及“油改气”现状颇为无奈,他表示,截至目前国家至少发布了25项政策法规支持发展清洁能源,全球也没有禁止“油改气”的国家,因此技术和市场可期。我国要想长期发展“油改气”并非“一刀切”,而是应该规范市场。“国家层面一直鼓励发展天然气汽车,但是各地政策不统一、发展程度不同,加之涉及‘油改气’领域的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缺少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撑,‘油改气’处境便十分尴尬”,他说,“一边是市场需求,一边是主管部门和产业政策的缺失,造成了各地区“油改气”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乱象。当前最重要的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监督监管,保证改装质量和安全。”

据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自贡市清洁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永昌先生向国务院提交建议,指出全国各地具有合法资质的改装厂数量至少几千家,从业人员数以万计。合理的“油改气”行为一旦被叫停,则必将转为大范围的地下活动,一如各地的“黑车”现象一样。显然这样的“油改气”车辆反而会带来监管困难,造成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

有序疏导是关键

“车辆‘油改气’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完全禁止并不十分可行,也不能完全解决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上述参加会议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记者采访中,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及业内人士表示,国家之所以叫停“油改气”是因为这个行业确实存在问题。面对改装水平参差不齐、改装质量和安全标准的界定模糊等现实,解决“油改气”合法性是当务之急,无序的市场需要整合改装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提供统一的安装和售后服务,严把气瓶和配件的质量关。

“清洁能源遭遇价格优势瓶颈只是暂时的。如果‘油改气’全面禁止,车用天然气的推广必然会受到一定抑制,不符合国家推动使用清洁能源的能源战略,这将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低碳的能源,希望国家应该在法律标准上尽快落实到位,合理有序疏导,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来推动交通领域的减排。”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应提高改装质量和服务,解决保险问题,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建立行业规范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准入门槛,配合推动国家出台相关产业标准和法律十分必要。”朱颖新说。

不过,也有好消息称,目前全国行业协会正在起草统一的行业指导意见,让车辆“油改气”有一套可以参考的规范流程,协助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

链接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发文件至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将停止车辆“油改气”。

数据显示,全国在用燃气汽车约有290万辆,其中公交车约13万辆,出租车约78万辆,私家车约196万辆,其他车辆约3万辆。全国从事在用机动车“油改气”的企业3156家。在用车用气瓶约352万只,其中CNG(压缩天然气)气瓶335.7万只,LNG(液化天然气)气瓶4.4万只,LPG(液化石油气)气瓶11.8万只。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