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舆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

财产不公示,官员公信力怎么提升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5-02-04 17:39:48 公信力 财产 官员

政协委员吴翔请广州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公开财产,他认为,财产公开制度在国家层级20年前已在研究,但相关法律法规迟迟未能出台。广州作为领风气之先的城市,应从领导开始率先公开财产,“这并无损领导形象,所以请书记市长率先公开”。(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每年两会,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的议题都会被舆论提起,这种声音代表了主流民意的迫切期待,也是体制改革发展到当下无法绕过的障碍和必须啃的硬骨头。其实关于财产公示的改革已在渐进推进,比如很多地方已要求新提拔的干部、后备干部要公示财产,通过减小阻力的双轨制让制度先运转起来——渐进改革虽很务实,但这种妥协之举远远落在公众的期待后面,舆论一直在追问:官员为什么不敢公开财产呢?为什么非要等上级通知呢?

一些官员以恐惧、戒备和对抗的心态看待财产公示制,甚至充满情绪地对提起这个议题的记者反问“你为什么不公开财产”。其实,除了那些需要靠“不公开”来掩盖不明来源巨额财产的腐败官员外,多数官员应该支持财产公示。因为财产公示既是改革大势所趋,更符合多数官员的利益。“财产不公示”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一个制度瓶颈,也给改善官员形象、弥合官民冲突、提升政府公信力制造着无数障碍。

首先是改善官员形象的障碍。提起官员,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这话有很大的情绪成分,但也反映了民众对官员深刻的不信任。尤其是一些贪官落马之后,被查出来的赃款都是数以亿计,烧坏了多少台点钞机,这些略显夸张的描述,加剧着公众对官员财产的想象空间。毕竟,这些贪官落马之前,都在公众面前秀过清廉,装过清官,内部的财产申报无一显示有问题。落马前后的形象对比,无法抑制住公众对官员财产的怀疑。该拿什么证明自己与那些贪官根本不一样呢?

财产不公示,妨碍着普通官员与贪官形象的切割。舆论一直在追问:如果没有说不清的财产,为什么不敢公示财产?清清白白有什么好怕的?这种对官员的诘问未必合理,因为官员反对公开财产有很多原因,比如隐私的要求,保密的惰性,观念还没有转过来,不敢一个人公示,担心出风头得罪别人,需要等上级通知和组织要求,还有习惯性地看风向,等等——虽然不公开有种种原因,但为了与贪官形象进行切割,为了避免公众一提起官员脑海里就浮现起家藏无数现金的腐败形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有必要去支持财产的公示。财产不公开是贪官的制度红利,绝大多数官员没必要和贪官绑在一起,贪官财产不干净,所有官员形象都跟着受损。

财产不公示,对公务员加薪形成障碍。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但逢涨必被骂,舆论阻力之所以这么大,主要是公务员被误读了,成为财产不透明的牺牲品。经常有公务员到网络上晒工资条,晒财产,证明自己收入微薄,可这种个体行为根本扭转不了舆论的偏见,因为公务员形象已经与贪官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不是公众不信,而是贪官引发的官员财产想象太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了,个体的晒收入行为太无力了,改变不了大局。很多青年公务员其实都是财产公示的最大支持者,他们不想背负着腐败的骂名。

财产不公示还制造着其他障碍,比如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障碍,公信力需要阳光的照射,可官员收入不阳光,如何让人相信政府的阳光?也是其他改革的障碍,官员不首先改自己,很难塑造改革的公信力去改别人。都说要啃硬骨头,可财产不公示就是一块硬骨头,为什么啃不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改革的一大目标,制度笼子在哪里?不必东找西找,财产公示就是最好的笼子之一,财产透明了,官员可监督了,权力就在制度的笼子中了。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