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何刚:他和张伯驹镌刻在同一个榜上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6-23 10:18:09 何刚 张伯驹

人物

何刚,男,河南省商水县围墙乡围墙村村民,5月30日,在石(石家庄)济(济南)客运专线工程工地,一台龙门吊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倾覆,导致在此打工的何刚等人不幸遇难,终年54岁。

在得知他不幸去世后,6月22日下午,故宫博物院为他举行了追思会。

这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为一位农民捐献者。

我们关于他的资料是如何之少,甚至够找到的照片也很少。这张略带倔强却又有些无奈的神情是我们关于他的最直观的认知。

这一切是因为32年前的一次捐赠。

“他们的精神是同等的珍贵”

  何刚,这个农民的名字,仿佛不可能与故宫博物院有什么联系,然而,他和张伯驹、孙瀛洲、唐兰、陈万里、马衡、朱家溍、单士元等名字一起,镌刻在景仁宫的“景仁榜”上。

众所周知,1949年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来源主要是捐赠、拨交和收购,尤其是个人捐赠占不小比例。张伯驹的故事我们大多已经知道,还有马衡先生。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年,1952年调离故宫时,将珍藏的包括宋拓唐刻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卷在内的甲骨、碑帖等4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在他去世后,子女遵其遗愿,又把14000余件(册)文物捐给了北京故宫,种类众多,数量惊人。

当然还有孙瀛洲先生20世纪50年代,将家藏3000多件各类文物捐赠给北京故宫,陶瓷有2000多件,其中25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样的名字可以排很长,这样的故事也可以讲很多。为了表达对捐献者的崇敬之情,并彰显其事迹、弘扬其精神,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80周年院庆时,在景仁宫专设了景仁榜,将捐献者的名字按年份镌刻于墙上,以作永久纪念。何刚的名字就在景仁榜上。

当时为“景仁榜”写了前言的院长郑欣淼也参加了今天下午的追思会,他感慨万千,“景仁榜上的名字达700多个,有国家领导,也有普通民众;有海外侨胞,也有外国友人。每位捐献者几乎都有令人感动的事迹。捐赠的文物超过三万件,每个人献出的器物不同,但大家的精神是同样的弥足珍贵,高山仰止。何刚是他们中的一员。” 

是的,何刚的名字,列在1985年。与之并列前后的是“刘美贞”和“王季迁”,前者系英籍华人,后者是华人世界里颇负盛名的大收藏家。打开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关于何刚的介绍是这样的:何刚,河南省商水县围墙乡围墙村村民。1985年在自家挖出元代银器数件,遂主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这种自觉保护出土文物的行动值得我们大力弘扬。1986年,又捐献元赭釉大缸1件。

这些文物填补了故宫收藏的空白

在追思会开始前,故宫博物院向大家展示了何刚捐赠的部分文物。

1985年,何刚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个存放了许多银器的大缸,虽然并不知道窖藏文物的可遇不可求,但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还是意识到可能是挖到文物了。他找到时任村支部副书记的刘红恩,经过仔细商量之后,决定要把东西交给国家。

并没有多少文物法知识的他们因为认识在故宫担任过保安的同乡,便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把文物交到时任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的手上。

梁金生对何刚的印象很深刻,“他看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朴实、忠厚的农民,话也不多,也不善于表达。陪他来的是两个村干部,捐献文物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那两个人替他说的。”

“第一次并没有把文物全都带来,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文物政策,过几天后,何刚又把其余的9件文物拿来了。就这样,挖出来的19件文物陆续收入了故宫博物院,1986年,他索性又将赭釉大缸捐赠了出来。”

担任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李季是学考古的,“除了墓葬文物,完整的窖藏文物更是可遇不可求,因为它是精挑细选地存放掩埋在地下的,各个器物的组合关系是明确的,时代是相关的。难能可贵的是何刚将之整体全部上交给故宫博物院,不但填补了故宫收藏的空白,而且为我们研究元朝银器工艺提供了样本,包括和宋的传承以及与清宫的明清银器的异同。”

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这批文物,包括经常参加展览的国家二级甲等文物“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

据文物展示现场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吕成龙介绍,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是元朝时期的文物。高30.4cm,口径6.4cm,足径7.2cm。圆唇敞口,细颈鼓腹,平底下接外展圈足。瓶外通体银镀金,腹部錾花双凤穿花纹。外底足内脏压印“樊”字。錾刻精细,线条流畅,色彩金碧辉煌,反映制作工匠的艺术修养,代表了元代银器工艺的高超技艺。其它捐赠的18件文物包括二级乙等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它们都是和酒有关的文物,基本上都采用了錾刻、锤碟技术,有什么样的杯子就有相配套的盘子,应该是一套程序的,比如这只鎏金錾刻双凤纹匜应该是用来将酒倒在玉壶春瓶的,再由春瓶分至杯子中。”

        

鎏金錾刻双凤纹匜

 我们有许多和何刚一样高尚的农民

捐献文物之后,何刚并不富裕的家庭反而接连遭遇不幸。第一任妻子亡故,第二任妻子又罹患尿毒症去世,老父亲股骨头坏死,老母亲肋部摔伤……家里也就五亩地,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何刚外出打工维持。迫不得已之下,他向故宫博物院写了求助信。

梁金生介绍,“对于捐献文物给故宫的捐献者遇到困难后,如何进行补助是没有先例的,院里也没有这笔专项资金,我叫何刚写了份申请,回到村里加盖了村里的公章,证明情况属实,就打报告替他申请资助。在确认情况属实的条件下,先后两次为何刚申请了10万元的生活补助。”

在追思会现场,我们见到了何刚的独子何俊清。还沉浸在悲痛中的他同样不擅言辞,“父亲生前就教导我们,国家的东西一定要交给国家。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捐赠这件事,所以如果现在再挖出来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会像父亲那样交给国家。” 

95岁高龄的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先生也出席了今天的追思会,他既感动于一个农民在自己温饱尚未解决之时捐献文物的自觉行为,又感动于故宫对于一个普通捐赠者的念念不忘,而他最希望的是更多的人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代表故宫再次向何刚家属提供了10万元补助。“今天我们举行追思会,不仅是感恩他为故宫博物院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希望将他这种身在困境中还能恪守原则、淡泊名利的精神宣扬出去,用他保护文物的赤子之心去感染更多的人。” 

单霁翔说,他曾经认识许多和何刚同样高尚的农民。

2003年1月19日,在宝鸡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等5名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个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了27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件件都是国宝,是建国以来发现青铜器铭文最多的一次。这些铭文记载了周朝11代12王的世系,为解决相关断代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当李学勤等学者看到这些文物时,几乎不敢相信。

 “而这5位可爱的农民,最远的地方只去过眉县,可是他们却知道维护现场,知道喊考古队员来进行科学发掘,知道每天悉心护宝。他们就是国家珍贵文物的保护功臣,是那个年度当之无愧的杰出文化人物。”

为了弘扬这种精神,国家文物局和省、市、县政府先后在宝鸡召开表彰大会8次、奖励现金40多万元。杨家村5位农民来到北京、远赴巴黎,2011年还专门在宝鸡眉县杨家村为他们立了碑。在他们的带动下,宝鸡在随后的十年间不断有将文物上交国家的农民涌现。

或者,只有每一位普通民众都能像何刚、像宝鸡的农民一样倾心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严。 

这也是故宫举行追思会的最大意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杨雪梅 刘国帅 图片均由周高亮拍摄及提供)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