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关注丨阳澄湖蟹农:洗澡蟹只是个笑话

来源:民生周刊2017-07-03 14:27:58 阳澄湖 只是

6月,阳澄湖畔,微凉的风里混着浓浓的潮湿气。“养蟹能手”俞三男熟练地驾驶着渔船穿行在螃蟹养殖区域。两旁的绿色围网被有序地分割成一块又一块的养殖区域,俞三男的就是在这片水域里养殖螃蟹的。

“‘洗澡蟹’是很有风险的,外地螃蟹运到阳澄湖,水土不服,存活率不高,对养殖户来说,是不划算的。”俞三男说。

“西风起,蟹脚痒”,随着吃螃蟹成为一种时尚,阳澄湖的螃蟹成为高档螃蟹的代名词。每年螃蟹季,“蟹价赛黄金”“蟹贱伤农”等新闻层出不穷,更有甚者,连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都被演绎成了外地“洗澡蟹”。

如今,网上流传的外地螃蟹到阳澄湖“洗个澡”就身价倍增的消息,在俞三男等蟹农眼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条谈资罢了。

传统养殖户

俞三男熄灭渔船发动机,把船停靠在自家的养殖区域。船停稳后,他从船尾处捞起一旁矗立竹竿下方拴着的绿色网袋,网袋里的螃蟹露出水面,纠缠成一团。

俞三男从网袋中拿起一只螃蟹,活蹦乱跳的螃蟹个头饱满,嘴里吐着黄色的泡泡,不断挥舞着钳子。俞三男养殖的螃蟹远近闻名,这些“名声在外”的螃蟹,一点儿也不愁销路,“我的螃蟹主要是量大,质量好。”俞三男说,“我们靠养殖,就能赚钱,最多能赚100多万,最少也有个几十万。”

早期的俞三男养殖300亩的螃蟹,如今只有20亩(自己10亩,租赁10亩),“虽然养殖面积小了,但是产量没有减少。”水面上沿着绿色围网,纵横排列安置了一些白色的细管,这是俞三男的“秘密武器”。“蟹不大不赚钱,所以要保证蟹的大小,就增氧。”俞三男说,这些细管是给螃蟹增氧用的。养殖水域缩减后,只能进行高密度养殖,由原来每亩养殖600只螃蟹增加到了每亩1000只的密度,为了保证蟹的大小,俞三男搞了很多创新的尝试,“增氧”就是其中一项,“现在附近的很多人都开始学起来了。”俞三男说。

俞三男对自己养殖的螃蟹信心十足。每到10月,俞三男的螃蟹就基本被预订一空。有固定的老客户,减少了中间渠道,俞三男的螃蟹不仅质优还价格合理,每年都是供不应求的。

据俞三男介绍,以前螃蟹养殖面积占了阳澄湖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那时候的水质确实不好”。据资料显示,阳澄湖水域网围养殖涉及阳澄湖周边多地,其中湘城、阳澄湖(沺泾)两地养殖面积所占比例最大,2001年的网围养殖水域面积共2636.7公顷。2016年,根据苏州市政府进一步压缩整治阳澄湖网围养殖的要求,拆除阳澄湖网围养殖水域面积153公顷,集中在规定的水域内规范养殖,养殖面积保留76公顷。

经整治后,目前像俞三男一样的养殖户,每人有10亩的养殖面积,虽然面积小了很多,但当地政府从蟹的品种和标准化养殖方面着手帮助养殖户提高水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总体并没有减少。俞三男现在养殖的螃蟹品种为“长江一号”,他的螃蟹成活率在60%左右,情况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80%以上。对于传统的湖养蟹和现代的塘养蟹,俞三南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塘养蟹确实产量高质量好,还能保护环境,那我们也是接受的。”对于如何让传统养殖户认识并接受标准化养殖的优势,当地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渔业智能控制中心的监控显示屏上,养殖塘里的各项实时数据同步显示在显示屏上,如果养殖塘里出现任何水质、水温等变化,显示屏上都会报警提示,随即会有专人去查看处理。“我们的目标就是既能把蟹养好,又能把环境保护好。”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镇长惠林方说。

标准化养殖塘

沿着泥土路,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带状排列的养殖塘。据随行人员介绍,道路南边的池塘是成蟹养殖区,北边养殖的是蟹苗。顺着养殖塘向西走,一片绿绿葱葱的水生植物严密地遮挡住了原先水池的模样,“这里是标准化养殖池塘的养水池,一共2600亩,主要负责水质的净化,净化好后,再把水抽到养殖池塘里循环使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丁惠明说。

养水池里种植了水花生、水芦蒿、水茭白等多种植物,在多雨的夏季里尤其显得生机勃勃。成蟹养殖区里,规律地分布着增氧口,塘边围了绿色的网,既能固坡,还能防止螃蟹逃跑。蟹苗养殖区里,培育的是新品种“阳澄湖一号”,据说肉质更鲜嫩,每只蟹还可以达到4斤左右。据介绍,以前湖里养殖螃蟹每亩可以产出120斤,现在标准化养殖塘每亩可以达到250~300斤。

“一亩池塘的改造成本是1500元,苏州市财政承担40%,相城区40%,阳澄湖镇20%。目前总共改造30000亩,总共投资4.5亿元,现有租户1100户。”惠林方说,“我们目前进行标准化养殖的螃蟹也有自己的品牌,叫‘阳澄湖牌大闸蟹’,在淘宝上有我们的网店,2016年全年淘宝投诉为零,我们在全国还有38家门店。”

究竟是湖蟹好吃还是塘蟹好吃?池塘里养殖的螃蟹是不是真的不如湖里养殖的?“今年我们打算比一比,用事实说话。”惠林方镇长对于标准化养殖的塘蟹十分有信心。

进行标准化的塘养,可以对水质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控。另外,阳澄湖镇政府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水源工作。

阳澄湖镇共有规划保留村庄64个(38个重点村、特色村和26个一般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部采用接管模式。

目前,64个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接管治理工作已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网全部集中至澄阳污水厂集中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推进澄阳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再生水回用工程,完成项目投资299万元。同时,继续扩大中水回用规模,计划中水回用量达到8000吨/日,实现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

阳澄湖共有排污企业30家,主要为印染企业。2013年,对20家重点日排污量100吨以上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管”,对10家日排污量100吨以下的企业实行“一厂一口”。同时,在接管处安装了流量仪及自动关阀系统,对20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了COD在线监测仪,并建立了企业排放口视频在线监控室,确保接管排污企业工业废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国家排放标准以下排放。“整个阳澄湖,只有一个排放口。”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政府环保办主任陈小明说,到今年年底还将关停其中4家印染厂。

在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澄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里,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的是生活污水运营监控、农村生活污水监控系统、澄阳污水处理厂总排口在线监控、排污企业监控系统。

据澄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建福介绍,所有信息、数据全部实时反映到澄阳污水厂中控室,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和控制来水的水质和水量,保障污水达标排放。“镇里共有148条河道,都有‘河长制’,我们组织专人一星期进行两次采样。2015年曾发现一家企业埋管私排,立即关停整顿,停产了一个月,罚款20多万元。我们现在依然不定期进行夜查。”惠林方说。

现代化销售

“养蟹能手”俞三男的螃蟹一到金秋十月就脱销,除了老客户预订,他也把螃蟹卖给同村的顾敏杰。

80后的顾敏杰是典型的搭上了互联网快车的传统养殖户。顾敏杰的父母是传统养殖户,从传统的养殖,到开门店、做零售、做批发等,在2008年以前全家每年大概有5万元的收入。

2008年,顾敏杰在村里率先开起了在网上销售大闸蟹的网店,既销售自家养殖的螃蟹,也收购村民养殖的螃蟹,经过仔细严格筛选后,统一包装贴标后在网上进行销售,“第一年大概赚了50多万,一天平均销售100多份螃蟹,第二年就有100多万了。”顾敏杰说。

同时,顾敏杰还对本村村民的网上销售给予无条件的培训。如今,顾敏杰的“今旺牌”已是当地知名品牌,2016年,顾敏杰的公司交易额达到了9000万,比上年净增4000万元,顾敏杰也因此被授予“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网络销售的成功让电商们尝到了甜头,也带动了村里一部分闲散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的就业。从9月进入蟹季开始,顾敏杰的公司需要雇佣50多名扎蟹工,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四五十岁。这些季节性的短工,扎蟹利索的一天能挣1000多元,一个蟹季下来,平均每个扎蟹工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顾敏杰居住的消泾村,在2014年获得“中国淘宝村”“江苏省电商示范村”的称号,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电商十强村”“江苏省科普示范村”,该村户籍人口2504人,目前从事大闸蟹养殖及电商销售人员就达到1436人。2016年通过网上销售大闸蟹就突破了5个亿,利用电商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的就有10家以上,其中有5家超过了3000万,两家超过了5000万,是一个养殖及电商销售大闸蟹的专业村。

全村35~55岁的主要劳力从事大闸蟹的养殖,20~34岁的青壮年主要从事大闸蟹的网上销售,实现了自主产销一条龙的产业规模。村镇领导为了坚持产业规划,更进一步地促进电商发展,根据淘汰转型、整合资源的工作要求,对大闸蟹交易市场进行改造,开工建设13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市场,市场将拥有党建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展示服务中心、办公服务中心、会议服务中心、检测服务中心、接洽服务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载体,将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同时也将实现抱团发展、规范经营的创富理念。现在阳澄湖镇消泾村正筹备成立电商协会,以此引导大闸蟹电商健康发展。继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村民带来更多商机,实现电商富民。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