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旅游

“爨”是个什么字?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来源:民生网2017-07-07 14:47:35

摘要:北京正值花红柳绿的时节,我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来到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中国文化名村——爨底下村,开始一段难忘的参观之旅。

北京正值花红柳绿的时节,我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来到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中国文化名村——爨底下村,开始一段难忘的参观之旅。

我是一个十分珍视旅行体验的人,既接收来自各地同行文人的感受言词,又关注车外世界为我带来的新奇之感,我姑且把这称为“兼收并蓄”。车辆快速行进在古道上,我专注地望着窗外,用视觉感受车辆离开京城的高楼大厦,进入燕山中的转变。

随着车辆的快速前进,高耸的燕山如同一架快门速度越来越慢的老旧相机,拍出七零八碎的相片。朦胧的窗外景色,越发牵引人们的视线,仿佛古代远赴边关的将士,正与我们擦肩而过。不知不觉间,车已停在爨底下村口。一块一人多高的黄色花岗岩赫然入目,一个巨大的篆书“爨”字写在其上。

司机随意问了一句:“哪个晓得这个字?”笑煞了自诩为作家的这一帮文人。

负责接待的导游也以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大家。我回头看了一眼同行的人们,那样子无疑是在说:“不知道。”导游说:“先给大家拆一下这个字吧——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这就是“川”字的真笔字!大家摇头苦笑,感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走近巨石,看后面的注解了解到,之所以取“爨底下村”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地处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此名。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此村的居民全是明初山西韩姓移民的后代,因韩与寒同音,寒者,乃贫穷之态,韩姓祖先为使本族能发迹富足,看村后的大崖头似一大灶,便给这个村子起名叫“爨底下”。

爨底下村,有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70余套明清时期的四合院。

当年这里是古道上的一处繁荣的商品交易场所,是昔日商旅休息和货物转运的地方。眼前古宅几乎家家门前都挂有四核客栈、爨之源客栈、佳佳荣客栈等五花八门的牌匾,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旧是原来古旧的样子,似乎那戴着瓜皮帽、卡鼻眼镜的客栈老板,还在吆喝着。

商铺前那些被古人踏成坑坑洼洼的青石路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仿佛听到鞋子的踩踏声和人们的朗笑声。几百年后依然可以感受到因商贸发达而袭来的撩人热浪。穿街过巷,一个个古时山民的房屋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工艺精巧,结构考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集市发达。

让人心生猜疑:人类的历史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

爨底下村坐北朝南,站在横贯全村的古道上,仰望全村,村庄背靠老龙头山的龙头,以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依山而建,层层升高,呈扇面形展于两侧,颇为气派。

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环绕,三条通道惯穿上下。据说古人为了防洪、防匪才如此用心良苦修建村庄。爨底下村这独具匠心的建制,也为世界建筑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爬山进村颇费一番气力。村子建在海拔600米之上,那时的古人把房屋建在山顶,是多么厉害。

拾级而上、依山而建、依势而就的房屋,全部采用青砖灰瓦,家家户户砖砌的垂花门门楼,古树相傍,门楣之上灯笼高挂,古色古香,仿佛打开门的一瞬间,让人一步走进古时人家。

宅门更是古朴,宅门下有门墩,上有门簪,旁边有供门神的神龛,墙上是“福寿禄”的壁画,脚下铺着青紫两色石,取“平步青云、紫气东来”之意。

再看依山而建的四合院,大都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也有明代风格。虽然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但该按规矩走的地方绝不苟且。在村里,我结识了一位韩姓长者,他就是500年前从山西来爨底下先民的直系子孙。当我握着他的手时,仿佛把手伸进岁月的长河,感受到500年不息生命的脉络与体温。

爨底下村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是一棵生生不息生长在燕山里的村庄树。

我希望那些喜欢转基因、喜欢嫁接、喜欢破旧立新、喜欢我行我素的人们,不要伤它一根筋骨。五百年生生不息的韩氏宗族,感谢你的同时,多么希望你们担当起保护爨底下村这无价珍宝的重任。子承父业,代代不息,把这份中华民族留下的家业守住。

守住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守住了爨底下村的精气神,守住了祖先的圣火,也守住了中国人的骄傲。(包国卿)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