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社区治理如何应对城镇化率超过50%后的矛盾高发期?

中国社会学学会李强会长这样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7-14 14:10:49 城镇化率 高发期 社区

思享者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时,往往是社会矛盾高发期。我国城镇化率于2011年首次突破50%,未来还将有很大一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平公正处理好社区事务,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就是为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群众福祉、促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进而增进社会和谐。其中,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是首次提出。那么,什么是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为什么要促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怎样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本期思享一席独家专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李强,一起聆听他深入浅出聊聊这个话题。

人物

李强(1950年-):北京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社会分层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独立、参与撰写的著作近30部。

思享者:为什么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

李强:

■ 首先,城乡社区与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这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城乡社区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城乡社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社区中发生任何矛盾和纠纷,都会给老百姓带来很大影响。二是城乡社区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历史上,我们党能够结束中国“一盘散沙”局面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形成了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党中央的所有指令和信息都可以传达到基层。三是城乡社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时,往往是社会矛盾高发期。因为城镇化既是生产方式转变,也是居住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矛盾。我国城镇化率于2011年首次突破50%,未来还将有很大一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社区中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处理好,就能够保持我们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巨型社会的和谐稳定。

■ 其次,时代发展对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社区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社区类型从过去的以普通街道居民区、单位大院社区和农村社区为主,转变为各类商品房小区、房改房小区、回迁房小区、新型农村社区等等。二是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管理带来极大的难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外来人口流入大省,传统上以户籍人口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以有效应对人口大规模增长带来的挑战。三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更新。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1990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距离今天时间已经比较久远,相关内容与今天的发展形势不是非常匹配。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提高了城乡社区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对城乡社区社会治理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 再次,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城乡社区”这一概念在中央文件中是首次提出。以前我们都是把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开对待,讨论较多的也是城市社区治理。这一新的提法表明,今后我国将根据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不同特点、各自的资源禀赋、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注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促进城乡社区治理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思享者: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

李强:

■ 按照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根据我国国情实际,现代化的城乡社区治理应当是具有较高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由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其总体要求是: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其实现路径是: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其主要功能是:管理公共事务,提供社区服务,管理公共资产,培育良好市场环境,表达社区群众利益诉求,协调矛盾纠纷,塑造社区文化,增进社区认同。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应着重关注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公共事务。对社区卫生、社区文化建设等公共事务进行安排和协调。这些社区事务单靠一家一户难以解决,必须由能够代表社区的组织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安排。二是提供社区服务。如:买菜、公共交通、卫生保健等。改革开放以前,这些服务大都由政府提供;改革开放之后,大部分逐步由市场提供。为了避免市场失灵,必须作出统一的安排、管理和监督。三是管理公共资产。对社区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公共财产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确保这些公共资产的使用透明合理,符合广大居民群众的利益。四是组织集体消费、培育市场。比如商品房维修、物业费等。住房体制改革后,集体消费由原先的单位或公共部门支付转变为今天由社区居民联动消费。这就需要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合理和公平。五是表达利益诉求。以多种形式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区需求和矛盾。面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并认真监督解决落实。六是协调矛盾纠纷。推动社区成员形成普遍认可的矛盾解决途径,完善议事规则、明确工作职责、规定信息公示办法等方式,及时帮助居民群众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七是塑造社区文化、实现社区认同。通过增进老百姓的社区参与,加强他们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

思享者:如何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

李强:

■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鲜活的经验。我从中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模式,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就是: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并注重激发社会的活力。特性是:在不同模式下,不同的治理主体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动员和利用社区治理资源的方式不同。

■ 行政主导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依靠自身行政力量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治理架构、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社区公共参与。其优势在于组织能力强、效率高,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拔出能够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愿意扎根社区踏实做事的优秀基层干部。因为有干劲、有智慧、有担当,所以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时也能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发挥群众积极性。我在北京、上海、成都、福州、厦门等城市都发现了这种模式。但必须注意,行政主导模式不是搞形象工程或面子工程。

■ 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指依靠市场主体如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推动社区公共参与的模式。它是住房体制改革后诞生的一种新模式,主要存在于商品房小区。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愿意主动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比如,武汉的百步亭社区就属于这种模式。

■ 社会自治模式。主要是指以社区居民为主导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处理社区公共事务、推动社区公共参与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模式。其优势在于社区居民熟悉自己身边的事务、了解群众的诉求,因而治理方式和治理内容更易符合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但与行政主导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相比,社会自治模式的发展比较滞后。

■ 专家参与模式。主要是专家学者通过提供咨询或直接进入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为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优势在于专家学者熟悉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和脉络,可以做出较好的制度设计;同时,专家学者的立场相对客观,有利于探索改革方向。但应注意,专家学者不能越俎代苞,关键还是要培育社区的自我治理能力,确保专家撤出后,当地社区还能够良性运行。

思享者:专家参与模式有什么典型案例?

李强:

■ 由我带队在海淀区东北部清河街道开展的“清河实验”就是专家参与模式。我们在清河街道选择了三个典型社区开展实验:一个是商品房小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强、融入社区的需求强烈;一个是老旧小区,属熟人社区;还有一个是混合型社区,居民构成和房屋类型非常复杂。

■  实验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一是政府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又保持秩序、实现公平正义?二是当前的居委会大部分成员并不是本社区居民,社区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责,无暇顾及社区自治事务。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加强社区自治?

■ 我们的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议事委员的选举。针对目前居委会自治特征不明显、也不能满足当地居民自治条件这一情况,我们推广了议事委员制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承担议事委员选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包括筹备、发布选举公告、组织报名审核条件、候选人入户访谈等环节,并对议事委员进行了培训,制定社区议事规则的程序。总的看,议事委员选举的实验,增加了本社区居民作为议事委员,扩大了社区居委会的代表性。议事委员更多地发挥反映居民意愿、参与社区决策的功能。

■ 第二个阶段是社区提升实验。其中,既包括硬件提升,也包括软件提升。我们组织召开民主协商讨论会,就“社区是否需要改变”和“公益金应该应用在何处”等问题进行讨论。最终通过民主协商讨论、居民投票数确定了3个优先解决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街道、社区居委会和我们都扮演了各自的角色。

思享者: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李强:

■ 通过对各地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观察,我总结出五点规律性认识。

■ 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政府主导作用。社区老百姓存在各种利益分歧,只有最大多数人最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才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社区事务。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维护公平公正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基层政府具有统一行动能力强、配置资源能力强、协调各方关系能力强、处理危机能力强的优势,因而应当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二是基层创新是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法宝。基层群众的创新最及时、最接地气、最能反映日常生活所需,也能随时随地接受实践检验,灵活地进行调整完善。只要充分激发出基层社会的创新活力,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 三是鼓励居民参与自治。所有治理得好的社区都是有社会活力的,都得益于居民的积极参与。所以,应鼓励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提高居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 四是充分借助多方面社会力量的作用。城乡社区治理不仅是政府和老百姓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很多问题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比如,引导驻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既有利于解决资金问题,又有利于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公益慈善、防灾减灾等活动。

■ 五是既要注重硬件提升,又要注重软件提升。虽然各地城乡社区差异较大,但每一个社区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其中,既包括硬件提升,如完善社区硬件设施、优化社区环境等,又包括软件提升,如培育社区精神、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等。通过社区提升,可以进一步营造社区良好文化氛围,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思享者:如何坚持和改进党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中的领导?

李强:

■ 城乡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需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贯穿于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进一步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 一是要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和监管转变。只有将社会治理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才能掌握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化解社区矛盾、增进社区社会和谐。

■ 二是尊重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面对社会发展变化,老百姓感受最深刻,也形成了很多创新做法和经验。应充分听取和总结他们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探索其在更大范围的应用价值。

■ 三是选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助于推进社区治理规范化建设,更能增进基层干部与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享者工作室  张怡恬 殷鹏)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