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夏令营市场鱼龙混杂 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7-07-26 10:48:43 夏令营 行业标准 市场

时下,参加夏令营成为不少学生打发暑期时间的一大选择,特别是全托式的夏令营更是让很多家长“爱不释手”。但这些夏令营到底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呢?

旅美作家朱启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走在城市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铺天盖地的夏令营宣传广告。名义上宣称“让孩子们走出教室,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多种技能”。实际上,这种本应具有教育意义的夏令营,却成了相关机构逐利市场的工具:以“夏令营”之名,行盈利之实。

鱼龙混杂

学术营、军事营、拓展营、游玩营、自然营、英语营、作文营、科普营……不同类型的夏令营所提供的活动也是各不相同。夏令营是一项在特定的环境,通过系统、有效的体验式的课程和训练,帮助青少年提升潜能、历练心智、锻炼能力的活动。

然而,“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夏令营,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却鱼龙混杂。”朱启指出。

朱启强调,特别是每到暑期,许多旅行社和校外培训机构,都瞅准了家长想让孩子外出走走、多长见识的心理以及“分身无术”的无奈,纷纷抓住这个“揽金”好时机,竞相瓜分夏令营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福州一教育机构的相关人员高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目前军事化的夏令营比较受家长的欢迎。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越来越懒,因此希望通过军事化的教育,让他们进军旅夏令营去“吃吃苦”。好让他们改变目前这种懒惰的性格。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可以看到,随着近年来夏令营的升温,组织夏令营的机构也日益庞杂。夏令营已经从最初的中小学校或官方机构组织演变到现今的市场化运作。而当前市面上的夏令营举办方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向当地教育部门申报,并由学校自主选择合作对象,合作对象一般为旅行社;二是由培训机构自行举办,通过广告宣传,吸引家长学生参加,而小型机构一般仅限于国内或当地区域的夏令营。

但这也给社会上一些不正规的组织者和举办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各种名目的暑期夏令营更是应运而生,使这项本该有意趣的活动变成纯商业行为。

再者,有不少夏令营,其实就是将成熟线路加入少量适合孩子游玩的行程,草草包装,以“夏令营”的幌子招揽客源,给夏令营市场留下诸多安全隐患。朱启进一步指出。

换而言之,其实并非所有的夏令营都是“正规军”,其中不乏“李鬼”。

教育专家李忠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目前有些夏令营的确是“挂羊头卖狗肉”,举办者经常会在前期做一些门面功夫,加大宣传效果,不仅内容实施上欠缺效果,而且在安全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说白了,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受利益的驱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缪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补充道。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夏令营,费用支出大多都是交通费、住宿费、医疗保险费、餐费、授课费、证书费等,即使除去这些硬性开支,夏令营的利润也非常可观,平均可达30%至40%。

特别是目前的夏令营市场并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很多组织在定价时通常不与成本挂钩,胡乱定价,枉顾夏令营的教育职能。

朱启强调,夏令营绝不单纯是去游玩,反而应该是一种体验、一种锻炼。每一次夏令营活动的组织,必须经过严谨细致地策划和实施,活动内容要针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比如,选择军事化营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篝火晚会的举行,增强孩子们的凝聚力等。从而,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在玩中有所收获,真正体现出夏令营的本色。

“而市场化的夏令营基本是参观游玩为主,这样容易滋生孩子攀比和享乐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夏令营的真正意义在于受教育,而不能完全沦为商家赚钱的工具。”朱启补充道。

亟待行业监管

那么,对于夏令营的种种乱象,应该谁来“面壁思过”呢?

夏令营行业标准的缺失或是“罪魁祸首”。朱启指出,夏令营的乱象,主要出在举办部门“不需要什么审批程序,简直谁都能办”的无序状态中。目前,国家尚未对夏令营组织机构的准入条件及运营规范作出明确规定。组织夏令营,并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因此,安全问题就难以得到保障。

的确如此,据了解目前夏令营行业基本处于“自组织”状态,没有可以规范夏令营机构的行业标准。特别是由于标准不明确,且很多机构都是按照接待成人游客的方式接待学生团体,使得一部分游学夏冬令营活动缺失了原本应有的教育意义。

据记者了解,虽然在2015年的第14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曾有消息指出,国内首部关于中小学生修学旅游、出境研学、研学旅行游览基地等活动的行业标准已经起草,将成为国内游学夏令营领域首个行业标准。但截至目前,该标准未有其他动静。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还未出台关于夏令营的训练内容和标准。

针对夏令营行业标准缺失问题,有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出台标准并对此立法监管。

李忠辉建议,要从安全和效果这两个方面去实施一些行业监管。例如行业可以列名单,特别是对于那些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夏令营;效果方面,不妨参考家长对组织机构的满意度调查。

凡事不能矫枉过正,监管的同时也需要留给市场一定的发展空间。李忠辉补充道,对于夏令营的举办,不要“过多”地监管,只需要安全上的一个备案即可。因为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只要举办机构是合法的,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举办活动,就可以利用市场来监督。至于它是否是合法经营,则应该交由政府工商部门来监督。而至于安全问题,举办者则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朱启还向记者建议,夏令营活动的举办,应由教育、旅游、交通、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批和监督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法律、安全、卫生和交通服务。同时,还要对开展夏令营的机构和场所进行相应的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坚决叫停和查封。

针对夏令营的举办资质以及教练员的相关执业证书,朱启认为,夏令营的举办资质和教练员的执业证书,毫无疑问都是必需的。纵观国内近年来雨后春笋般的夏令营,许多都缺失社会责任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如果不在开办资质和教练员执业证书上进行约束和筛选,不仅无法达到提升孩子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准的基本目的,反倒会造成浪费社会资源,严重的话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心灵阴影。

李忠辉也告诉记者,每个夏令营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比如游学夏令营,就得有旅游相关的资质;而像一些涉及户外登山运动的夏令营,就需要教练持有相关项目的从业资格证书。这些也需要相关部门来监管。

但如果每个环节都由政府来“过问”的话,那么将不利于教育产业发展的目的。李忠辉强调道。

那么,在夏令营行业标准尚未出台之际,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夏令营,家长们又该如何理性选择?

家长切勿囫囵吞枣,特别是给孩子挑选夏令营时,可得留个心眼,不能“一托了事”。有相关人士建议,家长在选择夏令营时,对组织机构的资质需要进行认真考察,避免盲目听信广告和价格,事实上也不是广告越响、价格越高就越好,更要对夏令营的具体实施环节进行仔细考察。

李忠辉还告诉记者,他曾经也组织过夏令营,实施效果的好坏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一是懂得策划教育机构的理念;二是教育队伍的素质,他们的队伍素质和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机构是否负责且懂得策划,特别是安全上的一些落实等活动细节的策划实施以及督导。

除此之外,虽然家长是教育产品的买单者,但真的消费主体还是孩子。所以家长在选择夏令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点。

(责任编辑:朱浩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