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汽车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汽车

合资品牌打个盹 “中高级车”差点丢了

来源:广州日报2017-08-01 09:51:24 中高级 品牌 汽车

近些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合资品牌们没有放缓扩张步伐。不过,几轮冲击下来,合资品牌尴尬地发现,一番努力似乎没有任何收效,反而在中国品牌的“向上”和豪华品牌的“向下”的夹击中,不断丢掉原本已经占领的市场。更让合资品牌惊恐的是,豪华品牌如奥迪、宝马、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均不满足于现在的市场格局,进一步推进本土化生产和研发;中国品牌如吉利、传祺、长安,亦纷纷站在门槛上,扣打着“品牌向上”的门环。

多个品牌竞相杀入“中高级车”领域

尽管中国车市整体增速已大幅放缓,但10万~30万元的“中高级车”市场仍然是一片沃土。今年上半年,乘用车整体增幅1.6%,而“中高级车”则依然保持12%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众多细分市场中,仅次于30万元以上豪华车的市场增幅。对比深陷泥沼中的欧美车市,中国的“中高级车”市场成为所有汽车品牌们的天堂。

7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的发动机工厂,以超出多数人预期的速度建成投产。7月13日,华晨宝马举行揭幕仪式,庆祝位于铁西工厂内的新研发中心全面落成。7月20日,吉利与沃尔沃成立合资公司,各占50%。7月12日,凯迪拉克骄傲地宣布,取得入华以来最好的半年业绩——8万辆。

觊觎“中高级车”市场并不是只有豪华车,还有中国品牌们。今年上半年,广汽传祺销量超过25万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吉利汽车销量超过53万辆,超额完成半年任务。GS8、GS4、博越和荣威RX5都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热销车型。这还不包括,从发布之日起便定位高端的长城Way、吉利领克以及众泰君马等全新品牌。

除传统汽车领域,层出不穷的新能源车公司们亦纷纷公布品牌计划。日前,工信部已经明确,“双积分”积分办法将于近期公布,引导新能源车参与市场竞争当中,借助市场力量,推动新能源车发展。较高的电池成本直接决定新能源车的售价不会太低,不出意外,售价会集中在10万~30万元,与传统“中高级车”高度吻合。

谁能抢占先机?

目前来看,建厂、研发车型、建立销售渠道都需要时间,新能源车真正杀入到汽车市场当中,要到2019年。中国品牌和豪华品牌可能“不分先后”杀入到“中高级车市场”。为备战这一全新的领域,豪华品牌的撒手锏是“年轻、价格低廉的SUV”,而中国品牌则是“高端、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三高’SUV”。

合资品牌显然不会束手待毙,争相投放各类新品,有SUV也有轿车,以巩固市场。在这场竞赛中,合资品牌们还是抢在豪华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前头,这是因为“中高级车”一直是合资品牌的传统势力范围,消费观有在转变,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质变。

根据中汽协今年上半年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法系车和韩系车下滑明显,日系车增速较快,而美系车和德系车小幅增长。不过,韩系车和法系车自有“撒手锏”。东风标致已经搭建起齐全的SUV矩阵,东风雪铁龙也将迎来第二款SUV。现代和起亚在酝酿新车同时,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进。众多品牌之所以对10万~30万元“中高级车”这么有信心,主要因为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另一方面,瑞信2016年底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到2021年,全球中产阶级——即拥有净资产在1万~10万美元的人数预计将新增2亿人,其中有一半将来自中国。他们亟须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汽车来彰显身份与地位。

反思:扎堆中高级车市场

会不会资源浪费?

越来越多品牌的加入,将会迅速提升国内中高级车市场的竞争程度。尤其是进一步押宝中国的豪华品牌,他们投入巨资进行产能扩建和成立研发中心,一定是以规模化为前提,否则大手笔投资就失去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下滑明显,但有调查结果显示,单车平均售价显著提高,国内消费者平均汽车消费金额约为14万元左右。在两年前,这一数值还只是12万元。

也正因为如此,各个品牌、各方资本大力投资中国汽车的热情一点没有减弱:不仅豪华品牌纷纷加足马力扩大产能,众多中国品牌跃跃欲试,互联网汽车企业摩拳擦掌打算加入到市场争夺。显然,在他们看来,中国中高级车市场的未来仍然是“遍地黄金”。

“得中高级车者得天下”,这一车市谚语在现如今的中国车市依然成立,甚至更进一步凸显出其前瞻性。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只有努力向上,在中高级车市场立足,才有资格谈论其他。之于豪华品牌,往下延伸,从合资品牌手中抢市场份额,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五年前,合资品牌还拥有最大的市场战略空间:往上,能蚕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往下,逼得中国品牌们市占率连连下滑。五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合资品牌们好好反思。

(责任编辑:朱浩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