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彭水退耕还林推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重庆日报2017-08-06 10:22:56 彭水 绿色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是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意义重大。近年来,彭水以退耕还林为契机,推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退耕还林硕果喜人

2014年至2016年,彭水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任务20万亩,规模列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17.9万亩,占3年计划的89.5%; 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新建和巩固退耕还林经济林基地14.8万亩,覆盖贫困村96个、贫困户20600户、贫困人口72100人,带动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

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这一数据将不断被刷新。

建机制强基础 上下联动

经果林基地

自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彭水通过摸索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意见》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并得到市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2015年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全国7个代表县之一,彭水代表重庆作交流发言。

彭水的退耕还林工作成绩有目共睹,退耕还林稳步推进,离不开灵活变通的工作格局。

“以前有问题还得跑到林业局咨询,现在每个乡镇(街道)林业站都有专人负责,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确实省心不少。”彭水县善感乡石盆村村民王大庆有感而发。

退耕办是联系各乡镇(街道)退耕还林工作的纽带,是退耕还林工作的中枢神经。为了确保退耕还林有人抓有人管,彭水县林业局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将退耕办设为常设机构,负责对退耕工作的日常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为更好地发挥退耕办的纽带作用,彭水统筹协调县编办、县人力社保局等部门,通过考调和公开招录方式,选拔专业技术人才组建“新一轮退耕还林办公室”。

截至目前,已通过公开招录方式,在乡镇(街道)选拔了4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退耕还林队伍当中。同时,推行林技人员分片蹲点联系制度,全面做好退耕还林服务工作。

为全面推进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作,彭水经过摸索,创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明确补助政策、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谋规划建基地 产业脱贫

6月4日,彭水县平安镇大竹村村民殷安奎一大早就来到自家果园锄草。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他总是习惯到果园逛逛,在他看来,300亩的果园不仅孕育着甜美的果实,更孕育着自己脱贫致富的希望。

乘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东风,2014年,殷安奎贷款包下了村里的一片十几亩林地。风吹日晒,日复一日,经过辛勤地栽培,果树成活率高,产量更是一年高过一年。腰包越来越鼓,脱贫致富的信心也越来越高,2016年,殷安奎又包下200多亩的土地种植李子树。

“退耕还林不仅保护了生态,还鼓了农民的荷包,脱贫致富只是时间的问题。”说起新一轮退耕还林后家乡的变化,殷安奎兴奋地说。

油茶林下种植魔芋

在彭水还有很多像殷安奎一样以退耕还林为机遇,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脱贫致富的贫困户。

近年来,彭水立足“特色效益林业”定位,把退耕还林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将统筹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为确保退耕还林沿着特色化、高标准、强竞争力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彭水坚持造林适生的原则,选择适合彭水立地条件的油茶、青脆李、核桃、李子、红椿等优良品种,相对集中成片,规模打造经济林产业基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为此,彭水结合实际,在乡镇(街道)退耕还林工作中,确定了在每个乡镇(街道)规划建设高标准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相应跟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链接乡村旅游,示范带动全县退耕还林,使其培育成产业脱贫的主力,努力实现退耕还林工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三结合”目标。

作为全市7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彭水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彭水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在39个乡镇(街道)分别集中连片打造相对集中、规模达1000亩以上的林业产业基地,配套跟进设施建设和链接乡村旅游,力求实现林旅融合,示范带动全县退耕还林,以效益林业助推脱贫攻坚。

规划到2020年,全县实施退耕还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其中经济林达32万亩,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亿元,相当于目前彭水县农业规模,农业生产从一年生植物向多年生植物根本性转变。

可持续促增收 成效显著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脱贫都是问题,更谈不上致富,现在退耕还林了,致富小康有信心了。”彭水长生镇龙汇村村民叶佑培觉得,日子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密不可分。

平安镇梨子基地

叶佑培说,作为村民的贫困户,一直以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4亩地种玉米过活。玉米作为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年2000多元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开支。

后来,叶佑培将自己的土地以每亩近20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当地的一家名叫朋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并加入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务工。

“感觉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工作起来肯定更有劲,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叶佑培说,算上租金就顶得上种一年的玉米,加上自己在合作社的务工费以及投资入股后的分红,再怎么一年收益也能上万元。

在彭水当地,像叶佑培一样靠着土地出租、入股分红等措施脱贫致富的村民不占少数。这得益于彭水创新合作模式构建现代林业经营体系的成果。

农民致富是根本,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对于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彭水积极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培植后续产业。在种植建设方面,宜林则林、宜经则经,大胆支持和依靠农村中的能人,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公司;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壮大公司实力,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确保退耕户增收致富。

通过“业主承包”模式,彭水主推业主(大户)承包、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严格实行合同制管理,确保退耕还林造林成效。

同时,积极探索委托集中代管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农民收益。即在建设期间,由退耕农户委托乡镇(街道)林业站或其他经营主体,对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抚育管护、资金管理进行集中代管。退耕户将直补资金作为管护经费,并成立理事会对管护工作进行监督。5年见成效后,代管方将林地交还农户管理,所有收益归农户所有,对农户不能自行管理的继续代管,确保经营效果。

实践证明,个体承包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当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退耕还林获得持久动力的有效方式。只要农户自愿实施退耕还林,县林业主管部门无偿提供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同时根据农民需要和地情实际,由政府为种苗“买单”;对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政策给予补助,从而扶持这部分农户实施好退耕还林,促进增收。

重配套抓效益 科技支撑

完善的保障措施是稳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基础。自2015年起,彭水整合各级财政资金,统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

5年内,彭水县财政每年在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重点用于种苗补贴、管护等支出。凡是由业主集中经营规模超过1000亩的,配套解决3%-5%的农用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林下养蜂

采取“公司+苗圃+育苗户”的方式,建成各类苗圃基地1000亩,产苗1100万株,保障工程建设种苗需求。同时,积极开展引种对比试验工作,引进适合彭水土壤和气候条件优良品种,加大地方优良乡土树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提高种苗良种使用率。

科技是引领发展第一内动力,林业发展不能走“老路”,要创新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为提升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含量,彭水县林业局加大了林业调查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数字化技术,现场确定退耕还林区域、坡度、面积等指标,提高设计精度和工作效率。

林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专业的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是关键。彭水通过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组建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制度,为退耕还林业主提供科技服务,同时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并组建5个技术指导组对乡镇(街道)退耕还林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标。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