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养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

老年文化消费:待挖掘的产业“潜力股”

来源:新浪新闻2017-08-10 11:29:27 潜力 产业 文化

8月8日是我国第9个“全民健身日”。今年健身日一个明显变化是,各界关注焦点转向明显增多的老年文体健身消费。当前,中国仍处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期。8月3日,民政部公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未来老龄化程度仍将进一步加剧。这样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文化消费需求显著增加。然而记者调查显示,当下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远被低估,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凸显,针对老年群体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亟待深度挖掘。

“贫瘠”的老年文化消费
  
  今年60岁的牛女士家住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溪城家园小区,她和老伴退休后来北京随孩子一起居住。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的文化生活很单调,更谈不上有什么消费。
  以文化活动为例,牛女士在老家喜欢练太极剑,但来北京后周围没有这方面团体,比较多的就是广场舞。她只好参加了一个公园自发组织的舞蹈群体。她的老伴李老先生喜欢戏曲,年轻时曾自学二胡。他很想找一个小圈子,每天一起拉拉二胡唱唱戏,不过这样的圈子几乎都是自发,也没有固定时间。他来北京半年多了,曾偶尔与几位老票友一起在公园里唱过,但后来大家都各自有事,并未坚持下来。
  就户外文化活动而言,最近几年,老年群体中最为风靡的莫属广场舞了。这场大规模的户外活动俨然成为老年人集体文娱活动代名词。围绕其产生的广场舞音乐制作产业链一度进入鼎盛时期,同时带动户外音乐播放器和广场舞服装的热卖。这其中不乏一些配备专业音响设备和高档服装的“高级”广场舞团体。不少地方还定期举办广场舞大赛。而相比之下,其他更多适合老年文化活动的消费则存在明显滞后。
  家住北京丰台的张女士虽然已近65岁,但身材保持很好。身高1.72米的她年轻时就想尝试一下模特这个职业,可惜一直没机会。等到退休了,她发现机会更少了。张女士对本报记者坦言,她本想花钱报名去一些老年模特机构学习,不过附近社区都没有,这令她确实失望。
  据北京大学老年学专业研究生李懋介绍,目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舞蹈班、模特班、音乐班、摄影绘画班等兴趣培训机构总体而言偏少且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老年艺术培训班教师缺少职业资格证,主要靠价格优惠吸引老年人参加,但很多人觉得收获有限。
  
  被忽视的精神文化需求
  
  30多岁的公司白领赵女士发现自从爸妈迷上做理疗,最近心情明显好了很多。她对本报记者表示,起初她和爱人还担心小区理疗店的理疗师有忽悠老年人消费之嫌,不太赞成去。后来她发现,爸妈在理疗时经常绽放出开朗的笑容。原来这里还有不少跟父母年龄差不多的老人,他们在一起聊得不亦乐乎。她恍然大悟,原来父母不是为了单纯做理疗,而是喜欢老年人交流的小圈子,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与分享。

乐老驿站是北京一家社区养老服务连锁机构。其创办人董鸿乐向记者介绍,他们发现老年群体对这种“圈子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为此,他们经常在驿站为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娱乐类的培训和服务,很受老年人欢迎。而最受欢迎的是剪窗花和智能手机学习的课程。
然而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仍然乏善可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远被低估,市场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的问题凸显。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多数老人表示现在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的电影和电视剧。牛女士说,打开电视,几乎都是小年轻谈恋爱,从古代谈到现代,就连综艺也都是年轻人在玩,没老年人什么事。
央视电视剧频道资深导演高赛对本报记者坦言,当下玄幻穿越与都市情感剧横行,资本与内容对于“小鲜肉”和“小清新”狂热追逐。目前老年题材影视剧呈极度匮乏状态。最近几年,业内有影响的老年题材影视剧也就是像《飞越老人院》《老有所依》等有数几部片子,但距今也已好几年。
 心理学博士李恒向记者介绍,老年人参加文艺活动和欣赏影视剧的功效相仿,都是能给其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愉悦感和安宁感,从专业角度而言,这正是文化产品带给人独特的心理按摩效应或者称为“抚慰感”。然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的市场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潜力巨大。

呼唤更多老年文化消费品
  
  近年来,一直倡导原创喜剧的开心麻花公司总裁助理陈昆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老年题材剧目在目前市场上确实属于稀缺资源,尤其在喜剧题材方面更为少见。但实际老年人这方面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巨大,这一群体需求也将作为未来他们原创内容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社区服务工作者吕艺航看来,老年人群体的文化消费能力被低估了,应当适当加大文化产品在老年群体的营销力度。
  有学者认为,传统居家养老理念一定程度束缚了老年人自身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容易造成市场对老年群体需求产生“误判”,进而合力形成某种封闭保守型的文化消费观。
  长期关注老年人文化艺术消费的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老年人的传统消费观念,还是文化市场对于老年人群体需求的传统认知,都需要转变。“老年人缺乏高品质文化消费养老的现代理念。而文化产品的开发者更多受到年轻消费人群的影响,尚未真正意识到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潜力。”
  公益文化律师姜宝对本报记者表示,老年人更需要在心理和精神方面获得抚慰,而这方面文化类实体消费产品确实太少,单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互联网文化消费虽可一定程度弥补这方面缺失,仍需从政策到市场机制确立一定规范和补充机制。
  事实上,更多的深层问题正在显现,互联网信息传播为老年人文化娱乐带来某种革新的同时,也为老年人带来教育更新的压力。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坦言,互联网和信息社会为老年人口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老年人可以选择在网络游戏大厅中娱乐。然而多数时候,老年人缺乏学习能力,在知识体系中缺口太大,实际上需要社会较多的教育投入,以增强老年人信息化的知识和能力。在任远看来,这种对老年人的“文化反哺”是社会亟待完成的责任和使命。

(责任编辑:白一鸣)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