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创新慢,转化难?临床医疗“国家队”要显身手

来源:光明网2017-08-17 09:36:46 身手 国家队 医疗

前沿医学成果层出不穷,走进病房的有多少?先进有效的治疗技术,老少边穷地区的老百姓用到了几种?治疗方案数以万计,适合中国人群的标准有多少?7月22日,科技部、卫计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食药监总局及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领导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诊断:创新慢、转化难,临床医疗“中国标准”缺失

创新慢,转化难?临床医疗“国家队”要显身手

盛寿院士对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的分析

“2010年至2015年,Pumbed收录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论文从36149篇提升至45927篇,但另一方面,过去的20年里,心血管领域却面临着无靶向药物问世、临床转化率低等问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疾呼,“这说明以发Paper为驱动的研究并不能让患者获益。”

临床研究是把基础科学发现、前沿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际应用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研究布局重基础、轻临床,临床医学环节的科研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几乎空白”,临床医疗机构参与医药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我国医药产品创新少,前沿的研究成果无法施惠于老百姓。

不仅如此,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吴远彬指出,由于我国临床循证产出不足问题突出,临床实践不规范,缺乏“中国证据”“中国标准”,很多中国老百姓的治疗方案来自国外,不一定适用中国人群。

即使是临床医疗本身,亦面临医疗资源分布碎片化、诊疗水平层次不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就算是心血管领域的成熟技术,向基层医院的转化也严重不足”,胡盛寿表示。

给方案:为临床医学注入科技的力量

“卫生健康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领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要为临床医学注入科学、科技的力量。

2012年以来,科技部、卫计委、军委后勤保障部、食药监总局同下“一盘棋”,打造临床研究的“国家队”,布局建设了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覆盖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11个疾病领域。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启动后,在做法上改变了过去以‘单打独斗’为主和‘临时性组建团队’的方式”,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中心要突出医学科技创新龙头、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先进技术辐射光源、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的功能和定位,加强多方协同。

除此之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整体建设上坚持以临床应用为导向,重点布局支持大规模的临床循证评价研究以及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性研究,强调以指导临床实践的指南、规范的产出为评价标准,改变过去使用“洋证据”给中国人看病的窘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证据”、“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为中国百姓带来福音。

针对临床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速推进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普及工作,体系化推进人员培训,助力基层“学好、用好”医疗技术。

看疗效:临床研究“国家队”显身手

经过4年多的努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国家队”建设成效已初步显现。

成熟、有效、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正在建成。胡盛寿院士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已经联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6家医院组成了心血管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并汇聚建设了总量达550万份大型心血管疾病生物样本库。在代谢疾病方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打造成立了中国I型糖尿病联盟。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还激发了临床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医药成果转化速度显著加快。目前,每年平均实现重大新药、医疗器械等科技成果专利91项,比中心成立前增长39%。

针对临床医疗循证不足的问题,各中心共布局开展了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自主或参与制定诊治指南规范151项、制定国家标准42个,真正改变了过去用“洋方案、洋标准”给中国人看病的窘境,有的标准还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标准”。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介绍,我国制定的慢阻肺社区防控新模式,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全球慢阻肺防治指南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了有效改变我国临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诊疗水平差距大等难题,各中心尤其注重新技术的辐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在远程医疗方面,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建立了20余个远程服务平台,年诊疗患者数量6万余人次;在人才培养方面,累计培训医务人员31.89万人次。此外,中心还通过微信、微博等加强在线培训和科学普及,建立了43个科普推广平台,自主设计了15个在线移动培训客户端,最高的基层医生用户量已经达到2万名以上。(光明网记者宋雅娟)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