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能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核电仍是未来低碳电力“生力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2-10 14:26:01 生力军 核电 电力

近日,经合组织核能署(OECD-NEA)联合国际能源署(IEA)共同发布了《2015核能技术路线图》。据了解,该《路线图》是上述两个机构此前发布的《2010核能技术路线图》的升级版。

根据该《路线图》,在OECD国家,核电是最大的低碳电力来源。2013年,核电在OECD国家电力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为18%。即便在全球范围内,核电也是低碳电力的主要贡献者,在电力消耗中占比为11%,是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

OECD-NEA表示,目前,全球的能源使用是不可持续的,如不改变用能方式,到2050年,全球能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将翻一番。如果全球希望将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那么核电将是电力领域减排的最重要力量。

根据OECD-NEA的测算,为保证将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2050年前,全球核电装机总量需要在目前396吉瓦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达到930吉瓦,核电发电量应占到全球发电总量的17%左右。

该《路线图》还按短期、中期和长期,分别分析了核电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情况。短期来看,日本福岛核事故给核电带来的阴影一时还难以消除,全球许多国家对核电仍然心有余悸。《路线图》指出,尽管福岛核事故中没有出现核辐射造成的直接伤害,但是却引发了全球对核电站安全的担忧。过去4年间,各国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急速下降,一些国家甚至改变了核电政策,出现“限核、弃核”的现象。此外,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也导致许多国家电力需求下降;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核电项目难以筹得所需资金,这些原因叠加,令全球核电从装机到并网的数量都大幅下滑。

不过,如果从中长期来看,核电的发展就要乐观许多。根据OECD-NEA的统计,2014年初,全球范围内共有72座反应堆在建,数量之多创下了25年来的新高。

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OECD-NEA看好中国核电的发展前景。在此次发布的《路线图》中,OECD-NEA预计,未来中国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有望从2014年的17吉瓦一路攀升至2050年的250吉瓦,届时将占到全球核电装机总量的27%。

除此之外,其他增长较快的核能市场包括印度、中东,以及俄罗斯。OECD-NEA表示,相比之下,在多数OECD国家,核电的装机占比将维持不变或者略有下降,不过,韩国、波兰、土耳其和英国的核电装机可能仍将有所增加。

该《路线图》同时指出,安全问题仍然是核电领域最受关注的。对此,OECD-NEA强调监管工作的重要性。OECD-NEA在《路线图》中指出,尽管核电站运营商需要对核电站的安全负最基本的责任,但是监管部门在确保所有运行活动都在最高安全级别下进行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

OECD-NEA表示,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反映出,必须要有独立的、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在核电的所有方面都要提升安全意识。”该《路线图》强调,“从运营商到整个产业链上所有相关企业,当然还有监管部门。在那些核电刚刚起步的国家,更要格外重视安全问题。”

此外,该《路线图》还认为,由于核电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有长期、稳定的投资框架,以保证核电产业发展资金充裕。同时,政府还应为包括核电在内的所有低碳电力,长期提供合适的上网电价。当然,在核能利用的研发方面,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核电安全、核燃料循环、核废料处理,以及反应堆创新设计领域。

该《路线图》还特别提及,小型反应堆由于能够为小规模电网,或是大电网无法供电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提供电力,因此可以成为未来拓展核电市场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小型反应堆由于造价相对低廉,也更容易克服经济上的障碍。

当然,核电业如果希望获得长足发展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OECD-NEA在《路线图》中指出,未来10年内,核电如果要实现并网量从2014年的5吉瓦攀升至超过20吉瓦,一方面需要提升人们对核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全球范围内对核电的投入,以及项目的及时完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核电的监管,增强核电的安全性,其中包括对核废料的安全处理;此外,从政府到开发商还要积极行动,打消民众对核电的顾虑,提升全社会对核电的接受度。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