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慧城市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七台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来源:民生网2017-08-18 17:16:05 七台河 快车道 绿色食品 产业发展

摘要:随着七台河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与力推,“绿特食品经济”将成为又一股助推七台河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七台河市坐落于长白山系完达山脉西麓,与广袤的三江平原接壤,境内山多林密河流纵横,中心区“三山两湖一条河”,形成了独特的“城在山水中、山水嵌城中”的山水园林风光。

这是一座缘煤而兴、因煤而生的新兴工业城市,沿着高速公路行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市”、“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园林城市”、“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短道速滑圣地”、“冬奥冠军之乡”等一张张巨幅宣传牌清晰可见。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打造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煤城不同,七台河有着“三山两湖一条河”的独特自然风光,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七台河更是培养出了杨扬、王濛、范可欣等10余名冬奥会和世界短道速滑冠军。

更为主要的是,七台河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七台河土地肥沃,浅山丘陵,是倭肯河和挠力河的发源地。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71.5万亩,土地有机质含量高,水质好,自然净化力强,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这座享有“绿色食品摇篮”的美丽山城里,绿色食品已经走俏全国。

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面,七台河充分依托寒地黑土、潜山地区的地理优势,依托四季分明、适宜耕作的气候条件,依托品类丰富、绿色营养的特色资源,坚持向生态要效益、以绿色促发展,大力发展绿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

目前,七台河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90万亩,34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识,4个产品获得地理标识认证,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达40万吨。党参、桔梗、刺五加等北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山野菜、木耳、猴头、榛蘑等绿色珍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极具开发价值的蓝靛果、黑甜甜葡萄、高钙菜等绿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产品覆盖了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山特产品等,形成了一批如“三胜”杂粮、“莲淇”豆糊、“宏泰”松仁、“盛昌”蔬菜等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品牌农产品。

2016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1.2万亩,较上年增加了14.7万亩。绿色有机认证面积80万亩,同比增加了33%。“七台河味道”正在变得浓郁,一路飘香。

强化山特产品加工项目  开发原生态产品

夏日,当人们走向户外,走进自然,或运动健身,或徒步踏青,都是人们对健康迫切的需求,这样的景象生活中已司空见惯。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也在不断的催生大众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

七台河蓝靛果产业、万寿菊产业、黑甜甜葡萄产业都是地方独有的特色产业。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农产品,七台河倡导的“一村一品”的特产品之乡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黑龙江省级平台上,认定7个专业乡镇、45个专业村,其中抢垦乡吉祥村、勃利镇蔬菜村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称号,“互联网+农业”扎实得到推进。

七台河提档升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山特产品加工项目,开发原生态食品,这一举措收到显著成效。

据悉,黑龙江宏泰松果有限公司在山产品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一直以来在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建设山特产品深加工项目,生产开发出了红松果汁、白桦饮料、松针茶等产品,产品受到客商的广泛认可。

加强扶持重点产业企业 拉动绿色食品产业升级

七台河市绿色食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覆盖了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山特产品等,一些企业产值已过千万元,部分企业产值过亿,已成为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上项目、延链条,加快推进一产与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七台河市农业产业化主营收入达到24亿元。

七台河市落实省级“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13个、2万亩,建成了盛鑫水稻、三胜杂粮、兴发谷物、金沙水稻、春力大豆5个标准化物联网全程溯源基地,其中三胜杂粮基地被列入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高标准样板基地。

政府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引导盛昌、林泓米业、宏泰松果等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大森林、沪勃利泰、绿海山庄等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据统计,七台河市龙头企业发展到4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方面,中利科技、乐宝赤豆沙、天泰米果等企业新上项目陆续投产,使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尤其是中利科技100吨高纯度天然黄体素项目,已正式开始生产。1—11月份,七台河市出口额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实现95.09万美元,同比增长209.7%。

随着七台河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与力推,“绿特食品经济”将成为又一股助推七台河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尹海超

(责任编辑:刘烨烨)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