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财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点金|普惠 以金融产业链建设促普惠金融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09-11 11:27:39 普惠 以金融 产业链 金融

“普惠金融”旨在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延伸向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群体,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和偏远地区的老百姓获得金融服务。

我国的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8.62万亿元,同比增幅14.7%,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4%,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达到94.73%。涉农贷款余额29.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增长15.2%。

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和新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得到社会、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与家庭的广泛认可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从信贷、税收、奖励与补贴、考核指标、不良贷款容忍度等许多方面,制定了鼓励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

在贫困和偏远地区,金融需求还停留在基本的存款、取款和少量借贷需求上。而在发达地区,除这些基本业务外,理财、保险、支付、获取金融知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小微企业贷款等需求更加旺盛。

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需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发展普惠制金融体系。一是考虑城市和农村差异,二是区分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收入差异性,三是区分小微、“三农”、低收入群体等不同对象对基础性、保障性、生产性金融服务的功能需求差异。

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需求主要是贷款、结算、保险与担保、存款、财务与管理咨询等。农户主要需求是贷款、存款、现金、小额支付、保险与担保、理财、防止金融欺诈和非法集资、金融知识等。城镇低收入人群主要需求是存款、现金、小额支付、贷款、保险、防止金融欺诈和非法集资、金融知识等。贫困人群和残疾人的金融需求相对较少、数额更低,主要是存款、现金、支付、金融知识等。老年人的普惠金融需求主要包括存款、理财、投资、支付、保险、防止金融欺诈和非法集资、金融知识等。

加强对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三农”的贷款支持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依靠大型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是否能真正全面提高普惠金融对这些群体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还有待在实践中观察。

要让普惠金融真正实现包容和商业可持续,除了政策支持外,还必须创新机制和调整思路。

当务之急是补机制短板。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三农”融资难,需要建立基于征信的风险识别机制、基于担保和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以贷款合同转让和资产证券化为主要手段的流动性补充机制。

还应建立普惠信贷产业链。普惠金融中的贷款业务是典型的零售型业务,在普惠金融发展中,除了建立和完善上述“三种机制”外,不同定位的银行要分工合作,银行信贷与金融市场相结合。要用“外包”和“批发”的思路发展普惠金融,建立普惠信贷产业链。

让最接近最熟悉客户的小机构做信贷前端业务(即签约及之前的业务,这对大机构来讲就是“外包”),而具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大机构从签约机构买进贷款(这对大机构来讲就是“批发”),在需要时大机构再将普惠贷款打包证券化。

因此,大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贷款资产应该主要以批发买进普惠贷款方式持有,而不是“通吃”普惠贷款全部业务流程,以“亲自”签约的方式形成资产。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点金工作室 张桥云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杨宇焰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 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