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

来源:民生网2017-09-14 09:17:42 新时代 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岳阳楼记》中影响深远的这句名言,生动诠释了“忧乐精神”。这种精神,发源于历史文化深处,融合当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同时也深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激励濡染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为国请命、为民担当的先进分子。岳阳,作为这名篇名言的诞生地,理应继承前贤的思想精华,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注入忧乐精神时代内涵,外化为谋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

阐发和诠释时代忧乐精神,至少包括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爱国爱党的坚强信念。“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封建士大夫大都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秉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德行”。 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爱党与爱国是一个没有其他选项的先决条件,是成为共产党人的起码的素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国家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忠于党爱护组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党爱国就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把党和国家的荣誉“举在头上”。

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中,一直贯穿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忧黎民百姓疾苦”、“忧百姓的安居乐业”,推崇以人为本、舍己为民、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古今相通。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进亦忧,退亦忧”。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对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现阶段,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进一步的改革必然涉及体制结构层面。“牵一发动全身”,一着不慎可能导致全局被动失控;“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进行到底的改革不能称为成功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公平正义感,离这个终极目标我们还有相当距离,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未来任务的艰巨,瞄准方向,毫不松懈。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方面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周边地区有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敌对势力并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盛,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忧患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勇于任事的担当精神。先忧后乐,背后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国计民生系于一身,民族昌盛荣辱重任在肩。作为共产党员的集合是各方面事业的“先锋队”,在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共产党干部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开拓进取的创新品质。无论是范仲淹还是滕子京,都坚守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渴求有为,为官任上为民兴利除弊、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世界时刻在变幻出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道路,我们从事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开拓方能持续发展,创新才可赢得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各自的事业中大胆探索、勤勉敬业,才能最终不辱使命。

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又是淡泊的人生境界。“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立党之日始为自己立下的“规矩”,90多年来,风雨兼程、初心未改,正是因为这样,共产党人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走向一次又一次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的干部“当官就不要发财”。党员干部别无选择,只有加强修养,淡泊名利,以良好的心态提升我们的工作状态,以此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顺利推进。

(作者马娜系中共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