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一个产粮大县的“稻”梦空间

来源:民生周刊2017-10-31 13:12:12 空间 粮大县

秋末冬初,数以万亩计的金黄色稻田,此起彼伏的收割机轰鸣,宣告着10月份的黑龙江省富锦市正式进入了水稻收获季。

中秋节过后没几天,富锦市长安镇东北村农民杨春红一个人爬上了39米高的稻田画观景台,拿出手机对着眼下被切割得已看不出形状的稻田按下了快门键,留影为念。

看着精致的景观随着收割机碾过的车轮化为无形,杨春红有些不是滋味,但是他心里却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明年的稻田将会更加美丽,自己与数十名村民也会正式成为新景区的农民“股东”,并参与分红。

而就在数月前,作为东北水田现代农机合作社(下称东北合作社)的一名社员,42岁的杨春红在得知今年将要在合作社的土地上建设稻海田园综合体项目时,他曾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不踏踏实实种地,搞什么名堂,种地还能种出花?”

如今,当初和他有着一样想法的合作社社员一改此前的态度,给予了田园综合体极大的肯定。《民生周刊》记者发现,随着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的加大,这几年富锦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概念,更是让当地农民看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合作社为品牌突围

“如果没有东北专业合作社‘万亩大地块’的优势和基础,富锦市或许不会在现阶段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据了解,富锦市的东北合作社组建于2013年底,起步不算早。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浙江。

目前,东北合作社现有入社成员89户,带地入社土地面积超过1万亩,100%为农民成员。“当初组建合作社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农民致富。”东北合作社理事长刘春说。

与其他发展成熟的专业合作社一样,东北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按照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制定了科学化管理制度,与管理人员签订责任状,报酬与效益挂钩。2016年,东北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978.7万元,可分配盈余384.3万元。

尽管2017年的利润还会增加,但是在刘春看来,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下,合作社要想打造出大范围知名的大米品牌,依然很难。“富锦的水稻质量非常好,但是缺少知名品牌,别说全国,就连省内也很难找出叫得响的牌子。”刘春颇显无奈。

据当地旅游部门负责人史伟宁介绍,富锦是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排名黑龙江省第一位。富锦是世界“非转基因大豆、优质玉米”主产区,是全国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第一县,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国粮都”之美誉。

但是这些漂亮的数据和产粮的重要地位却在加剧富锦市没有知名粮食品牌的尴尬。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这或许源于当地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不强,现在还会有农民固执地认为农业就是靠天吃饭,有小富即安的心理。

如何打造知名品牌,让大米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成了富锦市要解决的大问题。

观光农业先做文章

富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丽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在现有规模下继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成品牌提高农民收益,这几年富锦市委、政府一直在为之谋划、努力。

在富锦市的农村早先流传着一种说法,大旱小丰收,小旱大丰收。“过去只要丰产就是丰收,现在丰产不一定丰收,因为粮食收购价格每年都会调整,这就促使政府和农民都要改变观念。”任丽新认为黑龙江的现代农业从全国范围看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所以做好与农业相关的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但是如何做、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就成了关键。任丽新在2015年时,曾找到东北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建议其在稻田里绘制稻田画,并设置稻田景观。“如果把观光旅游业打造好的话,就能带动东北合作社产品品牌的提升,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原来,富锦市位于三江黑土平原的腹地,土地平整度很高,“大平原大农业”也就使绘制稻田画具备了先天优势。而对于在稻田里作画,有着38年种地经验的刘春曾坦言:“起初很不认可,认为这是瞎胡闹。”

经过政府多次协调,刘春了解到沈阳有个稻田文化景区叫“稻梦空间”。在亲眼看到那里的稻田景观后,刘春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观光农业是现代化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要把人群吸引到我们这来,带动的不仅仅是我们大米的销售。”

于是,在2016年,东北合作社的稻田里出现了几幅面积不大的稻田画。有了景观,来了少量观光客,但在副市长任丽新看来,景观规模还是有限,给农民带来的效益不明显。社员杨春红向记者直言,由于稻田画需要多种颜色的水稻苗混合种植,这会导致亩产降低,如果整体收益提不上来,农民就会受到损失。

任丽新和东北合作社众多社员一起继续寻找田园文化发展的契机。

△10月份的黑龙江省富锦市正式进入了水稻收获季。

万亩“稻海”落地

借着中央一号文件和田园综合体的东风,2017年,富锦市投资3900万元,全力打造“稻海田园综合体”项目。

当地旅游部门负责人史伟宁告诉记者,当初总体规划是,在东北合作社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上建设一个“景区”,里面有观光塔、观光亭、观光平台,其中平台栈道可以延展到稻田里,让游人有站在稻田里的感觉。史伟宁说,在观光塔四周,利用6种不同颜色的水稻苗种出“中国梦”“美丽乡村”“祖国大粮仓”等多幅巨型彩色稻田画,还有多幅中小型稻田画。

除此之外,该综合体还打造了稻田水世界、稻草人王国、黑土泥塘、植物迷宫、热气球等景观,游客在景区还能看到鸭稻、鱼稻、蟹稻等循环农业展示。

任丽新认为,富锦市这几年一直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方面下功夫,现在的富锦市已经可以达到中央对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要求。富锦市的“稻海田园综合体”以“大地艺术”“空中观赏”“体验互动”“科普拓展”“休闲娱乐”为构成板块,通过各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把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采访中记者还得知,今年富锦还在“稻海田园综合体”附近村屯重点打造了湿地共邻洪州村、低碳养生工农新村、满族风情六合村、朝阳民俗文化村、赫哲故里噶尔当村以及农家美食村等6个农家乐,依托“田园综合体”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

△富锦市这几年一直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方面下功夫

保证姓农主旨不变

“纵观富锦的旅游资源,处于第一位的还是农业,农业和旅游结合,根本目的还是想将富锦市的农业相关产品推向全国,让各地的人通过旅游的窗口,来认识富锦的农特产品。就是要让农民把地种好,把粮食卖好,形成品牌提高农民收益。如果离开这个出发点,只是单纯打造一个景区,那就不是田园综合体,也就与中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富锦市副市长任丽新说。

而事实上,富锦市今年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已经给东北合作社带来了一笔大订单。“今年合作社大米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三四毛钱,今后还会更高,因为有更多人关注。”东北合作社理事长刘春表示,现在的社员对于田园综合体的期望值很高,干劲也很足。

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今年夏秋季节,每天来富锦观赏稻田文化的游客最高可达3000人。社员杨春红曾站在“景区”门口一辆一辆地数过入园车辆,“数到几百辆,后来实在数不过来了。”

2018年,离富锦市区仅10多公里的“稻海田园综合体”将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化运作,“爆点地块”将设置封闭式的景区,实施售票制。景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社员可以通过打工,售卖土特产品等方式参与进来,年底还可以按比例拿到景区收入的提成,提高收益。

“农民广泛参与,不是仅仅把土地流转出去而已。”任丽新告诉记者,富锦的资源禀赋是周边地区无法比拟的,而且占据有利位置,交通优势明显,加上后天的人为努力,可以保证“稻海田园综合体”的吸引力和特色。

前不久,刘春已经正式向相关部门申请了东北合作社的品牌专利,“名字就叫东北小碗米。”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