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绿古金”诠释江山乡村旅游变迁

来源:民生网2017-11-21 14:20:05 乡村 旅游

衢州江山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市域东南部为仙霞岭山脉,山势陡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5座,最高峰1500.3米。主要景点有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清漾景区、浮盖堆石洞群、和睦彩陶文化村、仙霞岭景区、戴笠秘宅、石鼓峡谷、月亮湖景区、市区景观等。

江山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水泥之乡”“中国木门之都”“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中国村歌之乡”“中国幸福乡村”。近年来,江山依托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点”上做精,因地制宜,以惠民为导向,把每个项目作为盆景来精心雕琢,形成了多彩的乡村旅游系列产品。

绿色的变迁

来到江山,沿着205国道一路行驶,不久便到了耕读村。耕读村位于江山市西部,贺村镇西北6公里,地处贺村、坛石、大桥三镇交界处。村内空气清新,空气质量级别常年维持在优良等级,有“闹中取静的贺村庭院”之称;风光绝色,名山峻岭、湖泊涌泉、古刹古居等景观令人目不暇接,“人在绿中、屋在林中、村在画中”正是耕读村的真实写照。

村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一汪明净澈底的湖水。这汪湖水名曰海棠湖,水域面积11.5万平方米,因湖边种满海棠花而得名。在湖畔放眼一望,水波潋滟,滋润着天地灵秀,不远处五旗山连绵起伏,与对面的大石山遥相呼应,石头成仙,树林绚烂,如一个精致的大盆景,让人不由得感慨:“好一派秀美的湖光山色!”

漫步在耕读村海棠湖畔,绿树掩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果树林里,枇杷、杨梅等时令水果挂满枝头,篱笆园里,辣椒、黄瓜等有机蔬菜坠满藤架;回望村口,几人合抱的香枫、古樟如有声韵部,飒飒风响,荫佑着往来游人;游客或惬意信步,或体验采摘,或安然垂钓,或摇橹泛舟,与这一幅山水画卷相得益彰。

但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山水相依,宜居宜养的耕读村,在2008年以前却是“臭名远播”的“水泥村”、“养猪村”。因为交通不便,那时候的耕读村只能靠开采石灰岩做水泥和养猪得以存续,而水泥厂、生猪养殖导致村内环境破坏,天空浓烟滚滚、粉尘弥漫,家里的窗户永远也擦不干净;工业废水、养殖臭水都是直排入湖塘水库(海棠湖前身)。“以前湖水是臭的,天是灰的,整个村子一点精气神都没有。”耕读村村民李大哥回忆道,恶劣的环境,让这里成了生人勿近的地方。

面对这种局面,江山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着力打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剿灭劣V类水专项整治组合拳,进一步优化全域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耕读村吹响了大规模环境整治的号角。关水泥厂、拆猪场、纳污水,从源头上管好水质,逐渐修复村里原本恶化的生态环境,并着力发展旅游业,耕读村慢慢地恢复了生机。

“自从村里开始大力整治环境之后,青山绿水回来了,游客慢慢变多了,大家干劲也足了,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活力。”李大哥说道。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耕读村完成了绿色的变迁,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三星级森林村庄、省级文体示范村、衢州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衢州市文明村、江山市首批“中国幸福乡村”等。2014年12月,由耕读村和大石山底村组成的秀美耕读更是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不只是耕读村,因为生态而实现改变,使乡村旅游焕发活力的例子在江山随处可见。

枫石村位于江山市峡口镇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浙闽咽喉的仙霞古道穿境而过,黄衢南高速峡口出口设于村口。千亩紫薇花海鲜艳而浓烈,南洋水库波光流涟点缀在村口,点点白鹭在湖心岛的郁郁森林中安家落户,拥有美丽传说的棋盘山在静静述说它的故事。近年来,枫石村在大力保护境内丰富的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启动旅游区建设提升工程,建成了面积100亩峡里风主题公园,辐射境内600亩范围,成功创建峡里风农家乐综合体,成为让游客“不得不来”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周村村位于江山市南部,境内生态良好。依托于1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长约30多公里的雪岭大峡谷、100余米长的岭瀑布、60余米长的天井坑瀑布等生态景观,周村村积极参与创建乡村休闲旅游。2015年建成硬化雪岭休闲旅游道路2.6公里,2017完成山坑尾至雪岭4公里长游步道建设;2017年雪岭·清溪青年旅社落户周村,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文艺青年和学龄儿童,为游客提供绘画、练字、戏水、踏青等学习和休闲活动。

碗窑村环绕在美丽的月亮湖边,坐落于绿水青山之间,拥有“衢州森林村庄”美誉。村前是6000平方米的社山森林公园,树木郁郁葱葱,十分优美,森山公园温度比公园外低3-4度,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境内还有被誉为“水上天然氧吧”的月亮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湖面开阔、山川秀美、空气清新。以生态为基底,碗窑村主打休闲养生特色,发展到目前已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省级旅游‘十百千’特色村、浙江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生态是江山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以生态为先,发展绿色乡村旅游更是江山一以贯之的道路。”江山市旅委主任姜淑芬表示,发展乡村旅游是江山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江山空气优良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0.8%,森林绿化率43%以上,乡村旅游在这里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尝到“甜头”的江山下一步将继续以生态为基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促成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

古色的赞歌

江山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地方,拥有大量的古村落,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大概要数大陈古村了。大陈古村位于江山市区西北10公里处的大陈乡,已有600年历史,被誉为“十里环山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

大陈古村落其村庄、村巷和房屋,均依山建造与分布。沿着青石铺砌的村巷一路走来,逦迆曲折,偶与推着犁车的农户和跟在车后的土狗擦身而过;村巷两旁的房屋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秉承着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灰瓦白墙,花窗雕板,屋脊如龙,墙头似马,伴着秋日暖洋洋的日光,把人带回了慢悠悠生活的旧日时光。

巷子尽头是大陈古村的文化礼堂,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三进二天井汪氏宗祠静静地立在礼堂旁边。宗祠坐西朝东,内部石柱石阶细洁光滑,石雕木雕工艺精湛,牛腿雀替镏金错彩,檐牙高啄,脊瓦如鳞,犹如琼楼玉宇降落山村野处,令人叹为观止。除了汪氏宗祠,古村内的萃文中学旧址、老戏台、始祖普贤古宅、汪乃恕古宅等古建筑也保持着完整的姿态,一同见证着大陈古村的悠久历史。

大陈古村这些古建筑历经岁月洗礼还能保持如今的完整性,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大陈古村的党支部书记汪衍君。汪衍君曾是部队的一名文艺骨干,2001年他载着满满的乡愁回到大陈村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保住村里的古建筑。于是汪衍君组织村民修缮古民居、古巷道,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脉络,妥善保护好这批“宝藏”。

“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可以对这些古建筑,以及背后代表的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汪衍君说道。但发展旅游需要打响知名度,汪衍君选择用歌曲的形式,对外推介大陈古村。

2009年,由他创作的大陈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在央视和首届全国村歌大赛上唱响,大陈村一曲扬名,自此有了“中国村歌发祥地”的美誉。通过歌曲的传播,大陈古村的建筑、历史、文化也逐渐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大陈古村的成功给江山其他的古村落提供了借鉴经验,各个村子纷纷以村歌来唱响文化魅力。到目前,江山近一半行政村拥有自己的村歌,“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之乡”不负盛名,传统古村文化也走出了大山。

初建于清光绪四年的李氏宗祠的所在地鳌顶村,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的清漾毛氏文化村,以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徽式建筑缪氏祠堂闻名的永兴坞村等代表的氏族文化;已有500余年制陶工艺历史的和睦彩陶文化村、独特的高山水梯田和古夯土墙群交相呼应的箬山村等代表的农耕文化;保留融传统庙会、亲友聚会、杨氏祭祖、分发香饼为一体的“三月三”庙会的南坞村,依托本村特色的农民哲学文化形成集乡村休闲、民俗体验、怀旧探古于一体的勤俭村等代表的民俗文化……

江山市旅委主任姜淑芬表示,江山通过村歌的形式,跟旅游充分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又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复兴。江山的古村落,正在这片大地上唱响着一曲曲古色的赞歌。

金色的丰收

深秋时分的廿八都,遍地是“金”。金色的饱满的稻穗填满了公路两旁的稻田,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午后的阳光洒在明清古建筑斑驳的墙上,染成了一片金;农家门口,正说说笑笑晒粮食的大妈们的脸上挂着金色的笑容……这遍地的金色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廿八都古镇是衢州旅游的“金名片”。

廿八都古镇位于江山市西南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镇内建筑风格融浙式、徽式、赣式和闽北客家等于一体,被专家称为“建筑博物馆”。历史上,廿八都还是个军事重镇,驻扎在此的军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居民,古镇一万多人口繁衍有142种姓氏,使用着13种方言,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因此也形成了更传统、更淳朴,带几分古战场遗风,具有“异域”色彩的风俗,廿八都古镇也被专家称之为“文化飞地”。

在古镇里沿着石板路走着,穿过保留着明清时期徽派建筑的黑白以及雕花槛栏的赤褐的当地人的商铺住宅,穿过农耕博物馆、北堡门、三品游击衙门、文昌宫、洋油店、德春堂药店、东岳宫等院落,从明末的官邸,走到民国时期的大户宅院,颇有一种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错觉。

石板路的尽头,是农家乐一条街,入眼所见之处,开满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这里的农家乐都是当地居民开的,除了这条街,在镇上,在镇周边,也开了很多农家乐,以前可没这么多,都是忽然‘冒’出来的。”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什么忽然之间,就“冒”出了这么多农家乐呢?

“廿八都成功创5A带来了游客,也为这里的农家乐带来了商机。”江山市旅委主任姜淑芬道出了原因。今年2月份,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引爆了江山的旅游市场,看到发展前景的居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

“我之前是开杂货店的,每年守着那么个小店忙里忙外也就挣个2、3万,还看不到什么前景,后来趁着镇里创5A的契机,果断回来开了这家店。”张大妈是景区里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现在她家随着5A景区的成功创建和游客的增多,收入不断攀升。

像张大妈这样的居民,在廿八都并不算少数。古镇现有农家乐53家,客房390间,2016年旅游接待人数31万,营业收入1800万元,并以每年约15%的增幅持续增长着。依托于龙头景区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金色的丰收。

廿八都古镇是江山积极发展旅游,带动百姓致富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金色,是指富民的金,但是在江山人看来,金色又不只是富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金色也诠释着不同的含义。

龙头景区这块金字招牌打响了江山旅游的名气。既有以国家AAAA级景区仙霞关-戴笠秘宅为核心,并包含仙霞国家级森林公园、箬山梯田风光摄影基地以及敖顶李氏宗祠、石鼓香溪景区等丰富旅游资源而吸引游人如织的后坂村;也有依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而广为人知的江郎山村。

黄金品牌增强了江山旅游的吸引力。江山发展旅游过程中或人为打造,或顺应自然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旅游品牌,既有龙井村发扬周边群山环绕、竹林似海的生态优势,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就地取材,打造的龙井“森林人家”品牌,让游客犹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也有兴墩村大力保护的浙江省唯一一个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南方红豆杉为主要树种的野生植物保护区,其在2013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等部委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金色产品、金色产业让江山的乡村旅游更具魅力。金色产业、金色产品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新产业、金产品。日月村结合村里占地100多亩,有雪梨、油桃、葡萄等品类水果在内的名优果基地,为游客提供最佳乡村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体验劳作、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健康生活等旅游产品,实现“吃、住、行、游、娱、购、养、育”的聚合,做出了“旅游+农业”的模范样板;洪福村坐拥江山市独一处的“红军标语墙”,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依山而建的夯土故居,保存完好的“龙旗徐氏、福石岭翁氏、洪公张氏”三座宗祠等旅游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旅游,是江山“旅游+红色”的践行者。

江山,正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点上一抹金色。

(马海涛 余贤忠 谢逸楷)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