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美好生活”还缺啥,广东人民有话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7-11-23 14:22:30 广东 美好生活 话说 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又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什么样儿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底包含哪些方面需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各级党委追求目标的努力就有了抓手,奋斗就有了着力点。

“我的美好生活还需要些什么?”对这个问题,广东人民又率先作出回答——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广州市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2017年广东省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报告》,用全省21个地市6596名城乡受访群众之心声,初步勾勒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致轮廓。

南方南君发现,广东人民总体呈现出较高的幸福感,但在住房、医疗等民生支出上,仍需要政府更加给力;尤其对教育、养老支出的呼声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大部分群众在家庭照顾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社会照顾的需求日趋强烈。

总体幸福,但收入差距不平等有待弥合

十九大报告相信小伙伴们都好好学过了吧?里面提出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了转化,其中,“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新的提法。它具体指哪些需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认为:不妨问一问人民群众自己。于是,由他领衔成立的“公众福利态度调查”团队立足广东省,于 2017 年 6 月至 7 月开展了一轮覆盖全省的大调查,旨在精准识别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及时把握公众的新需要、新诉求、新问题、新期待,为政府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有益参考。

调查首先发现,广东人整体而言呈现出较高的幸福感,6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或“比较幸福”。这主要是因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自80年代初开始便在社会福利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惠群体不断增加,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但是,喜中有忧。调查显示,群众对当地收入差距有较为明显的感知。除了因为个人能力原因外,也有不少人将之归结于“行业间不平等”(36.9%)、“特权与腐败严重”(24.3%)和“教育不平等”(22.9%),提示地方党委政府:接下来要在这些方面多多着力,尽力消除造成收入差距不平等的环境和政策因素,推动形成起点公平。

民生改善,但人民对教育养老的呼声仍很高

从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上讲,虽然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广东省历来重视民生事业的发展,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逐年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但调查发现,公众的福利诉求依然较为强烈,对基本公共教育、社会养老服务、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住房保障等仍具有强烈的诉求。

其中,基本公共教育和社会养老服务是呼声最高的两个领域,分别有 88.9%和 88.7%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这并不是说政府过去做得有什么问题,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民生服务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岳经纶说。

对此,调查研究者建议,政府应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从编织安全网转向提升获得感。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的供给往往注重加大福利资源的输送,而忽视了公众的实际需要。新时代,政府改变以往将改善民生作为一项义务工作来完成的观念,转为将其视为公众的一种权利,更多地倾听公众的声音和诉求,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不同地区公众的不同福利需要;不仅要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更要通过优化服务供给方式,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保障健全,但需补齐社会照顾体系的短板

这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受访者工作与家庭平衡度对比。颜色越深表示该地区有更多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使得其很难履行家庭责任。

“你说我幸福吧,生活美好吧?也不能说不幸福,不美好。现在,单位给买的‘五险一金’都齐全,收入待遇也还可以,但就是感觉压力很大。上有老、下有小,两头都要照顾到;正是年壮气锐,却常常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疲于奔命。”

刚刚生了二孩的“80后”广州青年小钟的心声,和中山大学调查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对于近年来社会保险逐渐完善,社会救助渐显成效,低保执行趋于完善等,人民群众有较为明显的感知,但大部分受访者(65.2%)都出现了工作-家庭关系的失衡,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群体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常常难以顾及老人对于照顾的需求;在养育小孩上也面临配套不足的窘境。

对此,研究者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个体在社会中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使得其同时承担着各种责任和压力,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便来源于工作与家庭。同时,家庭结构也呈现出向小型化和核心化的趋势发展,“8422”或者“8421”的倒金字塔家庭结构大量涌现,使得传统家庭照顾的模式难以为继。而传统性别角色也在逐渐弱化,女性就业逐渐常态化,职业化的女性角色与原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冲突。在工作压力和家庭照顾压力同时增强的情况下,缺乏一定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会面临工作-家庭关系的失衡问题。

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衡。研究者发现,在老人照顾方面,群众对社会支持的呼声很高,尤其对“陪聊天解闷”、“陪同看病”和“上门探访”等上门服务的需要日益强烈;而在生育二孩上,受访者也非常期待获得政府和社会更多配套政策举措的支持,包括“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生育医疗费的补贴标准和报销” “优化和充实幼儿园的空间分布”“加大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投入”以及“完善产假和陪护政策”等方面。

“‘照顾迟滞’是下一步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完善的一个重要领域。”岳经纶表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过去我们主要着力在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今后更要补齐社会照顾体系建设的短板。(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南方南工作室 贺林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