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凝聚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

来源:民生周刊2017-12-12 15:25:35 力量 文化

城市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吧……近年,各城市公共读书设施不断推陈出新,走进社区,极大丰富了公众文化生活。但是,全国还有12%的县区没有公共图书馆,文化消费城乡不均衡性高于人均消费城乡不均衡性。

“衡量一个国家先进与否,只需看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服务和分布,以及文化类社会组织活跃度和服务能力,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大致清楚了。”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洋说。

刘洋表示,对中国这样13亿人口、8.5亿农民的大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保障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更重要的是提升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正在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文化力量。

填补公共文化服务空白

民生周刊:目前各地不断出现的公共读书设施名称不一,各有特色,这些公共读书设施由谁投资建设和运营?

刘洋:按照投资、运营主体及经费来源等大致可分4类。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分馆。北京朝外街道建立了首个由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的街道图书馆,街道提供设施和场地,区图书馆配送图书并提供数字文化资源,社会组织参与运营,政府适当提供资金补贴。广东佛山则称为智能文化家+,统一空间设计、内容策划、管理机制和建设标准。

二是增加公共阅读功能的休闲服务设施,比如采取“总馆—分馆—服务点”模式,分馆和服务点延伸到书店、银行网点、咖啡馆、网吧、农家书屋、社区。

三是公益性文化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运营的文化休闲设施,比如为了扩大服务半径、解决机构人员编制不足问题,河北沧州图书馆在人流量密集区域与社会机构共建城市书吧。

四是流动设施+流动服务。为破解中心城区无公共图书馆的窘境,贵阳实施“图书馆小站”项目。图书馆小站多设在图书馆服务相对真空区域,一定程度起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支点、触角作用。

民生周刊:这些公共读书设施与传统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相比,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刘洋:比如贵阳图书馆小站项目,在设施不足、财力不足、人力不足等条件下,将小站等流动设施、流动服务向基层延伸,极大方便了群众,有利于培养全民阅读习惯,完善基层流动文化设施布局。小站还可成为流动文化服务网点,结合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农村电影放映车、文物普查车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面向边远山区、人口较少自然村定期定点开展流动文化服务。

还有网咖,那里可以提供文化便民服务,通过薄利多销获得盈利。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在城里看电影、看戏票太贵,到网咖可以上网、看书以及满足其他文化需求。市场需求加政府引导,使公众在消费的同时享受了基础公共文化服务。

民生周刊:11月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洋: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节点和支撑,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不拥有设施齐备、覆盖发达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机构,更是一种社会制度,保障每个公民获得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公共图书馆制度体现了公平正义、普适价值和基本权益的原则,普遍均等服务是各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原则目标。

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共图书馆系统基本建成,县级以上政府设立公共图书馆达3153个,年流通人数从2012年4亿多增至2016年近7亿。但是,全国还有12%县区没有公共图书馆,民众看书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公共图书馆法》是国家层面公共文化领域第一部专门法律,强调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对服务效能提出要求,同时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从设立主体、享有权利、扶持政策、参与方式等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作出规定。

部分地区欠账较多

民生周刊:目前,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体系建设方面的整体状况如何?

刘洋:近年来,各地公共文化投入大幅增加,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实施了一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但由于不少贫困地区、乡镇农村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与发达地区以及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水平不高、利用率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群众文化活动贫乏,服务资源分散,专业人才匮乏,制度建设滞后,距离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目标还有差距。

民生周刊:这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洋:一是部分政府部门对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足。某些县乡两级政府部门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本职责范畴,基层文化干部创新观念不足,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基层政府、文化干部存在对公共文化政策不了解、不清楚的情况。

二是公共文化投入财力不足。由于基数低、财力有限,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小,部分馆站日常专项性公用经费没有列入预算。另外财政投入以漫灌式、撒胡椒面式、蜻蜓点水式为主,缺乏基于百姓需求的滴灌式精准投入,体现出观念依然是将受众不考虑为消费者的“送文化”,而不是需求导向“种文化”的供给侧改革思维。

三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欠账多,使用效率低。一些地方通过填缺补漏、修修补补、因陋就简的方式解决设施有无问题,存在使用率、利用程度不高,甚至闲置和改变用途的现象,陷入建好就占、边建边拆、现建现卖、有马无鞍的窘境。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较少,总体效能不足,习惯被动等着群众“走进来”,基层资源缺乏整合利用,进城务工农民在文化权益保障上存在盲区死角。

民生周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公共文化领域有哪些表现?

刘洋:满足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一是相对于物质需求,文化需求不均衡不充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落后于经济硬实力,文化生产难以有效满足国民需求。在中产阶层迅速增加,精准扶贫、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的情况下,社会呈现圈层化、碎片化,文化需求多样化。

文化消费城乡、地区差距明显。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269元,农村居民仅252元,比例为5.04∶1,文化消费城乡不均衡性高于人均消费城乡不均衡性。东中西部文化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连续4年位居前列,中西部地区省市在前十中只占3席。

民生周刊:自2011年创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示范项目以来,目前已开展至第四批,这一工程成效如何?

刘洋:示范区是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承载了“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领路者、探索者使命,目前已有3批、共90多个城市。

从首批示范区创建成果看,文化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地方投入超过150亿元,落实了中央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中西部创建城市许多原未列入规划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得以开工,设施建设至少提速5年。

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

民生周刊: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与此前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的需求点?

刘洋:一是从传统的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等个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转变为组织化、广场化、社区化、集中化的方式,例如广场舞。二是文化需求多元化,表现在中老年人跳广场舞,青少年上网、看电视,职场人士参加各类专业培训。

民生周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哪些要求?

刘洋:核心是构筑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产品,必须重视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和传播,才能入脑、入心,内化为民众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自信首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遴选优秀、适合当代传承传播表达的先进文化内化于人。其次要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让年轻人从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生存、竞争、合作等基本法则。另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落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传播不仅是24个字刷墙。

民生周刊:那么,如何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刘洋:围绕到2020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均等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着重解决区域、城乡、人群不均问题,重点破解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二是产品服务供给。补齐基层设施,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总量质量,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由“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培育自发机制和内生模式。三是文化科技融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大做优资源,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实现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四是社会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动力,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培育文化消费,促进与文化产业融合,形成市场机制配置。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协调机制,转变文化行政部门政府职能,管办分离,探索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推动基层参与式管理。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