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旅游

到雷山必打卡的十件事!吃千人长桌宴,看六百岁高龄的水下粮仓…

来源:民生网2018-01-09 11:00:48 长桌 粮仓 高龄 雷山必

摘要:我从北方辗转千里而来,西江千户苗寨的鼓藏头家……

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韵律悠扬空灵的芦笙小调,环佩叮当的苗族舞蹈。

我从北方辗转千里而来,西江千户苗寨的鼓藏头家,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上,有一个长长的美人靠,此刻的我就这样闲散的依着木制的栏杆,看山脚下鳞次栉比的灯火阑珊。在我的梦中不知道已经出现了多少回这样的场景。自小爱看金庸先生的小说,对书中描述的苗家男儿的大气磅礴,女子的身姿婀娜爱憎分明,都感到神秘而好奇。

定位:贵州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一、苗年大巡游

雷山苗年,农历十月,是苗族最隆重的节日。五千个来自海内外的苗家儿女身着盛装欢聚雷山,十三个非遗项目在雷山的街道上迤逦而行。这是贵州雷山最热烈最全民化的狂欢,环佩叮当的苗家配饰叮叮当当奏出好听的音乐,合着阵阵空灵幽远的芦笙,合着高山流水人群中好听的敬酒歌~

二、看一场苗家服装秀

每到苗年,全世界的人都约定好了似的,赶往黔东南,有的人回家,有的人来过年。2004年,雷山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苗族文字在常年的战乱中因种种历史原因而消失,苗族服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的史书,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这个民族的聪明智慧和热爱信仰。

三、天下真有不散的长桌宴

美丽的苗寨,你可曾来过?一曲宛转悠扬的苗歌把苗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参加完苗年大巡游之后,独具苗家风情的长桌宴已经摆上啦!

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才会有宴。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对酒高歌。

四、和苗家阿妈聊苗绣

一根银针,在手中上下翻飞,一朵花一个蝴蝶,就在布面上呼之欲出!苗家姑娘个个会绣花。由于环境熏陶,苗族女孩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姐姐和嫂嫂学绣花了。到了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可以镶在自己的衣裙上了。苗族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视若生命的一部分。

五、听臧鼓头讲苗疆故事

在西江千户苗寨的青石板街道上,有一个木制寨门,总会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特意寻觅而来,旁边的石墙上赫然标注着“鼓藏头家”!这神秘的鼓藏头就是传说中的苗疆苗王,苗王的房子叫做鼓藏堂,苗王就是苗族中的首领。

夜色阑珊,我们围坐在苗王的苗药堂,听他说起苗疆那些古老的故事。西江是一个有600余年历史的古老苗寨,“鼓藏头”是世袭制,和皇帝的世袭不同,西江鼓藏头的世袭是“传幼不传长”。1992年做为家里小儿子的唐守成接替父亲当上“鼓藏头”,那年他才二十二岁。掌管西江18个自然村寨。苗年固定在阴历的十月举行,可具体的日子却要苗王在前两个月根据天时地利来掐算,方可确定日子。

六、俯瞰苗寨

站在苗寨最高的观景台凭栏远望,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在氤氲的云雾中尤其错落有致。

七、看《美丽西江》民俗晚会

灯火渐次亮起,西江的某个地方就开始沸腾了。《美丽西江》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晚会的现场,蝴蝶妈妈用九十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慢慢讲述一个苗族从诞生、迁徙、定居和生活的过程。

八、600年水上粮仓

这里有一个神秘的地方,被人们称为“短裙苗寨”。起初的短裙苗文化得不到尊重,短裙还被嘲笑,但经历了漫长岁月,短裙苗得到了世界的尊重!短裙苗第一村,有个六百岁高龄的水上粮仓!粮仓防火、防鼠、防虫蚁。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粮仓由40多个分仓组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水深数尺的水塘中,可以看到鸭子自在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夏天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也喜欢来这里玩耍。

九、吃苗家特色酸汤鱼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酸汤鱼是苗家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曾经还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现在还有了酸汤鸡、酸汤鸭。酸味菜肴近年来还走出苗岭深山,成为大城市的一道独特饮食风景线!

十、雷山之夜

雷山的夜,迷醉在灯火璀璨的风雨桥,迷醉在水波潋滟的苗家山歌里。(雁行江湖)

(责任编辑:李雪)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