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决战深度贫困:啃下硬骨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中国扶贫2018-03-06 11:07:34 硬骨头 攻坚战 深度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这是中央根据当前脱贫攻坚形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人口2/3以上,年均减少13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4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000万人以上,有8万个左右贫困村要出列,有600多个贫困县要摘帽。

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更大。建档立卡数据显示,目前贫困人口超过200万的还有7个省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有111个,超过20%的贫困村有1.67万个。

    “从目前进展看,总体上完成任务问题不大。现在,就是要坚定信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国家层面将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新举措,拿出更多让贫困群众得实惠的实招硬招。

坚定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有基础的。以全国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典型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来说,面对深度贫困,怒江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重点,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市)退出,突出增收、安居、育人、强基四大关键,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和安居建设、社会事业、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六大工程,抓实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社会保障脱贫一批,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督查考核。从2011年至2016年,怒江累计脱贫18.4万人,平均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3.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底的71%下降到38.24%。贫困群众用电、饮水、出行、上学、看病得到有效保障,增收产业培育不断加快,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十八大以来,中央的脱贫攻坚政策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新风吹拂祖国大地,给广大贫困地区带来了一场深刻而艰巨的思想革命。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留在大山的凉山群众,在与精神贫困作斗争中是从“养成好习惯”开始的。

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规定每月的1、6、16、28日为清洁卫生日,全村评比,好的家庭予以物质奖励。“获奖的背着奖品回家,空手回家的很没面子,以此倒逼家家户户自觉讲卫生。”村第一书记罗宏雅表示。而在喜德县拉克乡四合村第一幼儿教学点,每到中午,辅导员黑莫阿加就会向班上小朋友发问:“要开饭咯,现在要做什么呢? ” 小朋友就自觉排成两队,撸起袖子朝操场边的洗手台走去。“以前的‘小花猫’再也不见了!”黑莫阿加兴奋地告诉记者。  

精神扶贫,正是从这样的点滴小事入手。罗宏雅表示,凉山州委、州政府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五洗”做起,养成现代文明习惯。

目前,凉山已开办农民夜校3745所,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三年内将12.73万贫困户适龄劳动力轮训一遍,培养新型农民,算清政策账、收入账,懂得感恩、激发动力,引导老乡靠双手创造小康幸福生活。” 罗宏雅表示。

 这样的新风正在大凉山腹地蔚然成风。2016年,凉山高质量完成454个村退出、11.35万人脱贫任务,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各方帮扶力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证。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国累计选派43.5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第一书记19.5万名,驻村干部77.5万名。经过五年来的干部驻村制度,“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脱贫攻坚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以山西大宁县为例,30名县级领导,承担了所包乡镇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开展县直机关党委(支部)包村,党员包户活动。全县共有87个机关党委(支部)和80个村委结成帮扶对子,1500余名党员干部包扶7727贫困户。实行80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全县四支各级党组织力量共为所包村委协调解决水、电、路、产业发展。同时,大宁县巧借贵州塘约村脱贫经验,确定5个试点,先行先试,探索脱贫攻坚“大宁道路”。

购买《塘约道路》300余本,县级领导干部、乡镇班子成员,部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主干通过主题党日、座谈交流等形式,分别开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大讨论,借鉴塘约路径,找短板、议出路,谋划大宁路径,形成有价值论文3篇;适时邀请塘约村“两委”主干,来宁举办专题培训,现身说法,讲变化、讲对策,增强感染力,同时在大宁电视台、大宁党员先锋号开辟专栏,广泛宣传,撬动干群思想,激发内生动力。

学用塘约,推动特色富民。全县推广“购买式”造林富民计划,乡镇指导,村支部牵头,公开招标,选定造林合作社,贫困户入社,开展造、养、护林工作,领取劳务,增加收入,全县37个造林合作社,今年可带动1339户贫困户有效增收;引进百万头生猪养殖、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区、医用橡胶手套生产和华能集团风光发电等项目,以项目带收益,以收益促就业,以就业带富民,固本强基,形成链条,持续支撑,稳定脱贫;实施农村“能人+好人”回引工程,引进大宁籍优秀人才12名,全部列入村“两委”换届后备干部人选。2017年大宁县脱贫26个村、3601户、10816人,探索出一条富有大宁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

记者姚卜成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