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范田茂:乡村振兴领头雁

来源:民生周刊2018-04-24 14:18:54 领头雁 乡村 范田茂

清晨,漫步田茂农庄,沿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路边池塘与木屋别墅交相辉映,构建了一幅现代版田园风光。

田茂农庄全称湖南田茂现代农庄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农庄主人叫范田茂,长沙市人大代表。

长沙县是有名的经济强县,去年11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京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7)》,榜单公布了2017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市),长沙县名列第五。

数年前,长沙县提出“南工北农”产业发展政策,工业集中在长沙县的南部,而北部保持原始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发展旅游服务业腾挪出足够的空间,这成为长沙县产业转型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范田茂8年前开始建设农庄。如今,田茂农庄已成为长沙市的“后花园”。每逢节假日,市民们都来摘果、赏花、钓鱼。

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农庄越来越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这让奋战在一线的范田茂非常振奋,干劲更足,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做当地乡村振兴“领头雁”,带领更多乡村走上致富路。

苗木种植大户

3月29日上午,刚协调完一场全国性书法比赛的范田茂坐在《民生周刊》记者对面,茶几上放着今年的明前茶。茶香飘逸,话题从近20年前开始,尽管总是被电话打断,但范田茂的讲述脉络清晰,甚是励志。

长沙县北部乡镇没有工业,主要是种水稻和养猪,成家后的范田茂觉得那没什么“搞头”,就去了同属于长沙市的浏阳以及江浙一带,发现很多人种果树、苗木赚了钱。于是在1999年,他从浏阳买了一车树苗,种在了自家3亩地上。

他清楚地记得果树叫麻栗子,当地山上有这种野果树,难成活,且产量不高。很多村民笑话他,说他种不成,还不如养猪种田。“我的名字起得好,叫田茂,因此我种树还可以,容易活。”范田茂抿了一口茶调侃说。

但两年后他发现,果树长得不错,就是不挂果。他开始种树搞绿化,慢慢有了起色。彼时,他种树与绿化工程结合,因为做事踏实,能吃苦,一步一个脚印,生意越来越好。

2004年,范田茂买了房和车,房子在长沙县一处高档小区。聊起这些,范田茂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对当时的他而言已算非常成功。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范田茂干劲更足。图/严碧华

给李家山存“家底”

乡村是个熟人社会,范田茂致富的故事很快传开,村民争相学习。

2005年,当时的白沙镇党委书记找到范田茂,请他回李家山社区担任支部书记。李家山社区是镇政府所在地,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社区没有办公用房,负债2.8万元。

这些情况,在李家山社区土生土长的范田茂很清楚,他不想回去。为了表达诚意,镇党委书记多次找他沟通。范田茂不好再推辞,就回到社区,几个月后又兼任白沙镇集镇办主任。

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商,没多久,他把一家超市引到社区,如今超市已成为周边几万人购物的重要场所。

他各方奔走,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电、路,还担任镇水管站长,引进了几千万的水利项目。

“现在回头来看,这些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交通不方便,谁来农庄?”范田茂表示,社区还建了两栋房子,市值100多万元。2013年离任时,社区不仅还了欠款,还有30多万元存款。

农旅融合振兴乡村

在担任社区支部书记期间,范田茂除了原有的园林绿化生意外,一直在想怎么搞好新农村建设,带领更多乡村致富,这个想法在他发现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后愈加强烈。

“我们社区就在镇政府边上,土地都闲置了,更何况其他地方。”2009年,范田茂与同乡4人合作成立水果合作社,开始把社区老百姓闲置土地流转出来办农庄。

“就是这一块,以前是火烧毁的山,还有部分耕地,总共600亩。”他手指前方画了一个半弧形。他首先想到的还是种水果,尽管第一次种麻栗子没有成功。

“开始种了200亩枣树,雨季长,果树长得枝繁叶茂,但不开花结果。”后来,范田茂悟出来了,亩木三分种七分管,需要技术指导。他得知长沙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后,马上和合作伙伴去了长沙县科技局,指名要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小水果产业专家袁德义。而当时,袁德义教授已经被派到浏阳大围山。

后在县科技局的争取下,再加上大围山果业种植已经形成良性循环。袁德义于2012年来到白沙镇,解决了范田茂的技术难题,水果每年的产量稳中有增。

范田茂并不是简单地卖水果,他充分挖掘城市后花园价值,搞体验式农业,让城里人既享受采摘乐趣,又买到了质优水果,价格自然也比市场高。

杨梅每斤25元,梨子每斤10元……采摘季节假日,农庄通常人山人海。游客来了,得有基本的配套设施,而当时农庄连公厕都没有。于是,范田茂又投资修路,建起公厕和木屋。

2015年,苗木和绿化工程萎缩,农庄却开始赢利,仅水果收入就200万元。就在那一年,范田茂决心将一、三产业融合起来,发展休闲农业。

目前已建成1500平方米左右接待用房和6栋约500平方米木屋别墅,提供餐饮、住宿、会议等服务。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有效缓解水果成熟期游客堵滞问题,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6年,白沙和开慧两镇合并为开慧镇,原白沙镇政府房子闲置,范田茂投资2000万元改造成集住宿、餐饮、会议于一体的新农庄。去年10月,新农庄正式营业,每月有70多万元营业收入。

最让范田茂欣慰的是,农庄一方面安排了村民就业,另一方面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农庄固定用工60人以上,平均工资2000多元,全镇有50家以上规模水果种植基地。”

2009年,石燕村村民向庆伟回到家乡,在范田茂的带领下种起水果。如今,向庆伟成了家,买了车,修了房,年收入40万元以上。开慧镇党委书记叶照君表示,开慧镇正利用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展全域旅游。

范田茂算了一笔账,如果全镇所有水果种植基地都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村民的收入至少还能再翻一番。基于这一判断,范田茂准备联合周边20户村民发展民宿旅游。目前,外墙已统一完成整修。

“乡村振兴可以做的事很多,我将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范田茂说。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