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过早摘下果实不见得是好事

——专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来源:民生周刊2018-05-23 11:51:21 果实 好事

近年来,童星选秀、亲子综艺节目持续走红,创下较高收视率。一些家长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些童星梦工厂、童星经纪公司培训,希望孩子上电视节目或者拍电影、广告,成为童星。还有些家长在直播平台让孩子出镜,成为“小网红”。

在互联网时代,“出镜”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成名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将孩子培养成童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应该怎么引导孩子成长?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民生周刊:怎么看待现在的家长送孩子走上童星路,拍广告、电影,还有通过直播将孩子打造成网红这一现象?

孙宏艳:过去上电视很难,要经过很多环节,但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了,这是新时代的孩子成长的环境。通过这些展示,也能给孩子、家长带来一些机会。比如,一些孩子在展示中发现很多人欣赏自己,就增强了信心。

但童星打造,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对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形成会有影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童星、网红,走的是快速上升渠道,不是通过一层层奋斗上来的,缺乏人生积累。今后的人生成长需要动力,小时候没有积累,没有经历挫折,长大后就不会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人童年时期很出名,但后来发展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可持续成长的动力。

另外,网络上什么价值观都有,网络、电视台打造的童星都很成人化,他们的穿着、唱的歌曲、跟人交流的语言都过于成人化,跟他们现在的价值观、心理能力不匹配。人的成年包括身体上成熟,还有心理上的成熟,才能应对身体上出现的变化及生活中的种种状况。揠苗助长,让孩子一下变成成人,孩子对世界的理解是变形的。

民生周刊:亲子综艺节目这两年很火,这类节目有利于儿童教育吗?

孙宏艳:从好的方面来说,通过明星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亲子陪伴。联合国有规定,儿童参与有不同的等级,最高等级是孩子自主自愿参与活动。我们尽量要跟孩子协商,告知他们参与的好处,让孩子自愿参与,并从中得到乐趣。

不管参加什么节目,都不能影响孩子做一个普通儿童的权利。如果因为成为童星,影响孩子的成长目标、任务,那是不值得的。毕竟,童星身上的任何光环都不能跟他正常、健康的成长相比。

民生周刊:过多曝光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孙宏艳:孩子获取自信心很重要,过度曝光会让他们不能准确认识自己。孩子对自我的印象、看法都是从周围人来的。小时候得到过度赞扬、夸奖,他对自我的认识就不准确,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事实上,一方面的成功,不代表所有的成功,孩子在心理上不成熟,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一直挂着童星光环,但在真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人一直给他掌声,就会形成很大落差。

民生周刊:有家长认为,孩子参加童星选秀比赛、拍广告,能让他们变得多才多艺,也能得到锻炼,您怎么看?

孙宏艳:适当地参加这些活动并不是坏事,但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看是不是孩子自主选择。刚开始家长可以引导,但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去,就会形成压力。

另一个看会不会给孩子造成过度负担。比如,逼着孩子参加比赛,比赛就有竞争,给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到就行,不能变成过度负担,不能耽误孩子成长,影响学习、生活。

民生周刊:利用孩子的童年攒下资金、作品资历,到底是让孩子少奋斗几年,比别人早飞一步,还是限制他们的发展?

孙宏艳:这其实是起跑线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怕自己孩子比别人落后,就连学个单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早一步。

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让孩子在该玩的时候玩,该撒野的时候撒野,过早地摘下果实不见得是好事。很多孩子小时候成名,长大后却不喜欢这种生活,或者不喜欢那个方向。养孩子就跟种庄稼一样,要让他们按自然成长规律发展。

民生周刊:有些孩子可能真有演艺天赋,应该怎么培养?

孙宏艳:对于有天赋、有承受能力、能胜任明星道路的,尝试培养也未尝不可,但不要把培养变成塑造,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自然成长,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强制进行。

民生周刊:怎么看待时下众多的童星梦工厂、童星选拔秀、童星经纪公司等造星机构?

孙宏艳:他们本质上跟儿童培训机构差不多。现在童星机构管理很不规范,资质混乱,都以营利为目的。有些童星公司利用家长对孩子成为明星的期待,收取高昂的培训费,甚至行骗。

童星公司应该纳入培训机构体系,有统一的资质认证,统一规范管理。任何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机构,不管是营利的还是非营利的,都应该规范管理,而且应该比一般机构更严格,因为他们服务的群体特殊,少年儿童比成年人脆弱,更需要精心呵护。

民生周刊: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孙宏艳:最应该关注4个方面,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良好习惯的培养,童年是个关键期。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