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让“大教育”撑起兴文未来

来源:民生周刊2018-06-05 10:49:45 兴文

△四川省兴文县委书记张健

医疗决定一个家庭的底线,就业决定一个家庭的稳定,教育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在这关系到家家户户的三件大事中,就业的技能培训、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大教育”工作。

兴文把“大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将“以文兴县”作为五大发展路径之一,统筹抓好学校教育扶智、技能培训扶技、精神鼓励扶志、新风培树扶德四项工程,帮助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适龄儿童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通道,促进群众通过道德教育树立文明风尚,长效保障精准脱贫效果。

扶智斩贫困代际传递

兴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书包翻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工程。近5年来累计投入8.7亿元,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四大工程,新增学位9000余个,新增学生宿舍床位5500个,新建学生食堂49630平方米,新建教师周转房1036套,新建硬化通校道路157.7公里。

兴文投资一亿元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园14所,投资3亿元的兴文二中光明校区建成,投资6.66亿元的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稳步推进,兴文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全县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普通高考上线率连续14年提升。着力边远贫困山区教育模式创新改革,全面消除50人以上的大班制,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验收中标杆引领、亮点突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到2017年全县累计补充教师1168人,每年投入师训经费600万元以上,培训教师8000~11000人次。每年投入2700余万元用于教育综合督导考核、教育质量考核、艰苦边远农村学校教师生活奖补等,每年投入2400余万元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

把控辍保学、扶弱助困、教育兜底作为精准扶贫重中之重,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全面落实“一免二补三助”教育扶贫兜底政策,切实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和教科书费全部免除,做到了应免尽免。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的比例达64.2%,做到应补尽补。从2013年起,全县在园幼儿享受每期300元的保教费减免。

倡导捐资助学。近几年,社会捐资共2000余万元,新建希望小学5所。大力实施“栋梁工程”和“桃李工程”,募集各类资金500万元,奖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3500余人次,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2100余人次。

加强留守儿童亲情关怀,全县建立了63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套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并开通亲情电话,建立“亲情吧”、心理辅导室、“乡村少年宫”等阵地,广泛开展“牵手留守儿童”、“一帮一”、“圆梦行动”等结对帮扶行动,营造青少年良好成长环境。

扶技提致富能力

我们深知,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是保障稳定脱贫成果最重要的保障。我们坚持“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工作思路,通过精准培训、创建车间、整合资金、打造专岗等扶贫模式,探索就业扶贫“兴文做法”,扎实推动就业扶贫工作。

兴文整合培训资源,结合劳动力意愿和市场需求实施专项培训。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苗绣技艺的传承,聘请蜀绣大师开展中国苗绣技能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5000名苗绣技能人才,培养500名核心技术骨干,同时培育5家苗绣企业,形成产业促就业。

结合我县留守妇女多、文化水平低、务工技能缺乏的实际,培训苗乡特色——“苗家惠嫂”家政服务员品牌,逐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引领的家政培训品牌,促进妇女灵活就业。结合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户意愿,将短期实用技术培训送到村,集中开班后分组深入农户轮训,使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持续就业。

为解决劳动力农闲就近就业问题,兴文在贫困村创新建立扶贫车间。争取五粮液集团公司提供设备、技术等支持,在12个村建立制衣扶贫车间。由县就业部门针对性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后在扶贫车间从事服饰、装饰等加工业务,月收入2000元左右,为贫困家庭人员实现就近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扶志鼓脱贫精气神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原本拥有发展生产、务工就业能力,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但因有的存在“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别人干、自己看,比贫困、争待遇”等思想,致使家庭贫困。我们高度重视扶志工作,成立县脱贫攻坚宣讲小分队,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办农民夜校,号召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对少数不思进取、不愿干事、不配合工作的贫困群众进行“歇帮”,暂停政策扶持,消除部分贫困户“人心不齐、信心不足”的困惑和“等靠要”意识,调动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愿和热情,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每个村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主题,如在永寿村设置感恩墙、建设感恩亭、编写感恩曲,让“脱贫争先、感恩奋进”深入人心。在德应村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精神,树立崇德向善的文化内涵。在范家村挖掘弘扬范仲淹文化精神,建设范家大院、范家廊亭、范仲淹家规墙等,弘扬优良家风。

组织本土文艺骨干编排主题歌《精准扶贫奏交响》、小品《情到深处》、三句半《精准扶贫贴民心》等文艺作品,深入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文化扶志”百村文艺巡演活动,观众达4万余人,巡演活动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的欢迎,坚定了脱贫致富信念。

扶德促乡风文明

结合兴文县贫困实际和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我们坚定“以文兴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树“厚德务实、兴业兴文”的兴文精神和“热情好客、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旅游民风,以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为目标,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和社会风气,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群众精神境界、社会文明风尚不断提高。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县级新媒体平台设立“文明城市、美丽家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专题、专栏;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学校、街道、建筑围栏等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开展“千人走基层·同心助脱贫”核心价值观内容宣讲180余场;设置核心价值观围栏5000余平方米,展板、宣传栏、文化长廊210面,农村文化墙120组。

开展“美在兴文·身边好人”、新乡贤、最美家庭、双争双创、好家风好家训等评选活动。熊永伦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与全国300多个家庭一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县建立161个道德讲堂,组织道德模范、先进典型通过座谈会、演讲会开展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微宣讲。

□ 四川省兴文县委书记   张健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