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阻不断人与人的相遇相知;
岁月,见证着道与道的互通互勉。
玉带丝路,春华秋实。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正式实施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间,路相通,心相近,梦相连。“一带一路”宛如一条神奇的纽带,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串起共建国家的共同命运,托起当地民众的发展梦想,铺就一条深化创新合作、书写共赢故事的康庄大道。
这是国际交流的向深。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求解全球性发展难题。
这是文明形态的焕新。筑就有形的联通桥梁,也重塑无形的思维方式。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传承力量,道教界如何深学细悟、一体领会“两把钥匙”论述的要义,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关键在于以“健康”这门“世界语”,讲好“道医”这门“中文课”,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隔阂。其间,既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美美与共,也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式古代化、中国式未来化的朴素逻辑。
一、 固本培元,健康中国,认识“中国处方”的大智慧
在跨文化交流中,“排异反应”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一定要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而“健康”这一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无疑是跨国、跨界、跨代交流的“橄榄枝”。
对此,《道德经》早有反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西方社会的医学界人士也撰文表示:不仅患者对媒体登载的健康信息如饥似渴,即便是正常人,对媒体上发布的医学信息也比其他内容感兴趣得多。
这些,均为我们在新时代用好“中医药学”这把钥匙,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道医,作为中医药文化苑中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具有健康传播与实践的突出优势。
无论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还是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抑或是“博通群书,潜乐道术”被誉为“医圣”的汉代名家张仲景、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道长,等等,均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也正是受东晋道长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启发,才分离出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甚至,192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细菌学家查尔斯的成就——发现斑疹伤害的传染源是虱子,葛洪早在1600多年前便有记述。而葛洪道长更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诊治天花、恙虫病的医生。
可以说,在几千年的生动实践中,道医不仅凭实力、靠疗效,把治病救人作为力学笃行的善行追求,还在养生、药学、哲学等方面为中华文明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知者明。对于这样的文化富矿,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珍视善待,进行抢救性地保护与挖掘,而不是妄自菲薄、有眼不识荆山玉,甚至任他人拿着哈哈镜对其妖魔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孤芳自赏、沉迷于老祖宗的传家宝,拿着放大镜夸自己,而是要去芜存菁、与时俱进地将其继承好、研究好、发展好、利用好,助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打破“有理讲不出、讲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三大瓶颈。
这便要求我们固本培元,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善于以事实说话,于“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中,摘掉西方敌对势力的有色眼镜,洗去“汉服唐装”上不应有的“西方体味”,摆脱“他塑”,力主“自塑”,正本清源地讲好“中国式古代化”,让被误读的中国历史文化“站起来”,冲破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东方学》题记中强调的东方人“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的藩篱。
而这也正是我们深入挖掘人类健康的中国之道,以健康的“中国处方”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之基。
二、 肝胆相照,健康朋友圈,唱响“中国处方”的交响乐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共建国家齐奏的交响乐。
“中国处方”的发展,也不是简单地走出去,更有美美与共地迎进来。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朋友圈日益壮大,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望相助、携手同行。
仅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一系列的跨国医疗合作便开展得如火如荼,让沿线国家的民众求医问药更有“医”靠,健康保障更加牢靠。
其间,我们道教界同仁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走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见证了道医的博大精深。以海南省道教协会和海南玉蟾宫为例,我们不仅多次邀请“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届国医大师”之一的李济仁、“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张士卿等知名中医、道医,到海南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举办道医文化高峰论坛等,还多次组织中医、道医专家,到老挝、缅甸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交流,进行义诊,开展培训,助力彼此之间加深了解、加强认同,让共建成果惠及民众。
实际上,中医药事业自古就注重“内外兼修”,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以开放创新的姿态不断发展,与世界其他医学相互借鉴、携手并进的。
即一方面,中医药学在古人长期的交往中,影响着世界,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如原产我国、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的大黄等药材,早在东汉时期,就通过古丝绸之路销往西亚、欧洲,之后又销往非洲,当起了“健康使者”;中世纪时的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在其《医典》中不仅记录了不少中药材及使用方法,还介绍了一些与中医颇有渊源的诊疗方法,等等。
另一方面,印度、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医药学知识和药材,也陆续传入我国,并为我所用,如大家熟知的我国四大南药中的槟榔,便是从马来西亚等地传入的。而大唐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更引得诗豪刘禹锡吟诗称赞。这些药材和诊疗技术,不仅丰富了我国药材的品种、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也给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注入了创新活力。
大道同行天地宽。正是在这样的“内外兼修”中,中华传统医学既帮助了他人,也升华了自我。
这种肝胆相照、美美与共,也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舱”,用民间外交的方式,彰显了我们的和平发展之道,夯实了民心民意的根基。
而这也正是我们深入挖掘传统医学智慧,以“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的“中国处方”,把我们的朋友圈做得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核逻辑与时代表达。
三、 辨证论治,健康世界,开好“中国处方”的群英会
国际社会,不是哪个国家的一言堂,而是各国人民的群英会。
“中国处方”,也不仅仅关切现实,更以宏观视野关切未来。
今日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国之人民,对于健康发展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传统医学自古就被认为是“生生之学”,有着丰富的医学文化和哲学内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同时,“上医医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等观点也受到高度重视,中医药理论也在治国理政中广泛运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对于常怀济世利人之心、常行护国爱民之举的道教而言,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当下,更应以集成创新思维,深入挖掘道医智慧,通过文化交流,服务国家战略,献策全球治理。
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已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也已在196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传播,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依托6000余万华侨华人的力量,以健康为“立交桥”,以央企为领跑者,在海外共商共建共享中医学院、中医院,并像带动非洲农民种植橡胶脱贫致富一样,把中药种植列入助推非洲农业现代化等项目,因地制宜地建设中医药制品加工生产基地,促进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在当地开花结果,全方位提升“中国处方”的疗效与影响。
于我们南宗道教而言,就可以充分发挥在东南亚的“神缘”优势,在道医学院、道医院建设上先行先试,在变局中围绕大局开新局,为用“中国处方”服务世界,健之康之,打造出一片高质量的试验田;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中国式未来化”,打开一扇展示窗。
而这也正是我们深入挖掘传统医学智慧,以中正平和的“中国处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与朴素表达。
最后,我想以习近平主席在《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一文中引用的《道德经》所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来与道教界的同仁共勉。这既是久久为功的目标,也是风雨无阻的行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一起为健康之道勇毅前行!
(作者系第八届海南省政协常委 陆文荣)
(责任编辑:罗芳菲)